【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绞线机轧轮装置一般都采用手动操作调整上下轧轮距离,且上下轧轮之间的间隙采用手工测量,往往因为不同操作工人的测量方法不一致,导致绞线结构尺寸经常出现偏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给下道工序的生产和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产品不合格需要报废的情况;并且现有绞线轧轮装置结构复杂,机械传动精度低,由于上下轧轮工作时的冲击力度大,导致设备故障频发,设备维护成本高且设备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它利用设置齿轮啮合、丝杆传动以及双轴承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设备加工质量不稳定和维护成本高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安装和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能实现自动调整和检测上下轧轮间的中心距,减轻了劳动强度,制造成本显著降低,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任务,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它包括电控系统、第二齿轮、滚珠丝母、滚珠丝杆、伺服电机、第一齿轮、上轧轮固定架、轧轮底座和导轨座;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第二齿轮(8)、滚珠丝母(9)、滚珠丝杆(10)、伺服电机(11)、第一齿轮(12)、上轧轮固定架(16)、轧轮底座(18)和导轨座(19);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2),该第一齿轮(12)与滚珠丝母(9)上的第二齿轮(8)啮合传动;所述导轨座(19)对称分布于轧轮底座(18)两侧,当电控系统控制伺服电机(11)运转时经齿轮传动可驱动滚珠丝母(9)旋转,从而带动滚珠丝杆(10)以及滚珠丝杆(10)底部的上轧轮固定架(16)上下移动用于控制上轧轮与下轧轮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第二齿轮(8)、滚珠丝母(9)、滚珠丝杆(10)、伺服电机(11)、第一齿轮(12)、上轧轮固定架(16)、轧轮底座(18)和导轨座(19);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2),该第一齿轮(12)与滚珠丝母(9)上的第二齿轮(8)啮合传动;所述导轨座(19)对称分布于轧轮底座(18)两侧,当电控系统控制伺服电机(11)运转时经齿轮传动可驱动滚珠丝母(9)旋转,从而带动滚珠丝杆(10)以及滚珠丝杆(10)底部的上轧轮固定架(16)上下移动用于控制上轧轮与下轧轮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轮底座(18)顶部设置上压盖板(14)并经螺栓(13)连接,该上压盖板(14)的中心设置台阶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板(14)中心台阶孔的上端为大径端用于安装圆柱滚珠轴承(4),该台阶孔的下端为小径端用于安装平面轴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距离的电缆绞线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母(9)的上端与第二齿轮(8)的内孔紧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刘支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