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脱水脲醛树脂胶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13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C09pH胶,特别是新型不脱水脲醛树脂胶的制备。目前胶合板生产上用的脲醛树脂胶的主要原料:尿素、甲醛和适量pH值调正剂的氯化钠或氯化铵。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此原配料中添加配料即可去掉脱水工艺。每吨胶水成本降低231元。不脱水胶质量指标:乳白色粘稠液体。固体含量:48+[+]-[-]2(%);粘度:300—800厘泊;游离醛:1.5%以下;pH7.4+[+]-[-]7.6;固化速度:45—50秒;贮存期:三个月;活性期4.5—5小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一种C09H胶,特别是新型不脱水脲醛树脂胶的制备。目前胶合板生产上使用的中林脲醛树脂胶,它的原料配方为甲醛1.44;尿素1和适量的30%氯化钠或者20%氯化铵。具体生产工艺是将甲醛置入反应锅,然后打开蒸气和搅拌器开关进行搅拌,再把烧碱加入锅中,并调正PH值8.2-8.5,待温度上升到40℃时加入第一次尿素,继续加温半小时让温度上升至92-97时,保温半小时,待保温结束后用氯化铵调节PH值为4.8-5.4继续保温并取样倒入冰水中直到胶水在冰水中成微小颗粒不溶时,即为终点。接着再用30%烧碱调正PH值为6.8-7.2时第二次加入尿素,(此时要打开真空泵抽气,否则刺激性气体逸出),这时尚须调整PH值6.8-7.2且进行真空脱水以粘度控制终点。经脱水过的胶即进行通水冷却并用烧碱调整PH值至6.8-7.2继续冷却至40℃以下时则可出料。根据上面介绍的制胶过程可以了解到,此法最大的缺点是制胶终点难以控制,胶水稳定性较差,施胶时胶水时常变厚,这样就会造成涂胶时浪费胶水而增大涂胶量;另外制胶过程中需脱水21%,致使得胶率低,增加成本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而采用聚乙烯醇或者羧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属于C↓[09]H胶,特别是新型不脱水脲醛树脂胶的制备。主要原料配比为尿素:甲醛的克分子比是111,4,和适量的PH值调正剂的烧碱或者氯化铵,在49~189℃、1-2小时的变温,变时条件下完成高分子化学反应,在以前其反应程序是甲醛+尿素△、T脱水_、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说的反应程序中去掉脱水工艺,是采取具有不脱水作用的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具体做法:将甲醛置于反应锅,加温、搅拌、加烧碱,调正PH值7-9,升温到48℃,加尿素,加温88-188℃保温,调正PH值5-7,保温,调正PH值4-5,保温,调正PH值5-6,第二次加尿素,15分钟后,测定树脂终点,调正PH值7-8,降温、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佩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邵武贮木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