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7422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04:2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包括:上板台;下板台,与所述上板台水平并排;旋转装置,使所述上板台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及第一圆柱驱动器,在所述上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的状态下,使所述下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和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实现接触时,所述第一圆柱驱动器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以便在垂直方向拉伸所述粘性组合物。

Microneedle manufactur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micro needle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plate on the table; under the table, and the table level side by side; rotating device, the rotary plate move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table; and the first cylinder drives the upper plate to the upper transfer station under the table the state by the rotating device of rotating, move the plat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aiwan. Adhesive composition is put in the patch and placed the table in the table under the patch in either or both of the coated contact when the first cylinder drive can move up and down, so tha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tensile adhesive com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针制造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5年12月30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申请号为10-2015-0189855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考包括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针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微针主要通过成型方法制成。例如,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1-0012986号公报等公开了采用成型方法的微针制造装置。然而,当通过成型方法制成微针时,在从模具分离形成有微针的产品的过程中出现微针损伤的问题。并且,通过成型方法制成的微针本身的强度也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采用成型方法的微针制造装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通过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2-0029315号公开了通过全新的方式制造微针的微针制造装置。参照图1对上述专利申请的微针制造装置示意性地进行说明。图1中各标号说明如下:110:水平移动工作台,130:垂直移动工作台,121:螺钉,122:螺母,300:吹风机,g:基板。根据现有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包括水平移动工作台110和垂直移动工作台130。水平移动工作台110与由螺钉121和螺母122构成的驱动源连接且向直线方向可移动地布置,并且在图1中以假想线表示的第一位置和以实线表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直线移动。垂直移动工作台130与驱动源连接而向垂直方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微针制造装置中,在由陶瓷或金属制成的牢固的基板g上喷射形成用作粘性组合物涂覆的基础的底层,在其上涂覆粘性组合物。在将这些牢固的基板移动而固定到垂直移动工作台130的过程中,至少在基板g的稳定固定方面没有出现问题。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人重新专利技术而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74066号(专利技术名称:微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中,不是通过在基板g上涂覆粘性组合物来形成底层,而是在另外事前制造的贴片上形成底层,且将该贴片投入到微针制造工序。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贴片如图2所示。对如图2所示的贴片30进行说明如下。首先,作为贴片30的组成要素提供了支撑层31。支撑层31由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不可透过且透湿性和弹性优异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使用选自纸、无纺布、织造织物、天然或合成橡胶、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乙烯-乙烯醇、聚乙烯、聚酯及尼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的薄膜。粘合剂层32位于支撑层31的上面。粘合剂层32中所用的粘合剂由可药用的压敏粘合剂成分构成,可以使用水性或有机溶剂材料。上述粘合性聚合物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如丙烯酸酯聚合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丙烯酸类树脂、聚异丁烯、聚丁二烯或聚苯乙烯共聚树脂或松香类树脂、多萜树脂、石油类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硅氧烷聚合物、天然或合成橡胶类或其混合物。所述粘合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剥离膜33形成在粘合剂层32的上面。如图2所示,在剥离膜33形成有双椭圆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种形状)切割线的状态下,剥离膜33附着于粘合剂层32上。从而,因形成切割线而能够容易分离与剩余部分可分离的剥离膜33的部分,例如,能够容易分离双椭圆中中心侧的小椭圆部分。当制造工序的第一步骤为提供如上所述的结构的贴片30时,则第二步骤为利用预先形成的剥离膜33的切割线来除去剥离膜33的中心部分,其相当于图2中从左边起第二个图。如果除去剥离膜33的中心部分,粘合剂层32就处于露出到该除去部分的状态。其次,露出的粘合剂层32由底层34覆盖。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底层34”意味着形成微结构体的底面。底层34与粘合剂层32的粘合剂接触而保持牢固结合状态。底层34可以为具有亲水性表面的任意薄膜,使得微结构体可以形成在其上。优选地,底层34可以为具有一定且均匀的厚度、在表面上具有亲水基团的任意薄膜。更优选地,底层34可以为具有适当水平的弹性的亲水性聚合物薄膜,以便可紧贴于曲面部分。如果要将如上所述事前制造的贴片30适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微针制造装置,需要经过通过手动方式或通过利用机器手臂等的自动化方式将贴片30安装于垂直移动工作台130的过程,在此,因为贴片30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基板g不同地,不是坚固的固体材质而容易弯曲,从而在上述过程中难以平整地固定。因此,现在对能够提高生产率并实现贴片30的牢固、精密固定的微针制造装置存在需求。进而,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中,水平移动工作台110的移动范围较大,从而在空间利用方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贴片的牢固固定和精密位置控制的微针制造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移动范围变小来可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微针制造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构成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微针制造装置包括:上板台;下板台,与所述上板台水平并排;旋转装置,使所述上板台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及第一圆柱驱动器,在所述上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的状态下,使所述下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和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实现接触时,所述第一圆柱驱动器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以便在垂直方向拉伸所述粘性组合物。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微针制造装置可包括第二圆柱驱动器,所述第二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上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使得在所述上板台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的状态下,实现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和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的接触。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微针制造装置还可包括监视装置,所述监视装置用于检查安置在所述上板台和所述下板台上的贴片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监视装置可以通过图像感测形成在贴片的位置标记与形成在所述上板台和所述下板台的位置标记是否相互一致,且输出感测结果。另外,所述形成在贴片的位置标记可以作为空穴形成在贴片的上下面,且所述空穴为使用于垂直方向层叠保管贴片的杆(bar)通过而可被使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微针制造装置还可包括真空吸附器,所述真空吸附器用于固定安置在所述上板台和所述下板台上的贴片的位置,其中,当所述监视装置输出正确实现了贴片定位的结果时,所述真空吸附器通过真空吸附固定贴片的位置。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还可包括其他组成要素。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
技术介绍
中说明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更具体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贴片的牢固固定和精密位置控制的微针制造装置。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使移动范围变小来可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微针制造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的附图。图2为示出对本专利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提供的贴片的附图。图3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的附图。图4为示出对本专利技术的微针制造装置提供的贴片被投入到工序之前进行保管的状态的附图。附图标记说明:30:贴片31:支撑层32:粘合剂层33:剥离膜34:底层40:片材保管基板100:上板台200:下板台300:旋转装置400:第一圆柱驱动器500:第二圆柱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通过这些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微针制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针制造装置,包括:上板台;下板台,与所述上板台水平并排;旋转装置,使所述上板台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第一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下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及第二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上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上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使得在所述上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的状态下,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或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与在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接触,且在通过所述第二圆柱驱动器的沿垂直方向移动而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或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与在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圆柱驱动器通过使所述下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来拉伸所述粘性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30 KR 10-2015-01898551.一种微针制造装置,包括:上板台;下板台,与所述上板台水平并排;旋转装置,使所述上板台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第一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下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及第二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上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圆柱驱动器使所述上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使得在所述上板台通过所述旋转装置旋转移动到所述下板台的上部的状态下,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或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与在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接触,且在通过所述第二圆柱驱动器的沿垂直方向移动而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或在安置于所述上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与在安置于所述下板台的贴片上涂覆的粘性组合物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圆柱驱动器通过使所述下板台沿垂直方向移动来拉伸所述粘性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制造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洪起金正东裴贞贤李杨基朴素贤郑道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乐派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