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翔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6607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6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包括座椅、底部支架、至少一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至少一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所述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分别实现座椅的左右运动、前后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在VR虚拟现实中画面模拟人在飞行器,汽车等运动状态时,坐在椅子上的用户能够跟随画面发生移动,大脑在身体移动信号和视觉移动信号一致,避免眩晕和恶心。

A steerable coordinated motion aware seat for virtual real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rollable coordinated motion perception seat for a virtual reality, comprising a seat, a bottom bracket, at least one left and right arc motion mechanisms, and at least one front and rear arc motion mechanism. The left and right arc motion mechanisms, front and rear arc motion mechanisms respectively realize the right and left movement, front and rear movement of th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VR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screen in aircraft, vehicle motion, sitting in a chair, users can follow the screen to move the brain in the body consistent mobile signal and visual mobile signal, avoid dizziness and naus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
本技术属于虚拟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
技术介绍
在VR虚拟现实中画面模拟人在飞行器,汽车等运动状态时,但人仍然座在椅子上,并未发生移动,大脑在身体移动信号和视觉移动信号不一致而产生紊乱,导致眩晕和恶心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包括座椅、底部支架、至少一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至少一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电机壳体、一个第一弧形轨道、至少一对第三电机壳体,每对第四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下方两侧,每对第三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上方两侧。各对第三电机壳体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四电机壳体,且第三电机壳体是通过第三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四电机壳体上方。每对第四电机壳体中间设置第四齿轮,且各个第三电机壳体朝向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位于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左右方向放置,第一弧形轨道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四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三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能够以座椅的前后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机壳体、一个第二弧形轨道、至少一对第一电机壳体,每对第二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下方两侧,每对第一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上方两侧。各对第一电机壳体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二电机壳体,且第一电机壳体是通过第一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二电机壳体上方。每对第二电机壳体中间设置第二齿轮,且各个第一电机壳体朝向第二弧形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位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前后方向放置,两端固定于座椅底部。第二弧形轨道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二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一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能够以座椅的左右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前后弧形运动机构设置在左右弧形运动机构的上方或者下方,当在上方时,第一弧形轨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壳体数量相同的第二支撑轴,各个第二电机壳体固定于第二支撑轴上端。当在下方时,第二弧形轨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四电机壳体数量相同的第四支撑轴,各个第四电机壳体固定于第四支撑轴上端。优选的,还包括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由固定在一起的电动升降泵与第五电机组成,并安装在底部支架上方、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及前后弧形运动机构的下方。第五电机能够以垂直地面的方向作为轴线做360度旋转,电动升降泵能够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升降。旋转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与其邻近的弧形运动机构的邻近电机壳体个数对应的支撑轴,各个支撑轴上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邻近电机壳。优选的,第五电机设置在电动升降泵下端或者上端。优选的,座椅底部左右两侧设置至少一对可前后旋转的轴承,每对轴承的不动部分均固定在座椅底部,可旋转部分则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弧形轨道的两端连接,第一弧形轨道所在圆与第二弧形轨道所在圆为同心圆。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有四个支撑脚,左右相对设置或者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脚上安装有运转电机。优选的,所述座椅设置有运转电机控制按键。优选的,所述座椅前方下部设置有脚踏,运转电机控制按键设置于脚踏上。优选的,所述座椅还设置有植入有虚拟现实程序的电脑主机,所述电脑主机与虚拟现实头盔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充电模块与蓄电池,座椅的各个电机与蓄电池连接。优选的,当具有多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和/或多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时,各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平行设置和/或各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平行设置,各个第一弧形轨道的两端部通过连接杆连接和/或各个第二弧形轨道的两端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充电模块与蓄电池,座椅的各个电机与蓄电池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得在VR虚拟现实中画面模拟人在飞行器,汽车等运动状态时,坐在椅子上的用户能够跟随画面发生相应移动,大脑在身体移动信号和视觉移动信号一致,避免眩晕和恶心。附图说明图1示为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1中左右弧形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1中前后弧形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2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3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4的整体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例7中前后弧形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具体实施例8中前后弧形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机壳体,2.第二电机壳体,3.第三电机壳体,4.第四电机壳体,5.第五电机,6.第一弧形轨道,7.第二弧形轨道,8.电动升降泵,9.座椅,10.底部支架,11.轴承,12.运转电机,13.万向轮,14.脚踏。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设计整体构思为:包括座椅9、底部支架10、至少一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至少一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下面分别介绍。1.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电机壳体4、一个第一弧形轨道6、至少一对第三电机壳体3,每对第四电机壳体4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6下方两侧,每对第三电机壳体3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6上方两侧;各对第三电机壳体3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四电机壳体4,且第三电机壳体3是通过第三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四电机壳体4上方;每对第四电机壳体4中间设置第四齿轮,且各个第三电机壳体3朝向第一弧形轨道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弧形轨道6位于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9左右方向放置,第一弧形轨道6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四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三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能够以座椅9的前后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并不限定设定个数,当具有多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时,每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平行设置,各个第一弧形轨道6的两端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以保证运动同步。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固定第一弧形轨道6,座椅9底部左右两侧设置至少一对可前后旋转的轴承11,每对轴承11的不动部分均固定在座椅9底部,可旋转部分则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弧形轨道6的两端连接。轴承11的设置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扩大本技术的设计者对左右弧形运动机构个数的选择范围,因为当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具有多个时,由于各个第一弧形轨道6两端连接在一起,即使只有一个第一弧形轨道6两端固定于轴承11上,也可保障所有左右弧形机构的稳定。左右弧形运动机构的运动原理为:第四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第一弧形轨道6与两种齿轮咬合,咬合力促使第一弧形轨道6左右移动。如要控制第一弧形轨道6的运动轨迹,则只需要控制左右运动的幅度。2.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机壳体2、一个第二弧形轨道7、至少一对第一电机壳体1,每对第二电机壳体2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7下方两侧,每对第一电机壳体1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7上方两侧;各对第一电机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底部支架、至少一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至少一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电机壳体、一个第一弧形轨道、至少一对第三电机壳体,每对第四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下方两侧,每对第三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上方两侧;各对第三电机壳体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四电机壳体,且第三电机壳体是通过第三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四电机壳体上方;每对第四电机壳体中间设置第四齿轮,且各个第三电机壳体朝向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位于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左右方向放置,第一弧形轨道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四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三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能够以座椅的前后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机壳体、一个第二弧形轨道、至少一对第一电机壳体,每对第二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下方两侧,每对第一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上方两侧;各对第一电机壳体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二电机壳体,且第一电机壳体是通过第一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二电机壳体上方;每对第二电机壳体中间设置第二齿轮,且各个第一电机壳体朝向第二弧形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位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前后方向放置,两端固定于座椅底部;第二弧形轨道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二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一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能够以座椅的左右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前后弧形运动机构设置在左右弧形运动机构的上方或者下方,当在上方时,第一弧形轨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壳体数量相同的第二支撑轴,各个第二电机壳体固定于第二支撑轴上端;当在下方时,第二弧形轨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四电机壳体数量相同的第四支撑轴,各个第四电机壳体固定于第四支撑轴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可操控协调运动感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底部支架、至少一个左右弧形运动机构、至少一个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左右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电机壳体、一个第一弧形轨道、至少一对第三电机壳体,每对第四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下方两侧,每对第三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上方两侧;各对第三电机壳体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四电机壳体,且第三电机壳体是通过第三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四电机壳体上方;每对第四电机壳体中间设置第四齿轮,且各个第三电机壳体朝向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位于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左右方向放置,第一弧形轨道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四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三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能够以座椅的前后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前后弧形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机壳体、一个第二弧形轨道、至少一对第一电机壳体,每对第二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下方两侧,每对第一电机壳体的两个壳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上方两侧;各对第一电机壳体下方对应设置一对第二电机壳体,且第一电机壳体是通过第一支撑轴固定于对应第二电机壳体上方;每对第二电机壳体中间设置第二齿轮,且各个第一电机壳体朝向第二弧形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位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且沿着座椅前后方向放置,两端固定于座椅底部;第二弧形轨道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二齿轮咬合的咬合齿,上表面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连续的、与第一齿轮咬合的咬合齿;至少有一个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齿轮的电机;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能够以座椅的左右方向为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前后弧形运动机构设置在左右弧形运动机构的上方或者下方,当在上方时,第一弧形轨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壳体数量相同的第二支撑轴,各个第二电机壳体固定于第二支撑轴上端;当在下方时,第二弧形轨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四电机壳体数量相同的第四支撑轴,各个第四电机壳体固定于第四支撑轴上端。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李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