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583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7:12
本案涉及一种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抗刮层、聚酯层、油墨印刷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铝箔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聚丙烯层和抗菌层。本案通过对现有药用包装复合膜结构的改进,使得复合膜具备了优异的气体屏障性能和出色的阻碍水蒸汽的性能,能够耐受溶剂侵蚀,阻隔气味,特别适合作为包装挥发性较强、刺激性大、易吸附在材料内表面的液体、干混悬剂等药品的内包装。

Low adsorption of high resistant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mposite fil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ow adsorption of high resistant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mposite membrane, its from top to bottom are provided with anti scratch layer, a polyester layer, printing ink layer, the first layer of polyurethane adhesive, aluminum foil layer, second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third layer, layer and layer of antibacterial polypropylene. In this cas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isting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mposite membrane structure, the composite membrane has excellent gas barrier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can block the water vapor barrier, solvent tolerance erosion, odor,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ackaging, more volatile irritation and Yi Xi attach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in the liquid, dry suspension drugs pack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用包装膜,特别涉及一种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
技术介绍
药用包装膜在药品包装材料中是属于可以直接接触到药品的那一部分,由于不同的药品有着不同的特性,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有些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发生迁移、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因此,现在不仅要求药品本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就连与其长期接触的包装材料也需具备优异的耐药性和较低的吸附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案提供了一种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本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抗刮层、聚酯层、油墨印刷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铝箔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聚丙烯层和抗菌层。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抗刮层为含氟树脂涂层。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抗刮层的厚度为0.5-1μm。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聚酯层的厚度为12-30μm。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铝箔层为软质铝箔层,其厚度为6-50μm。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为无定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其厚度为15-40μm。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20-30μm。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抗菌层为银离子涂层。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0.5-1μm。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和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的涂布量为2-4g/m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对现有药用包装复合膜结构的改进,使得复合膜具备了优异的气体屏障性能和出色的阻碍水蒸汽的性能,能够耐受溶剂侵蚀,阻隔气味,特别适合作为包装挥发性较强、刺激性大、易吸附在材料内表面的液体、干混悬剂等药品的内包装。附图说明图1为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案列出一实施例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抗刮层1、聚酯层2、油墨印刷层3、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4、铝箔层5、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6、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7、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8、聚丙烯层9和抗菌层10。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7(EVOH)是热封层,它与传统的聚丙烯腈(PAN)相比,在吸附性、耐药性、自身稳定性等这些综合性能方面要更胜一筹。其中,抗刮层1优选为含氟树脂涂层。其中,抗刮层1的厚度优选为0.5-1μm。其中,聚酯层2的厚度优选为12-30μm。其中,铝箔层5优选为软质铝箔层,其厚度优选为6-50μm。其中,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7优选为无定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其厚度优选为15-40μm。其中,聚丙烯层9的厚度优选为20-30μm。其中,抗菌层10优选为银离子涂层。其中,抗菌层10的厚度优选为0.5-1μm。其中,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4、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6和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8的涂布量优选为2-4g/m2。该复合膜的制作过程如下:在聚酯层2的内表面印刷上油墨印刷层3,在油墨印刷层3上涂布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4与铝箔层5的一面紧密地贴合在一起,铝箔层5的另一面涂布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6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7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半成品,半成品的内表面涂布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8与聚丙烯层9的一面紧密贴合成为一体,最后刷涂抗刮层1和抗菌层10,即得成品。该复合膜具备优异的气体屏障性能和出色的阻碍水蒸汽的性能,能够耐受溶剂侵蚀,阻隔气味,特别适合作为包装挥发性较强、刺激性大、易吸附在材料内表面的液体、干混悬剂等药品的内包装。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抗刮层、聚酯层、油墨印刷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铝箔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聚丙烯层和抗菌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抗刮层、聚酯层、油墨印刷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铝箔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聚氨酯胶黏剂层、聚丙烯层和抗菌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层为含氟树脂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层的厚度为0.5-1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层的厚度为12-3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附性高耐药性药用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为软质铝箔层,其厚度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林武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