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273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右式所示化学结构的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管径为1~5微米,长径比为10~20,壁厚为100~200纳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具有单壁非晶结构。它采用六氯环三膦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交联缩合反应生成,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可在工业应用中大量制备。它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的控制和释放,微米级流体传送体系,超分子分离体系,高效催化剂载体,新型电学材料,新型光学材料,阻燃材料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微米管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有机和聚合物微米管在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生物医药材料,磁性材料,贮气材料,高性能催化剂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献1.R.Pool,Science 247,1410,(1990);2.P.Kohli et al.,J.Drug Deliv.Sci.Technol.15,49,(2005);3.P.Kohli et al.,Curr.Pharm.Biotechnol.6,35,(2005);4.J.Tabony,B.Tob,Nature 346,448,(1990);5.B.Yang,S.Kamiya,K.Yoshida,T.Shimizu,Chem.Commun.500,(2004);6.B.Yang,S.Kamiya,Y.Shimizu,N.Koshizaki,T.Shimizu,Chem.Mater.16,2826,(2004))。十多年来,人们合成了大量的无机,有机和有机-无机的微米管。由于分子尺寸的管状结构在自然界中扮演者各种各样的生物功能,并且由于有机物的易修饰性,那些人工合成的有机、有机-无机纳米管有许多潜在的生物医药应用价值,比如组织工程材料、药物的控制与释放、离子感应器、分子筛、分子反应器和纳米级的流体传送系统等。因此,目前有许多研究着重于有机微米管以及其简单的制备方法。有机微米管一般是通过模板法和自组装法来合成的。(文献7.M.C.Veronica,et al.,Chem.Mater.11,1363,(1999);8.S.F.Ai et al.,J.Am.Chem.Soc.125,11140,(2003);9.I.G.Loscertales et al.,J.Am.Chem.Soc.126,5376,(2004))。这两类方法步骤繁多而且工艺复杂,它们需要精心制作模板或者合成易于组装的大分子结构,之后模板法还要设法抽取模板以获得微米管。从1998年起,万梅香等人利用两相反应体系中的胶束或有机盐作为原位生成的软模板而一步聚合生成聚苯胺微米管。(文献10.A.D.W.Carswell et al.,J.Am.Chem.Soc.125,14793,(2003);11.J.Jang et al.,Langmuir 21,11484,(2005);12.K.J.C.van Bommel et al.,Angew.Chem.Int.Ed.42,980,(2003);13.P.V.Braun et al.,J.Am.Chem.Soc.121,7302,(1999);14.F.Miyaji et al.,Chem.Mater.11,3021,(1999))。这一方法,步骤简单但是仅限于聚苯胺微米管和有机硅微米管。目前,人们已合成了大量的聚合物微米管材料,如聚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醚酮、聚乳酸等(文献15.S.Martin et al.,Angew.Chem.Int.Ed.43,1334(2004);16.D.T.Bong et al.,Angew.Chem.Int.Ed.40,988(2001)),但是它们都属于线形聚合物,线性的聚合物稳定性不如交联聚合物,而交联聚合物微米管却罕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并且克服现有的有机微米管制备方法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管径为1~5微米,长径比为10~20,壁厚为100~200纳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具有单壁非晶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反应容器中,将六氯环三膦腈溶解于干燥有机溶剂中,其中六氯环三膦腈的浓度为0.001~0.01克/毫升,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和水,六氯环三膦腈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6,六氯环三膦腈和水的摩尔比为4∶1~2∶1,在室温或加热回流下搅拌反应20分钟到1小时,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由4,4’-二羟基二苯砜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溶液,其中4,4’-二羟基二苯砜的浓度为0.01~0.1克/毫升,六氯环三膦腈和二羟基二苯砜的摩尔比为1∶2~1∶2.5,继续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将粗产物用有机溶剂洗涤三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干燥后即得交联聚膦腈微米管。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丙酮,二氧六环,乙醚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过程中多次用到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专利技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其化学结构为六氯环三膦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的交联缩合结构,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氛下的分解温度达342℃。本专利技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制备方法是一步反应完成,工艺简便。此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的控制和释放,微米级流体传送体系,超分子分离体系,高效催化剂载体,新型电学材料,新型光学材料,阻燃材料等。附图说明图1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透射电镜照片,图2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图4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X射线能谱(EDAX)谱图,图5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固体核磁共振磷谱和碳谱谱图,图6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傅立叶变换红外谱图,图7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在氮气氛中的热重曲线(TGA)。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向250毫升烧瓶中加入0.5克(1.44毫摩尔)六氯环三膦腈,加入100毫升丙酮,搅拌溶解,再向烧瓶中加入0.87克(8.64毫摩尔)三乙胺和7.9毫克(0.44毫摩尔)水,在25℃条件下,在磁力搅拌下反应半小时,再加入0.75克(3.00毫摩尔)4,4’-二羟基二苯砜的10毫升丙酮溶液,继续在25℃条件下,在磁力搅拌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将粗产物用丙酮洗涤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最后于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即得交联聚膦腈微米管0.61克,以六氯环三膦腈计收率为48%。图1为所得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透射电镜照片,图2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为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1-3可见该微米管为管径为1~5微米,长径比为10~20,壁厚为100~200纳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具有单壁非晶结构。图4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X射线能谱(EDAX)谱图,由图知交联聚膦腈微米管中含有碳、磷、硫、氧和氯元素,氮由于其含量低以及对电子束不敏感而未显示信号。图5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固体核磁共振磷谱和碳谱谱图,碳谱中信号a、b、c和d及磷谱中信号e和f对应的归属在图中已标出。图6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的傅立叶变换红外谱图,a和b谱带是砜基的共振吸收,c谱带是P=N键的共振吸收,d谱带是P-O-Ar键的共振吸收,e和f谱带是苯环的共振吸收。核磁和红外波谱分析表明其结构为六氯环三膦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的交联缩合结构。图7是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在氮气氛中的热重曲线(TGA),由图知氮气氛下的分解温度为342℃。实施例2向250毫升烧瓶中加入0.5克(1.44毫摩尔)六氯环三膦腈,加入150毫升丙酮,搅拌溶解,再向烧瓶中加入0.87克(8.64毫摩尔)三乙胺和7.9毫克(0.44毫摩尔)水,在25℃条件下,在机械搅拌下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联聚膦腈微米管,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中交联聚膦腈微米管管径为1~5微米,长径比为10~20,壁厚为100~200纳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具有单壁非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路唐小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