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702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采摘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将盛放的空间平均分隔用于盛放采摘下的不同品质的茶叶。它包括壶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竖直设置在壶体内,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顶面均与壶体壶口齐平且底面均与壶体底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均穿过壶体的中轴线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的形状与第一隔板所在平面内的壶体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所述第二隔板的形状与第二隔板所在平面内的壶体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采摘下不同品质茶叶的分放,而且也设置相应地结构实现茶壶内不同品质茶叶的便捷转移。

Pot for picking tea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a picking, in particular to a pot for picking tea leaves, which divides the space of the flowers in an average way, and is used for holding the tea leaves of different qualities under the picking. It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the first partition second partitio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ition plate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kettle body,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ition plates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Hukou is flush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kettle body is flush with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second baffle are passing through the kettle body the central axis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the shape of the first partition within the plan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kettle body section in the shape of equivalent, the second plate shape and second partitions within the plan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kettle body is in the shape of equal cross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simple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different quality tea leaves under picking, and also sets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convenient transfer of different quality tea in the tea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采摘用盛放壶
本技术涉及茶叶采摘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采摘用盛放壶。
技术介绍
人工采摘茶叶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容器来盛放采摘下的茶叶,但是采摘下的茶叶品质也有高低之分,一个容器提供一个空间无法将采摘下的茶叶分开盛放,携带多个容器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将盛放的空间平均分隔用于盛放采摘下的不同品质的茶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包括壶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竖直设置在壶体内,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顶面均与壶体壶口齐平且底面均与壶体底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均穿过壶体的中轴线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的形状与第一隔板所在平面内的壶体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所述第二隔板的形状与第二隔板所在平面内的壶体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若干挡块,所述壶体包括水平的壶底座,所述壶底座为双层结构,所述上层壶底座与下层壶底座之间为空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穿过所述上层壶底座连接下层壶底座并将空腔分割成独立的小空腔,所述挡块插嵌在单个小空腔里并与单个小空腔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层壶底座中部具有空隙,所述下层壶底座与上层壶底座结构一致。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块外侧面还设置有拉环。进一步的是,所述空隙呈圆环形,所述上层壶底座与所述空隙圆心相同且圆环外径为上层壶底座直径的五分之四,圆环内径为上层壶底座直径的五分之一。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若干扣条,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外侧面近底部处的上层壶底座与下层壶底座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扣条包括螺栓和长条,所述螺栓的螺帽上穿插所述长条,所述螺栓连接所述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茶叶盛放壶的空间平均分隔,用于盛放采摘下不同品质的茶叶,并且壶底部具有可开闭式的漏料口,结构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茶叶采摘用盛放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茶叶采摘用盛放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壶底座的一半结构示意图;图4为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茶叶采摘用盛放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壶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壶底座41-上层壶底座42-下层壶底座43-空隙44-扣条5-挡块51-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包括壶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均竖直设置在壶体1内,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顶面均与壶体1壶口齐平且底面均与壶体1底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均穿过壶体1的中轴线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2的形状与第一隔板2所在平面内的壶体1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所述第二隔板3的形状与第二隔板3所在平面内的壶体1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在普通结构的圆底茶壶内设置若干隔板,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块隔板将茶壶的内腔空间平均分隔,茶壶的形状规则,可以关于中轴线对称。从壶体1的壶口到壶底设置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相互垂直于壶体1的竖直中轴线并且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形状与壶体1相应截面形状一样,将壶体1分隔成4个独立的空间用于盛放采摘下不同品质的茶叶。壶体1底部设置为可开闭式,具体为还包括若干挡块5,所述壶体1包括水平的壶底座4,所述壶底座4为双层结构,所述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之间为空腔,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穿过所述上层壶底座41连接下层壶底座42并将空腔分割成独立的小空腔,所述挡块5插嵌在单个小空腔里并与单个小空腔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层壶底座41中部具有空隙43,所述下层壶底座42与上层壶底座41结构一致。如图2所示,壶底座4为双层结构,上下结构一致,并且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之间为空腔用于插嵌与其形状相配的挡块5;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通过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连接并且将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四份,上层壶底座41边缘到圆心之间具有空隙43用于漏料,空隙43的大小根据漏料的需要设置。为了便于挡块5拿取方便,所述挡块5外侧面还设置有拉环51。如图3所示,挡块5外侧面设置拉坏51用于拉出挡块51实现茶叶的转移漏料,所述外侧面指最外侧的表面。考虑到挡块5的插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隙43呈圆环形,所述上层壶底座41与所述空隙43圆心相同且圆环外径为上层壶底座41直径的五分之四,圆环内径为上层壶底座41直径的五分之一。如图2所示,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一致呈圆形,且被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隔成四个扇形,空隙43呈圆环形相应地也被分隔成四个扇形,单个扇形空隙43外弧线距上层壶底座41外弧线与扇形空隙43内弧线距上层壶底座41圆心的距离相等且都为上层壶底座41直径五分之一,这样既保证了空隙43的大小,也保证了挡块5插嵌的稳定性。为防止整个茶壶在摆动中挡块5从空腔中退出,可以采用简单结构,还包括若干扣条44,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外侧面近底部处的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扣条44包括螺栓和长条,所述螺栓的螺帽上穿插所述长条,所述螺栓连接所述螺纹孔。如图2所示,在相邻挡块5之间相应的隔板外侧面设置螺纹孔用于连接扣条44,扣条44的长条穿过螺帽,螺栓用于连接螺纹孔,长条用于卡住挡块5两侧,旋转螺帽从而长条旋转到不同位置实现挡块5的卡位。本技术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采摘下不同品质茶叶的分放,而且也设置相应地结构实现茶壶内不同品质茶叶的便捷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茶叶采摘用盛放壶

【技术保护点】
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均竖直设置在壶体(1)内,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顶面均与壶体(1)壶口齐平且底面均与壶体(1)底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均穿过壶体(1)的中轴线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2)的形状与第一隔板(2)所在平面内的壶体(1)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所述第二隔板(3)的形状与第二隔板(3)所在平面内的壶体(1)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均竖直设置在壶体(1)内,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顶面均与壶体(1)壶口齐平且底面均与壶体(1)底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均穿过壶体(1)的中轴线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2)的形状与第一隔板(2)所在平面内的壶体(1)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所述第二隔板(3)的形状与第二隔板(3)所在平面内的壶体(1)内腔截面所呈的形状等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采摘用盛放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挡块(5),所述壶体(1)包括水平的壶底座(4),所述壶底座(4)为双层结构,所述上层壶底座(41)与下层壶底座(42)之间为空腔,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穿过所述上层壶底座(41)连接下层壶底座(42)并将空腔分割成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章
申请(专利权)人:筠连县冬青御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