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洪国专利>正文

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0628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包括多逆变器并联电路、延时脉宽补偿、SPWM调制和均流控制四个部分。解决了并联系统存在的环流问题,并通过脉冲延时补偿解决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的不均流问题。脉冲调制方式为闭环补偿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自动补偿,可以适应不同并联数量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因此通过将脉冲调制方式改为SPWM调制方式,有效地抑制了并联系统中存在的环流问题。

Multi inverter parallel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inverter parallel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method, which comprises four parts: a multi inverter parallel circuit, a delay pulse width compensation, a SPWM modulation and a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The problem of circulating current in parallel system is solved, and the output current of inverter is solved by pulse delay compensation. Pulse modulation mode is the advantages of closed loop compensation method is able to achieve automatic compensation, can adapt to different number of parallel inverter parallel system, so the pulse modulation for SPWM modulatio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in paralle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逆变装置,尤其涉及以中国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逆变器越来越朝着大容量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应用领域,例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蓄能电站等,其中逆变器的容量可以高达数MW。然而受制于功率开关器件通流能力,在大功率应用场合特别是在低压大电流领域,单逆变器技术方案难以满足功率输出的要求,只能采用多个逆变器并联的技术方案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并联技术的采用使得在大容量应用场合采用低功率等级的开关器件成为可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采用并联技术便于进行模块化设计以缩短生产周期,并拓宽了功率模块的使用范围。一般采用的单套逆变器系统为三相三线制结构,所以没有零序环流通道,故不存在环流问题,但在多逆变器并联的系统中,存在环流通道,如果不加以抑制,就会引起严重的环流问题。由于环流只在并联的逆变器之间流动,并不体现在并联逆变器的输出总电流中,因此环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有效容量,同时增加了电路的损耗,降低了系统的效率。直流环流的存在,各模块的热应力和电应力仍不均衡,降低了并联系统的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逆变器并联电路、延时脉宽补偿、SPWM调制和均流控制四个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逆变器并联电路、延时脉宽补偿、SPWM调制和均流控制四个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三相逆变器并联组成的,每个逆变器包含六个IGBT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脉宽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国
申请(专利权)人:范洪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