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0275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包括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内部变形场、应力场、水分场等监测系统的总体布置实施方法、高填方地基表面变形场的布置实施方法、高填方施工参数、环境变化参数的获取实施方法、基于大量监测数据提出的工后沉降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及土方增量估算方法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系统的解决了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原位监测系统的布置实施方法和工后沉降多因素回归预测分析方法、土方增加量的预估等问题。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ulti field coupling monitoring system of ditch Valley shaped high filling grou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gully shaped high embankment foundation coupled multi field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high embankment gully shaped internal deformation field, stress field and moisture field monitor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 high embankment surface deformation field layout method, high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the parameter acquisition method,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monitoring data of the settlement after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and incremental estimation of earthwork.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a gully shaped high embankment coupled multi field monitoring system, the system solves the high embankment of multi field coupling in situ monitoring system layout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settlement of multi 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increase the estimate of the amount of earth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填方工程信息化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交通和基础设施需求突增,尤其是机场、高铁、“填沟造地、上山建城”等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在沟壑纵横的山区多采用高填方施工,其施工期安全性和工后长期稳定性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然而,山区高填方存在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场区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基的水敏性及处理问题、填方与挖方交接面的处理问题、暗穴的处理问题、坡面防水及处理问题、工后沉降及差异沉降的预测问题、信息化施工等问题。因此,高填方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区域差异性,整个场地施工不是一点一处试验所能完全解决的,另外考虑到目前地基变形理论计算与实际的差异以及地质勘察所掌握的工程地质信息的局限性,对工程段进行多场耦合监测加之快速分析,对于实现高填方信息化施工,动态修改、完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经济、安全、可靠、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目前,针对高填方地基中存在的上述岩土工程问题,多采用原位监测方法来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然而,对于高填方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基于高填方施工图设计与详细勘察资料,根据沟谷形态、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制定总体监测方案,初步确定控制点和监测点的位置,确定填筑体内部、原地基内部的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组数、布设位置、测点安装和保护方式;步骤2:采用测量设备进一步确认监测点的布设方位、监测线路通视情况和控制点的受干扰程度,并修改初步监测设计方案;步骤3:根据最终监测设计方案,在不受施工和后期建设干扰区域布设二等水准控制点;步骤4:清除高填方原地基与设计填方交界面处的杂物,钻孔至原地面以下稳定的地基中,沿沟谷横跨方向即X方向、纵向即Y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沟谷状高填方地基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基于高填方施工图设计与详细勘察资料,根据沟谷形态、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制定总体监测方案,初步确定控制点和监测点的位置,确定填筑体内部、原地基内部的多场耦合监测系统组数、布设位置、测点安装和保护方式;步骤2:采用测量设备进一步确认监测点的布设方位、监测线路通视情况和控制点的受干扰程度,并修改初步监测设计方案;步骤3:根据最终监测设计方案,在不受施工和后期建设干扰区域布设二等水准控制点;步骤4:清除高填方原地基与设计填方交界面处的杂物,钻孔至原地面以下稳定的地基中,沿沟谷横跨方向即X方向、纵向即Y方向和竖直方向即Z方向至少布设3组多场耦合监测系统,并进行初测,校准测量结果;步骤5:施工前,在坡脚原地基内布设1孔以上的测斜管,随着土方填筑高度达到预定高程后,立刻在高填方坡体中部和坡顶以下的填方和原地基中分别布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用于监测坡体内部的水平位移发展规律;步骤6:填方施工期间和填方间歇停工期间,在填方顶部和坡面上按照方格网布设地表沉降水准监测点,并进行初测,获取各监测点的初始高程,用于后期长期监测地表的沉降时空规律;步骤7: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局部出现地基开裂、渗水、滑移或明显的不稳定现象,应及时提出预警报告,并按照步骤2-步骤6加密布点,严密观测局部不稳定区域的稳定性;步骤8:基于实测资料,整理监测点的变形场-应力场-水分场参数随时间、填土速率、填土荷载、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填方体内部变形、压实度、含水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双电层等理论体系,分析高填方地基的宏观变形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才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