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752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是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的模块,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其主要特点为更高转换效率。具体实施方法为: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采用光陷结构,更大的电池片间距结合反射背板膜,使入射光经由背板膜多次反射进入电池,由于光路的反射,形成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在组件内部形成一种陷光结构,更有效地将斜射光导入电池,同时减少光线逸出,以产生更多的电能;相对传统光伏组件,本光伏组件可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Photovoltaic module for improving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hotovoltaic module to enhance conversion efficiency, which is applied to a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a solar battery plate, glass, film, film, plate frame, junction box and wire high temperature vacuum packag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as follows: between the solar cell spacing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mm, the film back light trapping structure, cell spacing greater with the back plate membrane, so that the incident light through the film back into the battery due to multiple reflection, reflection light path, forming a more conducive to large angle incident light into the battery \light funnel\, a light trapping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more effectively the oblique light into the battery, while reducing the light emission, to produce more electric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hotovoltaic modules, the PV module can achieve high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ic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环境危害的日益加深,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新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太阳能发电的应用。目前,由于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必须焊有焊带以便于光伏组件与其它装置的电性配合,而焊带的表面较为光滑,使得太阳光照射至焊带上时,焊带会将其表面上的大部分太阳光竖直向上反射,无法反射到电池片上,造成光能的浪费,不能有效的将光能转成电能,对电池或者说成型的组件功率提升不利。同时,应用于光伏组件的背板一般是TPT和TPE的结构,其中TPT结构的背板含有两层聚氟乙烯膜,而TPE结构的背板只含有单层聚氟乙烯膜,聚氟乙烯膜膜结构稳定、耐环境变化,但是薄膜表面较易出现针孔,薄膜的水汽阻隔能力较差,此外,当太阳能电池片发生隐裂时,水汽的渗透还会间接导致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隐裂处出现闪电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进一步,所述背板膜为白色,所述胶膜附着于背板膜上,而玻璃位于胶膜上,形成光伏组件主体,而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隔的水平嵌入胶膜内,所述间隔大于等于4mm。进一步,所述边框包括一体相连的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支撑加强部及安装部;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呈C形,支撑加强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的正下方且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相连后截面呈矩形环状,所述安装部与支撑加强部垂直相连。进一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包括上卡接壁、下卡接壁及竖直壁,所述上、下卡接壁与竖直壁两端垂直相连,形成平行的卡壁结构;其中所述下卡接壁的内侧面为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支撑面。进一步,所述下支撑面为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贴合实现卡接的弧形支撑面。进一步,所述支撑加强部包括L形状支撑壁及卡槽加强壁,所述L形状支撑壁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一体相连,形成装配卡槽,而卡槽加强壁与L形状支撑壁平行设置,形成加强结构。进一步,所述卡槽加强壁与L形状支撑壁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加强筋。进一步,所述安装部为开设有安装孔的侧壁,该安装部与卡槽加强壁垂直相连本光伏组件是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的模块,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其主要特点为更高转换效率。具体实施方法为: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采用光陷结构,更大的电池片间距结合反射背板膜,使入射光经由背板膜多次反射进入电池,由于光路的反射,形成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在组件内部形成一种陷光结构,更有效地将斜射光导入电池,同时减少光线逸出,以产生更多的电能;相对传统光伏组件,本光伏组件可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边框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A、玻璃B、胶膜C、背板膜D、边框F、接线盒及导电线(未示出)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A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D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E。具体的说;所述背板膜D为白色,所述胶膜C附着于背板膜D上,而玻璃A位于胶膜C上,形成光伏组件主体,而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隔的水平嵌入胶膜内,所述间隔G大于等于4mm。所述太阳能电池片A之间间距G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D采用光陷结构,更大的电池片A间距结合反射背板膜D,,使入射光束I经由背板膜多次反射进入电池,由于光路的反射,形成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在组件内部形成一种陷光通道E,更有效地将斜射光导入电池,同时减少光线逸出,以产生更多的电能;相对传统光伏组件,本光伏组件可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前述边框F包括一体相连的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支撑加强部2及安装部3;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呈C形状,且具有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相连的C形卡槽,支撑加强部2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的正下方且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相连后截面呈矩形环状,所述安装部3与支撑加强部2垂直相连。前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包括上卡接壁11、下卡接壁12及竖直壁13,所述上、下卡接壁11、12与竖直壁13两端垂直相连,形成平行的卡壁结构;其中所述下卡接壁12的内侧面为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支撑面。优选的:所述下支撑面为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贴合实现卡接的弧形支撑面。前述支撑加强部2包括L形状支撑壁21及卡槽加强壁22,所述L形状支撑壁21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一体相连,形成装配卡槽F,而卡槽加强壁22与L形状支撑壁21平行设置,形成加强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槽加强壁22与L形状支撑壁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加强筋221。前述安装部3为开设有安装孔的侧壁,该安装部3与卡槽加强壁22垂直相连。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
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膜为白色,所述胶膜附着于背板膜上,而玻璃位于胶膜上,形成光伏组件主体,而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隔的水平嵌入胶膜内,所述间隔大于等于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一体相连的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支撑加强部及安装部;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呈C形,支撑加强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的正下方且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相连后截面呈矩形环状,所述安装部与支撑加强部垂直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巨茂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