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9687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解决了现有钻孔装置搬运不便等技术问题。本伞形支架包括基座、抱桩单元以及若干根连杆一,抱桩单元与基座的下端相连接,且能够套设于基桩上;连杆一的内端与基座相铰接,且各连杆一沿该基座的周面均匀分布,连杆一的外端与安装有钻头的钻臂相连接,连杆一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连杆一绕铰接处摆动的驱动源一。本钻孔装置的伞形支架可通过驱动源一带动连杆一摆动,使支伞形支架可以在合拢与张开状态之间切换,减少整个钻孔装置所占的空间,方便搬运。

Umbrella support for dri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umbrella shaped support in a drilling device,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inconvenient carrying of the existing drilling device. The umbrella stand includes a bas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rods holding pile unit and a lower holding pile unit and the base are connected, and can be sheathed on a pile; the inn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base are hinged, and each link along the base of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a uniform distribution, a connecting rod and an outer end of the boom with the bit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can drive around the hinge swing drive sour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a base. The umbrella shaped support of the drilling device can swing the connecting rod by the driving source, so that the umbrella support bracket can be switched between the closing and the opening states, and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whole drilling device is reduced, so that the portable umbrella support can be conveniently carr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
技术介绍
沿海地区的软土地层分布较为广泛,在这种地层上开展的各类土建工程中,基础常采用的是桩基础。在一些进行桩基础施工后需开挖深基坑的工程中,发现在深基坑开挖时,往往会出现桩偏斜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基坑开挖时是十分普遍的。为了解决基坑开挖时桩偏斜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1748735A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减少桩偏斜的基坑开挖方法,该方法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桩周围挤土区内以干法钻进工艺打卸压孔,该卸压孔是垂直孔,并是依桩基的对称中心对称地打在基桩周围,卸压孔孔底低于基坑底。该方法通过在桩周挤土区打卸压孔来降低桩侧总压力,释放挤土应力,可降低桩的偏斜量。上述专利虽然公开了通过在基桩周围打卸压孔的方式来解决桩偏斜的问题,却没有公开用于打卸压孔的设备,而用现有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钻孔机,很难保证桩基周围的卸压孔都是关于其中心对称的。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钻孔装置,其以基桩为中心,均匀设置有多个钻头,从而保证各钻头钻出来的孔是关于基桩中心对称的。但由于钻头较多,钻孔装置的支架如不设计好,则很容易导致钻孔装置占很大的空间,搬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钻孔装置的搬运便捷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包括基座、抱桩单元以及若干根连杆一,所述抱桩单元与基座的下端相连接,且能够套设于基桩上;所述连杆一的内端与基座相铰接,且各连杆一沿该基座的周面均匀分布,所述连杆一的外端与安装有钻头的钻臂相连接,所述连杆一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连杆一绕铰接处摆动的驱动源一。其工作原理如下:本钻孔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起吊设备将整个钻孔装置吊起,使抱桩单元对准基桩,并套设于基桩上,再通过驱动源一带动连杆一摆动,支架呈张开状态,使钻头对准预打孔位置,慢慢将钻孔装置放下,直至钻臂的下端略微插入土内,启动钻头开始打孔。而当打孔完毕需要搬运时,可通过起吊设备将整个钻孔装置吊起,并通过驱动源一带动连杆一往内摆动,使支架呈合拢状态,减少整个钻孔装置所占的空间,方便搬运。在上述的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驱动源一包括动力缸一,所述动力缸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及连杆一相铰接。动力缸一可通过伸缩,使各钻臂相对张开或收拢,从而在工作状态或伞合的非工作状态间切换,方便钻孔装置的运输,此外还可适应各类位置的钻孔需求。在上述的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驱动源一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与连杆一相铰接。在上述的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中,所述连杆一与钻臂相铰接,所述伞形支架还包括动力缸二,所述动力缸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钻臂及连杆一相铰接。动力缸二可通过伸缩,调节钻臂与连杆一之间的夹角大小,当钻臂与连杆一共线时,则本钻孔装置处于伞合的非工作状态,当钻臂与地面相垂直时,则钻孔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在上述的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中,所述抱桩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抱桩臂组件,所述抱桩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抱桩臂组件,所述抱桩臂组件包括内抱桩臂、滑杆和外抱桩臂,所述内抱桩臂的下端能够插入基桩的通孔中,所述内抱桩臂的侧面能够与基桩的内侧壁相贴靠;所述滑杆水平设置并且一端固定于内抱桩臂上,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外抱桩臂滑动连接,所述外抱桩臂的上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该外抱桩臂与内抱桩臂之间设置有动力缸三。在将抱桩单元套设于基桩上时,通过动力缸三的收缩,使内抱桩臂与外抱桩臂分别与基桩的内壁和外壁贴合,利用内、外抱桩臂的多点支撑使得钻孔装置具有自稳能力,不必另外设置固定点。在上述的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中,所述抱桩臂组件还包括连杆二、连杆三、动力缸四和动力缸五,所述连杆二的上端铰接于基座上,所述连杆二的杆体通过动力缸四与基座相连接,所述连杆二的下端与连杆三的上端相铰接,所述外抱桩臂固定于连杆三上;所述动力缸五的下端与连杆三的下端相铰接,动力缸五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连杆二上。动力缸四可通过伸缩,使各连杆二相对张开或合拢,从而在工作状态及易于搬运存放的非工作状态间切换;而动力缸五可通过伸缩,调节外抱桩臂与连杆二之间的夹角大小,当两者共线时,则有利于本钻孔装置的存放搬运,而当两者呈一定夹角、外抱桩臂与地面垂直时,其处于工作状态。在上述的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中,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吊环用于和起吊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伞形支架可通过动力缸一的伸缩,使各钻臂相对张开或收拢,从而在工作状态或伞合的非工作状态间切换,方便钻孔装置的运输。2、本伞形支架可通过动力缸一的伸缩,使各钻臂相对张开或收拢,可以适用于打和基桩同圆心的不同直径范围内的卸压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抱桩单元;3、连杆一;4、钻头;5、钻臂;6、驱动源一;7、动力缸一;8、动力缸二;9、内抱桩臂;10、滑杆;11、外抱桩臂;12、动力缸三;13、连杆二;14、连杆三;15、动力缸四;16、动力缸五;17、吊环;18、基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伞形支架包括基座1、抱桩单元2以及若干根连杆一3,抱桩单元2与基座1的下端相连接,且能够套设于基桩18上;连杆一3的内端与基座1相铰接,且各连杆一3沿该基座1的周面均匀分布,连杆一3的外端与安装有钻头4的钻臂5相连接,连杆一3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连杆一3绕铰接处摆动的驱动源一6。本实施例中,驱动源一6包括动力缸一7,动力缸一7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及连杆一3相铰接。作为其它方案,驱动源一6还可包括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与连杆一3相铰接。具体来说,连杆一3与钻臂5相铰接,伞形支架还包括动力缸二8,动力缸二8的两端分别与钻臂5及连杆一3相铰接。所述抱桩单元2包括至少两组抱桩臂组件,所述抱桩臂组件包括内抱桩臂9、滑杆10和外抱桩臂11,所述内抱桩臂9的下端能够插入基桩18的通孔中,所述内抱桩臂9的侧面能够与基桩18的内侧壁相贴靠;所述滑杆10水平设置并且一端固定于内抱桩臂9上,所述滑杆10的另一端与外抱桩臂11滑动连接,所述外抱桩臂11的上端与所述基座1相连接,该外抱桩臂11与内抱桩臂9之间设置有动力缸三12。抱桩臂组件还包括连杆二13、连杆三14、动力缸四15和动力缸五16,连杆二13的上端铰接于基座1上,连杆二13的杆体通过动力缸四15与基座1相连接,连杆二13的下端与连杆三14的上端相铰接,外抱桩臂11固定于连杆三14上;动力缸五16的下端与连杆三14的下端相铰接,动力缸五16的上端铰接于连杆二13上。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吊环17。具体来说,所述动力缸一7、动力缸二8、动力缸三12、动力缸四15和动力缸五16,均为液压缸并且均通过液压管路和液压泵站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钻孔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起吊设备将整个钻孔装置吊起,使抱桩单元对准基桩,并套设于基桩上,再通过驱动源一带动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抱桩单元(2)以及若干根连杆一(3),所述抱桩单元(2)与基座(1)的下端相连接,且能够套设于基桩(18)上;所述连杆一(3)的内端与基座(1)相铰接,且各连杆一(3)沿该基座(1)的周面均匀分布,所述连杆一(3)的外端与安装有钻头(4)的钻臂(5)相连接,所述连杆一(3)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连杆一(3)绕铰接处摆动的驱动源一(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抱桩单元(2)以及若干根连杆一(3),所述抱桩单元(2)与基座(1)的下端相连接,且能够套设于基桩(18)上;所述连杆一(3)的内端与基座(1)相铰接,且各连杆一(3)沿该基座(1)的周面均匀分布,所述连杆一(3)的外端与安装有钻头(4)的钻臂(5)相连接,所述连杆一(3)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连杆一(3)绕铰接处摆动的驱动源一(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一(6)包括动力缸一(7),所述动力缸一(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及连杆一(3)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一(6)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与连杆一(3)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3)与钻臂(5)相铰接,所述伞形支架还包括动力缸二(8),所述动力缸二(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钻臂(5)及连杆一(3)相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装置中的伞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桩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海李强毛海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恒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