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8278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属于医学教育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心脏模型、冠状动脉、若干冠脉内电灯、若干心脏模型内电灯、若干开关、电源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冠状动脉位于所述心脏模型表面;因每一条冠脉都有相应的供血区域,在每个冠脉分支与其供血区域之间形成一个串联电路,打开每条冠脉控制开关即可使心肌梗死病变区域亮灯,明确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学生学习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为临床医生与病人交代病情时提供一个直观的模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教学具有画面感,能直观感受病变区域,同时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学教育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且死亡率极高。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教学中,辅助教学的主要是心电图,由于心电图涉及到心电相量环及四维空间想象,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够直观了解病变区域。对于这方面的不足,我们需要对现有教学辅助进行技术革新。随着冠心病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开展,该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因该病病人对于自身病情严重性的认识不足,临床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病人及其家属难以理解病情的凶险及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对于急诊行介入手术治疗往往拒绝。为了患者及家属更好更直观的了解冠心病心肌梗死,我们需要对现有教学辅助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为保证教学及医患沟通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简洁明了的装置,而且操作过程简便,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脏模型(1)、冠状动脉(3)、若干冠脉内电灯(4)、若干心脏模型内电灯(5)、若干开关(7)、电源控制器(9)和蓄电池(10);所述冠状动脉(3)位于所述心脏模型(1)表面;所述心脏模型(1)按各支冠脉供血区域划分为左心室(11)、前间隔(12)、左心房(13)、右心室(14)、右心房(15)、左心室高侧壁(16)、左心室下壁(17)、左心室前侧壁(18)和窦房结(19)分区,每个分区均设置一个心脏模型内电灯(5);所述冠状动脉(3)划分为左冠状动脉主干(21)、左前降支(22)、对角支(23)、间隔支(24)、左旋支(25)、左房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变范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脏模型(1)、冠状动脉(3)、若干冠脉内电灯(4)、若干心脏模型内电灯(5)、若干开关(7)、电源控制器(9)和蓄电池(10);所述冠状动脉(3)位于所述心脏模型(1)表面;所述心脏模型(1)按各支冠脉供血区域划分为左心室(11)、前间隔(12)、左心房(13)、右心室(14)、右心房(15)、左心室高侧壁(16)、左心室下壁(17)、左心室前侧壁(18)和窦房结(19)分区,每个分区均设置一个心脏模型内电灯(5);所述冠状动脉(3)划分为左冠状动脉主干(21)、左前降支(22)、对角支(23)、间隔支(24)、左旋支(25)、左房支(26)、钝缘支(27)、右冠状动脉(28)、圆锥支(29)、右室支(30)、右缘支(31)、窦房结支(32),每个支部均设置一个冠脉内电灯(4);所述冠状动脉(3)的每一分支对应心脏模型(1)的各分区的对应关系为:左冠状动脉主干(21)对左心室前侧壁(18);左前降支(22)对左心室(11)、左心室下壁(17);对角支(23)对应左心室前侧壁(18)、左心室高侧壁(16);间隔支(24)对应前间隔(12);左旋支(25)对应左心室高侧壁(16);左房支(26)对应左心房(13);钝缘支(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丹祝光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