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7823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水系统,其即使在从内燃机排出的水套冷却水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得到充分的量的淡水所需的热量。造水系统(1)构成为具备:造水装置(2),具有加热器(3);第一冷却水通道(7),使扫气空气冷却水循环;第二冷却水通道(8),使水套冷却水循环;第一循环通道(9);及第二循环通道(10),流过第一循环通道(9)的冷却水或流过第二循环通道(10)的冷却水被引导至加热器(3),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在引导至加热器(3)的冷却水所流过的循环通道(9),于加热器(3)的上游侧,设置有使流过该循环通道(9)的冷却水与其他循环通道(10)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6),在其他循环通道(10),于热交换器(16)的上游侧,设置有调整引导至热交换器(16)的冷却水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23)。

Water production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 generating system that ensures sufficient amount of fresh water heat even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a water jacket cooling water discharged from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lowered. Water making system (1) is composed of water making apparatus includes: (2), with a heater (3);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channel (7), the scavenging air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channel; second (8), the water jacket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the first circulation channel (9); and two circulation channel (10), through the first circulation channel (9) of the cool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10 or second) of the cooling water is directed to the heater (3), heat exchange with the sea. In the guide to the heater (3)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channel (9), (3) the heater on the upstream side, set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9) of the cooling water and other circulation channel (10) heat exchanger for heat exchange of the cooling water (16), on the other. Ring channel (10), in the heat exchanger (16) in the upstream side is provided with the adjusting guide to the heat exchanger (16) flow adjusting valve of the cooling water flow rate (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系涉及从海水制造淡水的造水系统,尤其涉及对柴油发动机(DieselEngine)等内燃机的废热进行了利用的造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一般运行于海上的船舶将来自搭载于船舶的柴油发动机的废热作为热源进行利用,使抽取自海中的海水在高真空下蒸发来制造淡水。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造水装置将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的水套冷却水引导至造水装置,与海水热交换而使其蒸发,并将由此产生的水蒸气冷却、冷凝从而淡化。此外,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也用于海水的淡化所需的热量。然而,伴随近年柴油发动机的高效率化,当水套冷却水的温度因柴油发动机的主机负荷(输出)的降低(废热量的减少)而降低时,使海水蒸发的热量也同等程度地降低。其结果,存在无法得到充分量的淡水的问题。此外,由于来自柴油发动机的废气所产生的废热量也减少,因此必须确保得到充分量的淡水所需的热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2-279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水系统,其即使在从内燃机(柴油发动机)排出的水套冷却水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得到充分量的淡水所需的热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造水系统来实现:该造水系统利用来自搭载于船舶的内燃机的废热,由导入船舶的海水制造淡水,其中,该造水系统构成为具备:造水装置,具有加热海水的加热器;第一冷却水通道,使冷却水循环至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冷却从增压器供给至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第二冷却水通道,使冷却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第一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第二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流过所述第一循环通道的冷却水或流过所述第二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被引导至所述加热器,与海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当中,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所流过的循环通道,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设置有使流过该循环通道的冷却水与流过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所述其他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设置有调整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进一步具备冷却流过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冷却水的中央冷却器。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当中,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所流过的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及第二温度检测器,在所述其他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器。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进一步具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器及所述流量调整阀的控制装置,并进一步具备中央冷却器,该中央冷却器用于使所述控制装置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温度比设定温度低时测量所述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开启所述流量调整阀,将该冷却水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冷却流过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冷却水。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测量所述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比设定温度低时,开启所述流量调整阀,将该冷却水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测量所述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控制所述中央冷却器,降低流过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冷却水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也能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来实现:该造水系统利用来自搭载于船舶的内燃机的废热,由导入船舶的海水制造淡水,其中,该造水系统构成为具备:加热器,加热海水;第一冷却水通道,使冷却水循环至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冷却从增压器供给至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第二冷却水通道,使冷却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第一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第二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流过所述第一循环通道的冷却水及流过所述第二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被引导至所述加热器,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一循环通道,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和调整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第一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第二循环通道,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器和调整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第二流量调整阀。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进一步具备冷却流过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冷却水的中央冷却器。此外,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进一步具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及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从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分别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热量比规定的热量低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及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将所述冷却水引导至所述加热器。此外,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中,优选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及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的任一方的流量调整阀全开,并调整其他的流量调整阀的开启量,从而使从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分别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热量达到规定的热量。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造水系统,即使从内燃机(柴油发动机)排出的水套冷却水的温度降低的情形,也能确保得到充分量的淡水所需的热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造水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造水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说明图4的造水系统的造水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图4的造水系统的造水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概略构成图。图8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造水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造水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图。附图标记说明:1、1′:造水系统;2:造水装置;3:加热器;7:第一冷却水通道;8:第二冷却水通道;9:第一循环通道;10:第二循环通道;30: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造水系统适用于将来自产生船舶的推进力的主机即内燃机(柴油发动机)的废热传递给摄入造水装置内的海水而使海水蒸发,并将由此产生的水蒸气冷却、冷凝而进行淡化的造水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的概略构成图。第一实施方式的造水系统1具备具有用于加热海水的加热器3的造水装置2,并且具备:第一冷却水通道7,使冷却水(扫气空气冷却水)循环至空气冷却器6,该空气冷却器6冷却从增压器5供给至柴油发动机4的燃烧用空气;第二冷却水通道8,使冷却柴油发动机4的冷却水(水套冷却水)循环;第一循环通道9,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7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7;及第二循环通道10,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8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造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水系统,其利用来自搭载于船舶的内燃机的废热,由导入船舶的海水来制造淡水,其特征在于,具备:造水装置,具有加热海水的加热器;第一冷却水通道,使冷却水循环至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冷却从增压器供给至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第二冷却水通道,使冷却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第一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第二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流过所述第一循环通道的冷却水或流过所述第二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被引导至所述加热器,与海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当中,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所流过的循环通道,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使流过该循环通道的冷却水与流过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其他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设置有流量调整阀,所述流量调整阀调整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1 JP 2015-2071821.一种造水系统,其利用来自搭载于船舶的内燃机的废热,由导入船舶的海水来制造淡水,其特征在于,具备:造水装置,具有加热海水的加热器;第一冷却水通道,使冷却水循环至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冷却从增压器供给至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第二冷却水通道,使冷却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第一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第二循环通道,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分流后回流至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流过所述第一循环通道的冷却水或流过所述第二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被引导至所述加热器,与海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当中,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所流过的循环通道,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使流过该循环通道的冷却水与流过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其他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设置有流量调整阀,所述流量调整阀调整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中央冷却器,所述中央冷却器用于冷却流过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及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冷却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通道及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当中,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所流过的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及第二温度检测器;在所述其他循环通道,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器及所述流量调整阀,所述控制装置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温度比设定温度低时,测量所述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开启所述流量调整阀,将该冷却水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引导至所述加热器的冷却水的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测量所述其他循环通道的冷却水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统行清水康次中尾千晶池田充志织田亨船川幸宽折山彻郎
申请(专利权)人:笹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