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6680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毒的雷公藤新多苷,由雷公藤多苷经过化学炮制、并添加雷公藤内酯三醇后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低毒的雷公藤新多苷在医药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雷公藤新多苷能有效缓解肾病综合征的肾脏病理损伤及蛋白尿的产生,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对肾病综合征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毒性低且持效。

The toxicity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glycosides Xinduo,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w toxicity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glycosides Xinduo, obtained by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after chemical processing, and add three triptolide alcohol.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pplication of the low toxicity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multi glycosides in medicine. The invention of the multi gly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phrotic syndrome of Kidney Pathological Damage and proteinuria, improve the inflammatory level of nephrotic syndrome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low toxicity and persist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低毒的雷公藤新多苷,还涉及该雷公藤新多苷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医药用途。
技术介绍
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皮、叶中提取的一组混合苷,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二萜内酯、生物碱、三萜等。药理研究证明,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热点研究的免疫调节药,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肾病综合征、紫瘢性及狼疮性肾炎、红斑狼疮、亚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过敏性皮肤脉管炎、皮炎和湿疹,以及银屑病性关节炎、麻风反应、白噻氏病、复发性口疮、强直性脊柱炎等。雷公藤多苷投入临床使用以来,相关的不良反应还是时有发生,累及系统涉及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雷公藤多苷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如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等二萜类成分,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醇等三萜类成分,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均具有较大的毒性;另一方面,市场上雷公藤多苷标准提取物或比例提取物往往仅以雷公藤甲素为单一评价指标,导致各种雷公藤多苷提取物鱼目混杂。早在1991年马鹏程等人首次分离和鉴定了雷公藤内酯三醇结构,但是,雷公藤内酯三醇在雷公藤属植物中的含量极低,20kg雷公藤仅可以获得720mg雷公藤内酯三醇。同年,郑家润等人同时研究了雷公藤内酯三醇对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的缓解实验和血清血容素测定实验,其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三醇仅具浅表的抗炎活性,而并无免疫抑制活性。因此,雷公藤内酯三醇一直未能在医药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低毒雷公藤多苷。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雷公藤新多苷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雷公藤新多苷在制药上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毒雷公藤新多苷,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在pH3.0~5.0的由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配置的缓冲溶液中,将雷公藤多苷(留样,用于检测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置于90~120℃油浴中加热回流进行水解反应18~96h(优选30h)。反应完成后,减压移除溶剂(也可以通过萃取的方式移除溶剂),加无水乙醇复溶,离心,去掉不溶物,溶液再加无水乙醇定容,取样检测雷公藤甲素的量,并得出雷公藤甲素的减少量。(2)往步骤(1)的反应产物中添加雷公藤内酯三醇-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后挥干溶剂,得到低毒雷公藤新多苷;雷公藤内酯三醇的添加量为雷公藤甲素减少量摩尔(mol)数的0~20倍。步骤(1)和(2)中的无水乙醇,也可以选用其他无毒的有机溶剂来代替,如:异丙醇。上述的雷公藤多苷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以雷公藤的干燥根茎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乙醇与雷公藤干燥根茎的体积质量比为4~16:1)回流提取3~12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浸膏,粗浸膏用中性氧化铝吸附,挥干乙醇,再用三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得到雷公藤多苷。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低毒雷公藤新多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雷公藤的干燥根茎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乙醇与雷公藤干燥根茎的体积质量比4~16倍)回流提取3~12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浸膏,粗浸膏用中性氧化铝吸附,挥干乙醇,再用三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得到雷公藤多苷;b)在pH3.0~5.0的由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配置的缓冲溶液中,将雷公藤多苷(留样,用于检测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置于90~120℃油浴中加热回流进行水解反应18~96h(优选30h)。反应完成后,减压移除溶剂(也可以通过萃取的方式移除溶剂),加无水乙醇复溶,离心,去掉不溶物,溶液再加无水乙醇定容,取样计算雷公藤甲素的量,并得出雷公藤甲素的减少量。c)往步骤b)的反应产物中添加雷公藤内酯三醇-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后挥干溶剂,得到低毒雷公藤新多苷;雷公藤内酯三醇的添加量为雷公藤甲素减少量摩尔(mol)数的0~20倍。步骤(1)和(2)中的无水乙醇,也可以选用其他无毒的有机溶剂来代替,如:异丙醇。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在制备治疗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紫瘢性及狼疮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亚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过敏性皮肤脉管炎、皮炎、湿疹、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中的应用。雷公藤甲素与内酯三醇都是雷公藤的二萜类成分,二者化学结构相似,在一定条件可相互转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pH3.0~5.0由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配置的缓冲溶液中回流反应,将雷公藤甲素转化为雷公藤内酯三醇的基础上,将雷公藤多苷整体进行同上条件的化学炮制,使多苷中的雷公藤甲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制剂的毒性。但在降低毒性的同时,制剂的药效也相应减弱。为此,本专利技术补加一定量低毒有效(治疗窗大)的雷公藤内酯三醇,以增加制剂的药效。本专利技术首次通过减少雷公藤甲素含量,并相应增加雷公藤内酯三醇含量保证了相当的抗炎活性,同时减少了因免疫抑制带来的毒性,为其在其它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及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提供物质基础。本专利技术的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具有如下优点:1、雷公藤新多苷相比市售雷公藤制剂来说毒性大大降低(p<0.05);2、雷公藤新多苷能有效缓解肾病综合征的肾脏病理损伤及蛋白尿的产生,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对肾病综合征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持续的疗效。3、由于免疫相关疾病具有机理的类似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雷公藤新多苷也可以对其它免疫相关疾病尤其是炎症介导型的免疫相关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并有减毒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雷公藤多苷及雷公藤新多苷Ⅰ、Ⅱ、Ⅲ的色谱图。图2为图1增加对照品后的色谱图。图3为雷公藤新多苷在各细胞系中的毒性结果图。图4为雷公藤内酯三醇单体抑制正常T/B淋巴细胞增值结果图。图5为雷公藤内酯三醇单体抑制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值结果图。图6为雷公藤内酯三醇单体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结果图。图7为雷公藤内酯三醇单体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基因产生结果图。图8为雷公藤内酯三醇单体抑制Raw264.7细胞NF-κB蛋白表达结果图。图9为雷公藤内酯三醇单体抑制足细胞凋亡结果图。图10为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in及凋亡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图。图11为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结果图。图12为各实验组对NS大鼠尿蛋白的影响趋势图。图13为各实验组对NS大鼠白蛋白的影响示意图。图14为各实验组对NS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示意图。图15为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述制备例中所用常用试剂,均为市售试剂,所使用的仪器为: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Acquity,美国Waters公司),万分之一天平(AL104-IC,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十万分之一天平(AB135-S,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酸度计(PHS-3C,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HS7,德国IKA公司),旋转薄膜蒸发仪(RV10basicV,德国IKA公司),台式微量离心机(Microfuge16,美国BACKMAN公司),全波长酶标仪(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在pH3.0~5.0的由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配置的缓冲溶液中,将雷公藤多苷置于90~120℃油浴中加热回流进行水解反应18~96h;反应前后,均取样检测雷公藤甲素的量,并得出雷公藤甲素的减少量;(2)往步骤(1)的反应产物中添加雷公藤内酯三醇‑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后挥干溶剂,得到低毒雷公藤新多苷;雷公藤内酯三醇的添加量为雷公藤甲素减少量摩尔数的0~20倍;上述的雷公藤多苷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以雷公藤的干燥根茎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3~12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浸膏,粗浸膏用中性氧化铝吸附,挥干乙醇,再用三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得到雷公藤多苷;乙醇与雷公藤干燥根茎的体积质量比为4~16:1。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毒雷公藤新多苷,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在pH3.0~5.0的由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配置的缓冲溶液中,将雷公藤多苷置于90~120℃油浴中加热回流进行水解反应18~96h;反应前后,均取样检测雷公藤甲素的量,并得出雷公藤甲素的减少量;(2)往步骤(1)的反应产物中添加雷公藤内酯三醇-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后挥干溶剂,得到低毒雷公藤新多苷;雷公藤内酯三醇的添加量为雷公藤甲素减少量摩尔数的0~20倍;上述的雷公藤多苷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以雷公藤的干燥根茎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3~12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浸膏,粗浸膏用中性氧化铝吸附,挥干乙醇,再用三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得到雷公藤多苷;乙醇与雷公藤干燥根茎的体积质量比为4~1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毒雷公藤新多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雷公藤的干燥根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毛炜刘旭生徐鹏韩晓东周文徐方方刘敬功李援朝杨祎琦邓金宝吴利兰吴云山陈伟英田瑞敏陆金健张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