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669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DSP电子分频器接收输入的音源信号,并以波形图的形式在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基于波形图分别设置DSP电子分频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分频点,以分别获取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中放大后输至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并最终带动人体实现微运动,将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全频喇叭中播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人体微运动的被动式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于受限于场地、气候及个人身体状况等问题,并且微运动的强度可控。

Passive micro mo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sound source dri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assive micro mo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audio driv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audio signal received by the DSP electronic frequency divider input, and the waveform in the form of a user interface to display; low pass filter waveform set DSP electronic frequency divider and high pass filter frequency based on sound sour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20Hz signal to 100Hz band respectively of the audio signal and 100Hz to 20KHz; 20Hz to 100Hz frequency range of the audio signal amplified by the power amplifier input into audio driven low frequency vibrator, and ultimately drive the human body to achieve micro motion, the source signals 100Hz to 20KHz by the power amplifier input to full frequency loudspeaker in the pla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passive control of micro motion of human body,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prior art is too limited to the site,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ody condition, and the micro motion is controllable in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运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微运动是一种可用于缓解身心疲劳的运动,目前的微运动多是主动式,譬如上班族用“罚站”、“做操”等形式,老人早上的太极拳、广场舞等,来锻炼身体,这种形式可基本不使用辅助设备,但是过于依赖个人的自觉性,并且受限于场地、气候、个人身体状况等因素,以及难以控制其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通过被动式控制辅助人体进行微运动,解决过于受限于场地、气候及个人身体状况等因素的问题,同时使得微运动的强度可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由DSP电子分频器接收输入的音源信号,并以波形图的形式在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B、基于波形图分别设置DSP电子分频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分频点,以分别获取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C、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转化为振动机械能,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承托物驱动连接带动人体实现微运动,将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全频喇叭中播放。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DSP电子分频器采用四阶二十四分贝/倍频程双向交叉电路,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控制在最佳工作频段,且频率范围无相互覆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C在实现微运动之前还包括:将超低频音源信号的声能进行叠加,并以超低阵列方式控制超低频音源信号的指向特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C在实现微运动之前还包括:对音源信号的触发、释放时间和响度、杂音进行性能平衡控制,并通过设置DSP电子分频器进行动态范围控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与人体承托物驱动连接,通过步骤C中实现的微运动带动所述人体承托物进行微运动。该人体承托物包括垫子、椅子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音源信号具体为音乐信号。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可将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与诸如垫子、椅子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承托物驱动连接,承托物在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的驱动下带动人体进行微运动,从而实现对人体微运动的被动式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于受限于场地、气候及个人身体状况等问题,并且微运动的强度可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人类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Hz为20KHz。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在该范围内不同频段的音源信号对于人们听觉具有以下不同效果:30Hz~60Hz比较沉闷,若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觉察;60Hz~100Hz比较沉重,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且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反而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100Hz~200Hz比较丰满;200Hz~500Hz力度易引起嗡嗡声的烦闷心理;500Hz~1KHz比较明朗,800Hz附近若提升10dB,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以及狭窄感;1KHz~2KHz比较透亮;2KHz~4KHz比较清脆,但3400Hz易引起听觉疲劳;4KHz~8KHz比较尖锐;6800Hz形成尖啸,锐利的感觉;8KHz~16KHz比较纤细,大于7.5KHz后音感清彻纤细。基于不同的听觉效果,本实施例分割了两个频段即20Hz至100Hz及100Hz至20KHz,并将20Hz至100Hz作为实现微运动的频段。具体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采用的音源信号具体可以是音乐信号,其包括以下步骤S100至S300:S100、由DSP电子分频器接收输入的音源信号,并以波形图的形式在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S200、基于波形图分别设置DSP电子分频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分频点,以分别获取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S300、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转化为振动机械能,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承托物驱动连接带动人体实现微运动,将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全频喇叭中播放。在具体应用中,所述DSP电子分频器采用四阶二十四分贝/倍频程双向交叉电路,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控制在最佳工作频段,且频率范围无相互覆盖。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S300在实现微运动之前还包括:将超低频音源信号的声能进行叠加,并以超低阵列方式控制超低频音源信号的指向特性。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S300在实现微运动之前还包括:对音源信号的触发、释放时间和响度、杂音进行性能平衡控制,并通过设置DSP电子分频器进行动态范围控制。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可将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与诸如垫子、椅子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承托物驱动连接,将振动机械能作用到人体上,可带动人体肢体、肌肉、微细血管、经络、皮肤等,发生细微的,有益、轻柔的,健康的振动,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及血液流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由DSP电子分频器接收输入的音源信号,并以波形图的形式在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B、基于波形图分别设置DSP电子分频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分频点,以分别获取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C、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转化为振动机械能,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承托物驱动连接带动人体实现微运动,将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全频喇叭中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由DSP电子分频器接收输入的音源信号,并以波形图的形式在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B、基于波形图分别设置DSP电子分频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分频点,以分别获取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及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C、将20Hz至100Hz频段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音源驱动式低频振动器,转化为振动机械能,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承托物驱动连接带动人体实现微运动,将100Hz至20KHz的音源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至全频喇叭中播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源驱动的被动式微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P电子分频器采用四阶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山谭浩然陈润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隆山骏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