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427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包括踏板以及与所述踏板活动配合的支撑架,所述踏板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呈U形,底座的每条直边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架呈U形,所述支撑架的支撑臂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踏板活动配合;所述滑槽的端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槽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形成通孔,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臂穿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活动配合的支撑架和踏板,使用时将所述支撑架卡在船舶直梯上,通过踏板卡住,使作业人员可以站在踏板上安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辅助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
技术介绍
建造各种船只,在直梯上工作的工序比较繁多,如:电焊、装配、设备安装等。现有技术中常通过以下方式作业:将操作者安全挂在直梯上进行作业;操作者将安全带悬挂船体,一手抓住直梯,另一手拿工具进行现场施工。但是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物品坠落的安全隐患。申请号为201410485010.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船用直梯,包括两根主支撑架,在两根主支撑架之间设有若干脚踏板,脚踏板为长方形的平面板,在两根支撑架之间还设有若干圆杆,圆杆与脚踏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在圆杆与脚踏板之间还留有空隙。该直梯可以避免人员掉落,安全性较高,但是不适合操作者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便于操作者在船舶直梯上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包括踏板以及与所述踏板活动配合的支撑架,所述踏板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呈U形,底座的每条直边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架呈U形,所述支撑架的支撑臂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踏板活动配合;所述滑槽的端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槽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形成通孔,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臂穿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限位部。优选地,所述本体焊接在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防滑层。优选地,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向内翻转形成限位部。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长度L大于等于所述支撑臂的宽度D。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活动配合的支撑架和踏板,使用时将所述支撑架卡在船舶直梯上,通过踏板卡住,使作业人员可以站在踏板上安全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图6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仰视图。图8为图6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安装在船舶直梯上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踏板10本体2支撑架21支撑臂22限位部23连接板231绳索3底座30直边31滑槽310侧壁311通孔312限位槽32限位件4船舶直梯41第一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包括踏板1和支撑架2,所述踏板1和所述支撑架2活动配合,所述踏板1包括本体10和底座3,所述底座3设于所述本体10下方,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所示本体上工作,优选地,所述本体10选用钢板,焊接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本体10上设有防滑层,防止操作人员站在踏板1上滑倒。所述底座3呈U形,底座3的每条直边3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31,所述支撑架2呈U形,所述支撑架2的支撑臂21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31内,并与所述踏板1活动配合。所述滑槽31的端部设有限位件32,所述限位件32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架2脱离出所述踏板1,所述限位件32与所述滑槽31的侧壁310之间留有间距形成通孔311,所述通孔311为条形孔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架2的支撑臂21通过。所述滑槽31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臂21穿过的限位槽312,所述限位槽31与所述通孔310相连通,当所述支撑架2拉到所述滑槽31的端部时,所述支撑臂21从所述通孔310中伸入到所述限位槽312中,此时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踏板1形成角度,通常为垂直角度。所述支撑臂21的端部设有限位部22,当所述支撑架2拉动到所述滑槽31的端部时,所述限位件32卡住所述限位部22,使所述支撑架2不会脱离出所述踏板1。如图1至图9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撑臂21的端部向内翻转形成限位部22。优选地,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上连接有绳索231,所述绳索231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绳索231可以为钢链,不使用时将所述绳索231系在所述踏板1上,方便携带。优选地,所述限位槽312的长度L大于等于所述支撑臂21的宽度D,确保所述支撑架2能顺利转动与所述踏板1形成角度。以下给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船舶直梯包括上下相邻的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使用本技术时将所述支撑架2从所述踏板1中向外拉动,然后向下转动所述支撑架2,使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踏板1形成90°左右的角度,将本技术安装在船舶直梯上,所述踏板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上方并略向上倾斜,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1的左侧,所述支撑架2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2的右侧,操作人员站在所属踏板1上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1)以及与所述踏板(1)活动配合的支撑架(2),所述踏板(1)包括本体(10)和设于所述本体(10)下方的底座(3);所述底座(3)呈U形,底座(3)的每条直边(3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31),所述支撑架(2)呈U形,所述支撑架(2)的支撑臂(21)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31)内,并与所述踏板(1)活动配合;所述滑槽(31)的端部设有限位件(32),所述限位件(32)与所述滑槽(31)的侧壁(310)之间留有间距形成通孔(311),所述滑槽(31)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臂(21)穿过的限位槽(312),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支撑臂(21)的端部设有限位部(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船舶直梯的便携式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1)以及与所述踏板(1)活动配合的支撑架(2),所述踏板(1)包括本体(10)和设于所述本体(10)下方的底座(3);所述底座(3)呈U形,底座(3)的每条直边(3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31),所述支撑架(2)呈U形,所述支撑架(2)的支撑臂(21)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31)内,并与所述踏板(1)活动配合;所述滑槽(31)的端部设有限位件(32),所述限位件(32)与所述滑槽(31)的侧壁(310)之间留有间距形成通孔(311),所述滑槽(31)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臂(21)穿过的限位槽(312),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支撑臂(21)的端部设有限位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伟松王维杨建军顾霖鹤顾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