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83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此控风柱体呈圆筒状,包括依次连接的封口段、中段和敞口段,控风柱体的中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沿同一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风眼,控风柱体的封口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与第一风眼反向倾斜的第二风眼。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控风柱体的侧壁上开设第一风眼和第二风眼、通过风力助燃保证炉芯的正常燃烧使用。传统的燃烧炉炉芯的风眼主要开设于采用固定式安装的主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传统燃烧炉炉芯的风眼的主要设置位置,进一步地,控风柱体可直接放置于燃烧炉炉芯的主壳体内,拿取方便,即使控风柱体的风眼被堵塞,也易于清理,保证使用时进风顺畅,燃烧高效低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炉的组成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
技术介绍
目前,压缩式燃烧炉属于管式加热炉中的一种,它通过风机或者压缩机将空气鼓入燃烧池,通过点火器点燃燃料,在空气的鼓动下将火焰快速推出。现有的压缩式燃烧炉的进气孔,即风眼,易生锈堵塞,而传统的燃烧炉,风眼通常开设于炉芯主壳体的侧壁上,而炉芯主壳体通常与燃烧炉的外壳体固定装配为一体,不易拿取起来进行清理,所以当风眼被堵塞时候,燃烧炉内的燃料燃烧不充分,能源利用率低,且噪音大。如申请号为CN201410791384.3,名称为“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低噪节能炉芯”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其位于燃烧池的第一进气孔很容易生锈堵塞且不易清理,进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甚至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压缩式燃烧炉的炉芯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易清理的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该控风柱体具有使燃烧炉炉芯使用时更高效低噪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所述控风柱体呈圆筒状,包括依次连接的封口段、中段和敞口段,所述控风柱体的中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沿同一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风眼,所述控风柱体的封口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与所述第一风眼反向倾斜的第二风眼。所述控风柱体的外径与高度的比值为0.5~2.6。所述第一风眼和所述第二风眼的口径均为2-4mm。所述控风柱体至少开设有一排的所述第一风眼,所述控风柱体至少开设有两排相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风眼,位于同一排的复数个所述第一风眼或者位于同一排的复数个所述第二风眼分别沿所述控风柱体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各排的所述第一风眼或者所述第二风眼的数量分别为6~20个,各排的所述第一风眼或者所述第二风眼的数量相同或者相异。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二风眼交错设置。各排的所述第一风眼和所述第二风眼沿所述控风柱体的轴向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封口段包括一体连接的底板和封口段侧壁,该底板的直径与该封口段侧壁的外径相等,或者,该底板的直径大于该封口段侧壁的外径。所述底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封口段侧壁的外径,且所述底板的直径沿所述封口段往所述敞口段的方向缩进减小。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控风柱体的侧壁上开设第一风眼和第二风眼、通过风力助燃保证炉芯的正常燃烧使用。传统的燃烧炉炉芯的风眼主要开设于采用固定式安装的主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燃烧炉炉芯的风眼的主要设置位置,进一步地,控风柱体可直接放置于燃烧炉炉芯的主壳体内,拿取方便,即使控风柱体的风眼被堵塞,也易于清理,燃烧高效低噪。且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中段和封口段一般高于炉芯燃烧池的水平高度,所以设于中段和封口段的风眼不易被燃料堵塞生锈等,可以延长炉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风眼未图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风眼未图示);图中:风柱体-3;敞口段-31;中段-32;封口段-33;外周沿-331;第二风眼-34;第一风眼-3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一种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如图1和2所示,包括控风柱体3。控风柱体3适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炉芯,可装设于该类炉芯的主壳体内。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参考方位,控风柱体3呈圆筒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相连接的敞口段31、中段32和封口段33。控风柱体3的外径与高度的比值为0.5~2.6,优选为1。在常见规格炉芯的加工中,控风柱体3的外径为4cm~8cm,控风柱体3的高度为3cm~8cm,优选地,控风柱体3的外径为6cm,高度为6cm。敞口段31对应于燃烧炉炉芯的主壳体的燃烧池的位置。中段32的侧壁开设有复数个沿控风柱体3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风眼34,第二风眼34从中段32的外侧壁贯穿至内侧壁,第二风眼34由外而内沿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复数个第二风眼34沿控风柱体3的轴向方向分成两排,包括呈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排和第二排,第一排位于第二排的上方。位于同一排的第二风眼34沿控风柱体3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且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第二风眼34的数量相等,均为6~20个,优选为12个。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第二风眼34交错设置,两排的第二风眼34上、下依次连接后呈“W”形状,具体地,如位于第一排的第二风眼C,以及位于第二排的第二风眼D和F连接后呈三角状,这样,第二风眼34交错设置使得吹至燃烧池的风更为均匀稳定,使用时,第二风眼34的风由内往外吹至燃烧池助燃,当燃烧池内受到的风吹力更为均衡时,燃烧更均匀,可降低燃烧时的噪音,且保证主壳体内的燃料燃烧更为充分高效。封口段33的开设有复数个沿控风柱体3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风眼35,第一风眼35从封口段33的外侧壁贯穿至内侧壁,第一风眼35由外而内沿顺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复数个第一风眼35排成整齐的一排,位于两排第二风眼34的上方。第一风眼35的数量为6~20个,优选为12个。整齐一排的第一风眼35、第一排的第二风眼34和第二排的第二风眼34沿控风柱体3的轴向方向等间距设置。由于第一风眼35的朝向与第二风眼34相对,使得由第一风眼35进入的鼓吹空气对旋转的火焰流产生一个校正作用,使得炉芯的主壳体内的火焰流布发生旋转运动,可降低噪音,被校正拉直的火焰便于有力往上冲,其产生的热能可被充分利用。进一步地,火焰被校正可有效减少火焰与主壳体的内侧壁接触的轨迹面积,降低火焰的热损耗,保证冲出主壳体的火焰温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风柱体3的第一风眼35和第二风眼34的均高于主壳体内燃烧池的水平高度,所以风眼不易被燃料堵塞,可以保证进风顺畅,减少噪音,同时延长炉芯的使用寿命,且防止燃料通过风眼外漏,使用更安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风眼35和第二风眼34的大小均为2~5mm,优选为2~3mm。本专利技术可至少开设一排的第一风眼35,优选为1~3排,可至少开设两排的第二风眼34,优选为2~5排。封口段33包括一体连接的底板和封口段侧壁,在上述常见规格炉芯的加工中,控风柱体3的底板的厚度为0.84cm,控风柱体3的敞口段31、中段32和封口段33的相应侧壁的壁厚相等,均为0.55cm。该底板的直径略大于该封口段侧壁的外径,该底板形成凸出于该封口段外侧壁的外周沿331,便于拿取。底板的直径沿封口段33往敞口段31的方向均相等,或者,如图3所示,底板的直径沿封口段33往敞口段31的方向即底板厚度方向缩进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底板的直径与封口段侧壁的外径相等,即底板与封口段侧壁相平齐。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油气两用的燃烧炉。各风眼的数量,即分布密度等可依据炉芯的规格大小等因素进行适应性调整。各排的第一风眼35或者第二风眼34的分布密度可相同或者相异。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控风柱体3的侧壁上开设第一风眼35和第二风眼34、通过风力助燃保证炉芯的正常燃烧使用。传统的燃烧炉炉芯的风眼主要开设于固定式安装的主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燃烧炉炉芯的风眼的主要设置位置,进一步地,控风柱体3可直接放置于燃烧炉炉芯的主壳体内,拿取方便,即使控风柱体3的风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柱体呈圆筒状,包括依次连接的封口段、中段和敞口段,所述控风柱体的中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沿同一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风眼,所述控风柱体的封口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与所述第一风眼反向倾斜的第二风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柱体呈圆筒状,包括依次连接的封口段、中段和敞口段,所述控风柱体的中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沿同一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风眼,所述控风柱体的封口段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复数个与所述第一风眼反向倾斜的第二风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柱体的外径与高度的比值为0.5~2.6。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眼和所述第二风眼的口径均为2-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炉炉芯的控风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柱体至少开设有一排的所述第一风眼,所述控风柱体至少开设有两排相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风眼,位于同一排的复数个所述第一风眼或者位于同一排的复数个所述第二风眼分别沿所述控风柱体的周向方向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序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明燃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