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小耀专利>正文

合成均粒树脂的悬浮聚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53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离子交换树脂领域,涉及合成均粒树脂的悬浮聚合工艺及设备。按常规配制好去离子水、分散剂及助剂组成的水相,其特征是将引发剂与聚合单体混合均匀的单体相从反应釜底部穿过进料机构,恒速进入水相中行聚合反应;聚合工艺条件:进料时水相温度40~50℃;搅拌速度100-200r/min;单体相进料速度200~1000ml/min;温度78~82℃/反应3~5h;90~95℃/反应3~5h;常规洗涤、干燥、筛分后获得产品。上述反应设备,包括反应釜体和反应釜内设置的搅拌器,其特征是细长圆筒形的反应釜体底部,设置包括底板,导流板,导流通道和控制阀构成的进料机构;反应釜内设置框式搅拌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子交换树脂的成粒方法和设备,尤其涉及制备具有均匀粒径分布的合成树脂的悬浮聚合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离子交换树脂被广泛地用于物质净化、水处理、催化反应、药物分离与提纯等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中,其基体是由苯乙烯-二乙烯苯通过悬浮共聚生成的珠体。实际应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粒径,都必须根据使用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0.3~0.6mm或0.6~0.9mm或0.9~1.25mm)。现有的悬浮聚合工艺中,先将一定比例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单体相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在搅拌的条件下,单体相分散在含合适稳定分散剂的水相中形成一定大小的油珠,随温度的升高,单体相内在聚合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颗粒。由于搅拌形成的珠粒大小不一,且在反应过程中珠粒不断破碎和聚并,决定了聚合物产品必然具有一定的粒度分布,其粒度分布主要取决于聚合过程中液滴的分散和结合的几率。根据这一聚合物形成机理,理论上通过控制珠粒的大小以及反应过程中珠粒的破裂和聚并过程即可控制聚合粒子的大小及其分布。然而,影响珠粒大小的因素相当复杂,包括搅拌器的结构、形状、转速,反应器的大小与形状,料液的配比与粘度,分散剂的种类与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均粒树脂的悬浮聚合工艺,先按常规量配制好去离子水、分散剂及助剂组成的水相,其特征是将引发剂与聚合单体混合均匀的单体相从反应釜底部穿过进料机构,恒速进入水相中,行聚合反应;聚合工艺条件:进料时水相温度40~50℃;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单体相进料速度200~1000ml/min;升高反应温度至78~82℃/反应3~5h;继续升高反应温度至90~95℃/反应3~5h;产物经常规洗涤、干燥、筛分后获得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耀杨乃涛王发刚于如军
申请(专利权)人:谭小耀杨乃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