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3234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移变列车进入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防止移变列车与拐角处的煤柱之间发生干涉;同时,在抹角与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当移变列车出现掉道或侧翻时,有防侧翻单体的防护会更加安全,为处理掉道或侧翻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抹角处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防止抹角处坍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置移变列车的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综采工作面有一道移变列车,长约184米,随着工作面的回采,需要4个联巷的空间放置移变列车,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因此设计出斜联巷,进行放置移变列车,这样就可以增加150米的产量,做到回采率最大化,减少能源浪费,而移变列车如何进入斜联巷就成了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变列车能够顺利进入的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直轨和一条弯轨,所述弯轨位于两条所述直轨之间并铺设在所述拐角处,所述防侧翻单体打设在所述弯轨与所述抹角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尾布置一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联巷,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直轨和一条弯轨,所述弯轨位于两条所述直轨之间并铺设在所述拐角处,所述防侧翻单体打设在所述弯轨与所述抹角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联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所述移变列车进入侧的所述直巷中布置一台校正绞车;所述前绞车用于拉动所述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所述后绞车用于拉拽所述移变列车,控制所述移变列车的前进速度;所述校正绞车用于当所述移变列车转弯时,校正所述移变列车的位置,防止所述移变列车侧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联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变列车上布置滑轮,所述校正绞车的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校正绞车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斜联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联巷的顶板上设有弯单轨吊、双排单轨吊、U型单轨吊,所述双排单轨吊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单轨吊和内单轨吊,上述单轨吊按照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外单轨吊、所述U型单轨吊和所述内单轨吊的顺序依次连接。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相邻所述直巷之间开设所述斜联巷;在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