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涉及光学薄膜领域,具体由外表层、中间层和自粘层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为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的任意一种或二者共混制成;所述的中间层由质量分数为25~100%均聚聚丙烯和质量分数为0~75%的嵌段共聚聚丙烯共混制成;所述的自粘层由质量分数为80~9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5~10%丙烯基弹性体、质量分数为2~5%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3~5%加氢石油树脂共混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保护膜整体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洁度,具有很好的耐热性,不易发生起泡、翘边的现象,且整体的力学特性优良,使用价值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
技术介绍
IT产品,特别是液晶显示屏是由多种光学片材组合而成,这些光学片材包括棱镜片、扩散片、增光片、偏光片、导光板等,它们在组合成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流程中,如果表面产生损伤、出现污垢以及吸附灰尘等,会影响到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因此需要在这些光学片材表面贴附一层保护膜,以防止在储存、运输、模切加工、装配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污染,直到进入装配前再从光学片材表面揭除。当前,随着IT及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对其保护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耐磨、耐腐蚀、抗冲击等基本要求外,还需有优秀的透明度和表面平整度、光洁度,且耐候性好、粘着力稳定,无残胶、留影,无鼓泡、翘边等现象。现有公开的技术,主要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其中,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硬度大、静电大、抗冲击性能差,易损伤光学片材;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抗冲击性能差;聚乙烯薄膜不仅挺度不够、耐热性差、晶点多,且胶层易转移导致光学膜片表面被污染。专利公开号为CN101517438A提供的表面保护膜,为基材层单面上层压有粘合层的保护膜,其基材层的粘合剂层的算术表面平均粗糙度为0.65微米以下,基材层的另一侧算术表面平均粗糙度为0.6微米以上,薄膜平整度不好。公开号为CN102294867A提供的光学级自粘性聚乙烯保护膜采用聚乙作为粘着层材料必然存在耐热性差,粘着力经时变化大等不足。此外,市场上所销售的保护膜基本上为涂胶型,即先生产保护膜基材,再进行涂胶和烘干处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受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存在胶层转移导致光学片材表面被污染现象,且生产工序较多,对环境污染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采用多层共挤下吹水冷工艺一次成型,不用涂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亷,且所制的保护膜具有良好的耐温和力学特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由外表层、中间层和自粘层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为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的任意一种或二者共混制成;所述的中间层由质量分数为25~100%均聚聚丙烯和质量分数为0~75%的嵌段共聚聚丙烯共混制成;所述的自粘层由质量分数为80~9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5~10%丙烯基弹性体、质量分数为2~5%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3~5%加氢石油树脂共混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总厚度为20~150μm,所述外表层占膜厚度比例为5%-20%,中间层占膜厚度比例为40%-85%,自粘层占膜厚度比例为10%-35%。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总厚度为30~80μm。进一步的,所述嵌段共聚聚丙烯密度为0.90~0.94g/cm3,熔融指数为4.5~9.2g/10min;所述均聚聚丙烯密度为0.905~0.93g/cm3,熔融指数为2.5~10.5g/10min;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为0.91~0.95g/cm3,熔融指数为4~17g/10min。进一步的,所述加氢石油树脂由加氢碳五石油树脂和加氢碳九石油树脂按重量比3:1混合而成。合理搭配的石油树脂能有效提升整体的断裂伸长率,改善了保护膜的使用特性。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制备时在千级洁净环境下,采用下吹水冷技术制造,其中膜筒内部采用高效层流过滤空气充填,工艺冷却用水采用低温纯化水,能够保障表面洁净度,并能够实现更高的冷却效率,可进一步降低结晶度、提高透明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独特配制的外表层和中间层有效保证了保护膜整体的抗冲击特性,有效降低了外力对玻璃制品的冲击力,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基弹性体、环氧树脂、加氢石油树脂混合制成的自粘层具有良好的自粘性,稳定性较高;最终制得的保护膜整体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洁度,具有很好的耐热性,不易发生起泡、翘边的现象,且整体的力学特性优良,使用价值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膜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请参阅附图,并对要选取的主要材料举例如下,相同材质的原料可由多家厂商生产,不限于此。其中:1#新加坡,TPC,FS3028,等规均聚聚丙烯,含1000ppm的抗粘剂,TM(meltpoint)=165℃,MI=8.0;2#韩国,晓星,牌号:J340F,嵌段共聚聚丙烯,TM(meltpoint)=165℃,MI=3.0;3#美国,埃克森美孚,牌号:VM6102FL,丙烯基弹性体,TM(Vicatsofteningpoint)=64℃,MI=3.0;4#美国,伊士曼,牌号:C-115W,加氢石油树脂,Ring&Ballsofteningpoint=115℃;5#美国,科腾,牌号:MD2311,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I=14.0。6#中国,三木,型号:SM593J,环氧树脂,粘度150~400mPa·s。实施例1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由外表层10、中间层20和自粘层30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10为2#原料嵌段共聚聚丙烯制成;所述的中间层20由质量分数为100%的1#原料均聚聚丙烯制成;所述的自粘层30由质量分数为85%的5#原料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6%的3#原料丙烯基弹性体、质量分数为4%的6#原料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5%的4#原料加氢石油树脂共混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总厚度为60μm,所述外表层10厚度为6μm,中间层20厚度为45μm,自粘层30厚度为9μm。进一步的,所述嵌段共聚聚丙烯密度为0.90~0.94g/cm3,熔融指数为4.5~9.2g/10min;所述均聚聚丙烯密度为0.905~0.93g/cm3,熔融指数为2.5~10.5g/10min;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为0.91~0.95g/cm3,熔融指数为4~17g/10min。进一步的,所述加氢石油树脂由加氢碳五石油树脂和加氢碳九石油树脂按重量比3:1混合而成。所述保护膜在制备时将上述各层原料进行脱外包装、清洁除尘后输送至密闭加料室,由真空吸料系统分别输送至千级净化控制车间的A挤出机、B挤出机、C挤出机,再经垂直下吹模头、水环冷却与真空干燥、人字毡辊旋转牵引、纠偏收卷、熟化分切、包装等程序制得成品。实施例2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由外表层10、中间层20和自粘层30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10由2#原料嵌段共聚聚丙烯制成;所述的中间层20由质量分数为50%的1#原料均聚聚丙烯和质量分数为50%的2#原料嵌段共聚聚丙烯共混制成;所述的自粘层30由质量分数为87%的5#原料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5%的3#原料丙烯基弹性体、质量分数为3%的6#原料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5%的4#原料加氢石油树脂共混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总厚度为60μm,所述外表层10厚度为15μm,中间层20厚度为30μm,自粘层30厚度为15μm。其余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由外表层10、中间层20和自粘层30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10由2#原料嵌段共聚聚丙烯制成;所述的中间层20由质量分数为25%的1#原料均聚聚丙烯和质量分数为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外表层、中间层和自粘层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为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的任意一种或二者共混制成;所述的中间层由质量分数为25~100%均聚聚丙烯和质量分数为0~75%的嵌段共聚聚丙烯共混制成;所述的自粘层由质量分数为80~9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5~10%丙烯基弹性体、质量分数为2~5%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3~5%加氢石油树脂共混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外表层、中间层和自粘层三层结构组成,所述的外表层为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的任意一种或二者共混制成;所述的中间层由质量分数为25~100%均聚聚丙烯和质量分数为0~75%的嵌段共聚聚丙烯共混制成;所述的自粘层由质量分数为80~9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5~10%丙烯基弹性体、质量分数为2~5%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3~5%加氢石油树脂共混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T产品用耐高温自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总厚度为20~150μm,所述外表层占膜厚度比例为5%-20%,中间层占膜厚度比例为40%-85%,自粘层占膜厚度比例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王帮新,张治国,张复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