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
技术介绍
水溶性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石油、造纸、污水处理及日用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自五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对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AM)的共聚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阳离子单体主要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缩写为DMDAA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缩写为DMC)、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缩写为DAC),但目前仍存在着分子量低、溶解性差、絮凝效果不明显等状况。如有的产品溶解性好,但分子量低<1000万,有的产品分子量高>1000万,但溶解性不好,很难满足用户要求。在水溶液聚合中常规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做大,一直是一个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或溶解性较差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有较高大分子量又有较好大溶解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丙烯酰胺、DAC为主要混合单体原料,加入助剂同时通氮除氧,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进行水溶液共聚合。其特征是所述的助剂是尿素、异丙醇、甲酸钠、EDTA、十二烷基硫醇、OP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是以AM、DAC为主要混合单体原料,添加助剂,在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中通过共聚反应制得的水溶性高分子量聚合物,所述的助剂是尿素、异丙醇、甲酸钠、EDTA、十二烷基硫醇、OP-10、聚醚AD4074中的一种,它们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重量的0.5-5%;该复合引发体系由氧化剂、还原剂、增链剂兼具还原剂以及偶氮化合物类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盐,加入量为混合单体重量的0.001-0.15%,还原剂为有机胺类,加入量为混合单体重量的0.01-0.20%,增链剂加入量为混合单体重量的0.001-0.10%,偶氮类化合物加入量为混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芹,孙艳霞,车吉泰,尹海滨,崔祜徽,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广汇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