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7501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线莲培养床,若干培养瓶,其呈矩阵状分布在支撑架上,且各培养瓶置于支撑架上开设的稳定浅槽内,形成培养瓶的平稳放置结构;移栽架,其包括与培养瓶相适配的培养架及连接架,所述培养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其中各培养架置于对应的培养瓶内;所述移栽架通过升降机构可竖直往复置于培养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栽架中各培养架可置于培养瓶内,或置于培养瓶外,降低人工移栽中人员的劳动程度,所述幼苗放置底座置于前述容置槽内,而连接框置于培养瓶的瓶口处,培养架的幼苗放置底座小于培养瓶,从而有效避免对移栽取出过程中对金线莲幼苗损伤,甚至于完全避免损伤,达到在保护幼苗的同时提高移栽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线莲培养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线莲培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便捷将金线莲幼苗移出的金线莲培养床。
技术介绍
金线莲是取其叶脉象金色丝线交织成网状名为“金线”,叶基部鞘状包茎形成鞘节,质厚实挺拔似莲,故名为“莲”而得名。金线莲具有抗衰老、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药用价值,因此被广泛种植。而金线莲的人工培育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传统的金线莲培养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里面设置多个隔层,这种框架结构不但占用空间大,且对于金线莲培养瓶放置过程中需要人工爬上爬下和移动来实现不同位置的培养瓶的放置,而在培养瓶内培养的幼苗发育至一定程度时即可移植至土壤中进行盆栽,而现有的培养瓶的瓶口内径小于瓶身内径,直接导致幼苗被取出过程中导致幼苗叶茎损伤,不仅仅是导致取出幼苗困难,甚至于导致金线莲损伤等不足。因此在现有金线莲培养结构上,如何进一步完善金线莲培养结构取出功能,降低甚至于避免金线莲的损伤等是目前金线莲培养结构中研发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其主要针对现有培养瓶的瓶口内径小于瓶身内径,直接导致幼苗被取出过程中导致幼苗叶茎损伤,不仅仅是导致取出幼苗困难,甚至于导致金线莲损伤等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其包括支撑架、若干培养瓶及移栽架,其中:支撑架,其为承载若干培养瓶的支撑架体;若干培养瓶,其呈矩阵状分布在支撑架上,且各培养瓶置于支撑架上开设的稳定浅槽内,形成培养瓶的平稳放置结构;移栽架,其包括与培养瓶相适配的培养架及连接架,所述培养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其中各培养架置于对应的培养瓶内,所述各培养架外径小于培养瓶的瓶口内径;所述移栽架通过升降机构可竖直往复置于培养瓶内,用以移栽金线莲幼苗。进一步,所述各培养瓶的瓶底上开设有容置槽。进一步,所述各培养架包括幼苗放置底座、连接框及连接肋,所述幼苗放置底座置于前述容置槽内,而连接框置于培养瓶的瓶口处,并能与密封扣盖相连,而幼苗放置底座及连接框之间通过若干连接肋相连,其中各连接肋为软质橡胶条或塑料条。进一步,所述连接肋的数量为3至6个且等距设置。进一步,所述幼苗放置底座包括底座片为环形件,所述底座片上设置有若干用以透营养液的通孔,而环形件置于底座片的边沿并与底座片一体相连,所述环形件为网格状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利用升降机构带动移栽架,使得移栽架中各培养架可置于培养瓶内,或置于培养瓶外,降低人工移栽中人员的劳动程度,同时培养架包括幼苗放置底座、连接框及连接肋,所述幼苗放置底座置于前述容置槽内,而连接框置于培养瓶的瓶口处,并能与密封扣盖相连,且培养架的幼苗放置底座小于培养瓶,使得培养架能够便捷的从培养瓶中取出,从而有效避免对移栽取出过程中对金线莲幼苗的损伤,甚至于完全避免损伤,达到在保护幼苗的同时提高移栽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架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其包括支撑架1、若干培养瓶2及移栽架3,其中:支撑架1为承载若干培养瓶的支撑架体;若干培养瓶2呈矩阵状分布在支撑架上,且各培养瓶2置于支撑架1上开设的稳定浅槽11内,形成培养瓶的平稳放置结构。具体的说: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包括四个支撑脚及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与培养瓶适配的稳定浅槽11,而各培养瓶2置于稳定浅槽11内,实现培养瓶的平稳;但为了进一步增加培养瓶的平稳程度,可以在稳定浅槽11的底面及内侧壁上嵌入多个橡胶条,多个橡胶条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摩擦力增加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培养瓶2与稳定浅槽11的连接稳定性;或在稳定浅槽11固接一碗状橡胶套,该碗状橡胶套能包裹在培养瓶2底部,从而实现稳定相连的目的。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移栽架3包括与培养瓶2相适配的培养架31及连接架32,所述培养架31之间通过连接架32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其中各培养架31置于对应的培养瓶2内,所述各培养架31外径小于培养瓶2的瓶口内径;移栽架3通过升降机构4可竖直往复置于培养瓶内,用以移栽金线莲幼苗。优选的: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各培养瓶2的瓶底上开设有容置槽21,所述培养瓶21均为透明玻璃瓶体,且其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未示出),所述密封塞(未示出)上开设有空气流通的孔,该孔内只有棉絮,从而达到与空气污染源绝缘但让有空气流通的目的。具体的说: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培养架31之间通过连接架32相连,形成一体式的移栽架结构,其中升降机构4可以为丝杆与滑块配合实现移栽架竖直升降的结构,也可以为由气缸伸缩带动升降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利用气缸带动升降。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各培养架31包括幼苗放置底座311、连接框312及连接肋313,所述幼苗放置底座311置于前述容置槽内,而连接框312置于培养瓶2的瓶口处,并能与密封扣盖相连,而幼苗放置底座311及连接框31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肋313相连,其中各连接肋313为软质橡胶条或塑料条,所述连接肋313的数量为3至6个且等距设置,其中所述连接肋313的长度大于培养瓶的高度,使得在培养瓶2中连接肋313呈弯曲状,3至6连接肋形成灯笼状结构,从而不会抑制幼苗生长。优选的,所述幼苗放置底座1包括底座片及环形件,所述底座片上设置有若干用以透营养液的通孔,而环形件置于底座片的边沿并与底座片一体相连,所述环形件为网格状的件。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培养架中幼苗放置底座1外径小于培养瓶瓶口内径,从而可以便捷的从培养瓶中取出,而所述软质的连接肋313的设置可以保护金线莲幼苗的茎叶,且能在瓶口处变形进一步实现方便的取出,而所述连接框313置于培养瓶2口处并通过连接架32相连,形成由一个升降机构4带动若干培养架32联动的结构。使得移栽架3中各培养架可置于培养瓶2内,或置于培养瓶2外,降低人工移栽中人员的劳动程度,同时培养架包括幼苗放置底座311、连接框312及连接肋313,所述幼苗放置底座置于前述容置槽311内,而连接框312置于培养瓶的瓶口处,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架、若干培养瓶及移栽架,其中:支撑架,其为承载若干培养瓶的支撑架体;若干培养瓶,其呈矩阵状分布在支撑架上,且各培养瓶置于支撑架上开设的稳定浅槽内,形成培养瓶的平稳放置结构;移栽架,其包括与培养瓶相适配的培养架及连接架,所述培养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其中各培养架置于对应的培养瓶内,所述各培养架外径小于培养瓶的瓶口内径;所述移栽架通过升降机构可竖直往复置于培养瓶内,用以移栽金线莲幼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架、若干培养瓶及移栽架,其中:支撑架,其为承载若干培养瓶的支撑架体;若干培养瓶,其呈矩阵状分布在支撑架上,且各培养瓶置于支撑架上开设的稳定浅槽内,形成培养瓶的平稳放置结构;移栽架,其包括与培养瓶相适配的培养架及连接架,所述培养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其中各培养架置于对应的培养瓶内,所述各培养架外径小于培养瓶的瓶口内径;所述移栽架通过升降机构可竖直往复置于培养瓶内,用以移栽金线莲幼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线莲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培养瓶的瓶底上开设有容置槽。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亮卢绍基黄瑞文刘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