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强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934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线集成器,尤其是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其包括底座、液压升降箱、第一底板、弹簧、滑动接触杆、第二底板、外导向管、内导向管、电缆、角钢、圆钢架和第三底板,所述底座与液压升降箱固接,内导向管与第一底板固接,所述内导向管与外导向管滑动接触,所述外导向管与第二底板固接,滑动接触杆与第二底板固接,角钢通过电缆与第二底板连接,所述角钢通过圆钢架与第三底板连接。它克服了传统电缆式地线焊后打磨量大、易扭曲打结和易缠绕损坏的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线集成器,尤其是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导管架、模块化平台等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制管生产线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如图6所示,接长组对后的管节100位于滚轮架101上缓慢转动,电焊机102上配备了电缆式地线103,其端部匝有铜卡扣,与螺栓相连,连有地线103的螺栓通过点焊固定在管节100上,当焊把线104与管节100接触时,形成电流回路,从而进行施焊。生产实际中,地线103暴露出以下缺点:(1)由于地线103是点焊固定在管节100上,焊后增加了焊点打磨的工作量;(2)环缝施焊时,地线伴随管节100不断向一个方向旋转,极易造成多条地线103扭曲打结,容易导致地线100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它克服了传统电缆式地线焊后打磨量大、易扭曲打结和易缠绕损坏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包括底座、液压升降箱、第一底板、弹簧、滑动接触杆、第二底板、外导向管、内导向管、电缆、角钢、圆钢架和第三底板,所述底座与液压升降箱固接,内导向管与第一底板固接,所述内导向管与外导向管滑动接触,所述外导向管与第二底板固接,滑动接触杆与第二底板固接,角钢通过电缆与第二底板连接,所述角钢通过圆钢架与第三底板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由杠杆手柄、截止阀、可升降支撑、大缸体、大活塞、小缸体、小活塞、第一单向阀、第一油管、油箱、第二油管、第二单向阀、第三油管组成,杠杆手柄通过连杆与小缸体内的小活塞连接,第一油管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小缸体和第二油管连接,第二油管通过第二单向阀与两个大缸体和第三油管连接,所述第三油管通向油箱的末端设有截止阀,大活塞通过可升降支撑与第一底板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有弹簧连接,外导向管和内导向管从弹簧中穿过。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焊机地线都连接于本技术的角钢上,再由一根总电缆和第二底板连接于本技术的滑动接触杆,由滑动接触杆与管节滑动接触,不仅避免了地线随管节转动导致的地线扭曲打结,缠绕损坏的问题,还避免了管节上地线焊点的打磨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左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右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滑动接触器部分无弹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液压升降箱内部原理示意图;图6:传统制管线示意图;图1~图5符号说明1.底座,2.杠杆手柄,3.液压升降箱,4.截止阀,5.可升降支撑,6.第一底板,7.弹簧,8.滑动接触杆,9.第二底板,10.外导向管,11.内导向管,12.电缆,13.角钢,14.圆钢架,15.第三底板,16.大缸体,17.大活塞,18.小缸体,19.小活塞,20.第一单向阀,21.第一油管,22.油箱,23.第二油管,24.第二单向阀,25.第三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包括底座1、液压升降箱3、第一底板6、弹簧7、滑动接触杆8、第二底板9、外导向管10、内导向管11、电缆12、角钢13、圆钢架14和第三底板15,所述底座1与液压升降箱3固接,内导向管11与第一底板6固接,所述内导向管11与外导向管10滑动接触,所述外导向管10与第二底板9固接,滑动接触杆8与第二底板9固接,角钢13通过电缆12与第二底板9连接,所述角钢13通过圆钢架14与第三底板15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3由杠杆手柄2、截止阀4、可升降支撑5、大缸体16、大活塞17、小缸体18、小活塞19、第一单向阀20、第一油管21、油箱22、第二油管23、第二单向阀24、第三油管25组成,杠杆手柄2通过连杆与小缸体18内的小活塞19连接,第一油管21通过第一单向阀20与小缸体18和第二油管23连接,第二油管23通过第二单向阀24与两个大缸体16和第三油管25连接,所述第三油管25通向油箱22的末端设有截止阀4,大活塞17通过可升降支撑5与第一底板6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6与第二底板9之间设有弹簧7连接,外导向管10和内导向管11从弹簧7中穿过。其工作过程是:首先将该装置移动到制管线的管节底部,然后将多台制管线自动焊机上的地线都连接于角钢13上,当焊机距离施焊管节较远时,只需调节角钢13和第二底板9之间的电缆12长度即可,然后提起杠杆手柄2使小活塞19向上移动,小活塞19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第一单向阀20打开,通过第一油管21从油箱22中吸油;用力压杠杆手柄2,小活塞19下移,小活塞19下端油腔压力升高,第一单向阀20关闭,第二单向阀24打开,油液经第二油管23进入两个大缸体16的下腔,迫使两个大活塞17同时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个可升降支撑5也同时向上移动。再次提起杠杆手柄2吸油时,单向阀24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可升降支撑5不会自行下落。当打开截止阀4,大缸体16下腔的油液通过第三油管25和截止阀4流回油箱22,可升降支撑5向下移动。通过调节液压升降箱3,使滑动接触杆8与管节充分接触,电焊机上的地线和焊枪通过角钢13、电缆12、滑动接触杆8和管节形成一个电流回路,从而到施焊条件。由于地线并不直接固定于管节上,所以管节转动时就不会造成地线扭曲打结和缠绕损坏。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其特征在于:由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包括底座(1)、液压升降箱(3)、第一底板(6)、弹簧(7)、滑动接触杆(8)、第二底板(9)、外导向管(10)、内导向管(11)、电缆(12)、角钢(13)、圆钢架(14)和第三底板(15),所述底座(1)与液压升降箱(3)固接,内导向管(11)与第一底板(6)固接,所述内导向管(11)与外导向管(10)滑动接触,所述外导向管(10)与第二底板(9)固接,滑动接触杆(8)与第二底板(9)固接,角钢(13)通过电缆(12)与第二底板(9)连接,所述角钢(13)通过圆钢架(14)与第三底板(15)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3)由杠杆手柄(2)、截止阀(4)、可升降支撑(5)、大缸体(16)、大活塞(17)、小缸体(18)、小活塞(19)、第一单向阀(20)、第一油管(21)、油箱(22)、第二油管(23)、第二单向阀(24)、第三油管(25)组成,杠杆手柄(2)通过连杆与小缸体(18)内的小活塞(19)连接,第一油管(21)通过第一单向阀(20)与小缸体(18)和第二油管(23)连接,第二油管(23)通过第二单向阀(24)与两个大缸体(16)和第三油管(25)连接,所述第三油管(25)通向油箱(22)的末端设有截止阀(4),大活塞(17)通过可升降支撑(5)与第一底板(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其特征在于:由一种液压双缸式滑动接触地线集成器,包括底座(1)、液压升降箱(3)、第一底板(6)、弹簧(7)、滑动接触杆(8)、第二底板(9)、外导向管(10)、内导向管(11)、电缆(12)、角钢(13)、圆钢架(14)和第三底板(15),所述底座(1)与液压升降箱(3)固接,内导向管(11)与第一底板(6)固接,所述内导向管(11)与外导向管(10)滑动接触,所述外导向管(10)与第二底板(9)固接,滑动接触杆(8)与第二底板(9)固接,角钢(13)通过电缆(12)与第二底板(9)连接,所述角钢(13)通过圆钢架(14)与第三底板(15)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3)由杠杆手柄(2)、截止阀(4)、可升降支撑(5)、大缸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强郭鹏增冀承明杨争刘通赵树勋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强郭鹏增冀承明杨争刘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