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百龄专利>正文

一种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5751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包括原料海带预处理、形成含胶混合液、渣液分离、海藻胶成品制取等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原料海带预处理过程中将清洗浸泡后的海带进行皮肉机械性分离,分别得到海带肉和海带皮;将上述海带肉放入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PH值为13左右的流动性粘稠状含胶混合液;将上述含胶混合液进行过滤,使渣液分离,得到纯净胶液;将上述纯净胶液加入适量HCL液,在常温下进行中和反应,得到PH值为7~8的成品胶液;将成品胶液进行干燥得到海藻胶成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海藻类提取海藻胶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从海带中提取海藻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海藻胶类的产品如海藻酸钠等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我国该类产品各生产企业绝大部分采用主要以海带为原料从中提取上述产品,该类生产制造方法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实施应用,并经逐步改进完善形成目前仍在继续使用的生产方法体系。该生产方法体系主要有如下步骤海带浸泡→洗涤→消化→稀释→发泡漂浮→过滤→钙化→脱钙→压榨脱水→中和→造粒干燥→磨粉成品。现行生产制造方法需经十二、三道工序,生产周期长达20小时左右,有耗淡水量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产品成本高等缺陷。且长期未得到较完善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耗淡水量低的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包括原料海带预处理、形成含胶混合液、渣液分离、海藻胶成品制取等步骤,在原料海带预处理过程中将清洗浸泡后的海带进行皮肉机械性分离,分别得到海带肉和海带皮;将上述海带肉放入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PH值为13左右的流动性粘稠状含胶混合液;将上述含胶混合液进行过滤,使渣液分离,得到纯净胶液;将上述纯净胶液加入适量的HCL液,在常温下进行中和反应,得到PH值为7.5~8的成品胶液;将成品胶液进行干燥得到海藻胶成品。本专利技术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无需现有技术中必经的消化、冲稀、漂浮、钙化、脱钙、压榨脱水等步骤,只需经八、九个步骤即可制得海藻胶成品,可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完全可实现当班投料当班出成品,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几乎无需外排水,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节约淡水资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可将在海带预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海带皮放入消化罐中进行常规消化处理,得到的含胶混合液也可一同进入上述渣液分离步骤。可将海带皮进行进一步处理,提取海藻胶,提高海带的利用率和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在上述渣液分离步骤中使用渗滤机进行过滤,上述渗滤机主要有一可运转的外裹网布筒状体,筒状体的内腔有一固定的待滤渣液输送管,由待滤渣液输送管将含胶混合液输至筒状体内腔,筒状体内腔壁上固有若干随筒状体运转,并垂直于筒状体的内腔中心轴线的环形或接近环形直导流板,直导流板将筒状体的内腔分隔成若干腔室,所有腔室由直导流板上开设的通道口依次接通,所有腔室排列依次为若干过滤腔室、若干渗滤腔室、若干排渣腔室,所有过滤腔室构成过滤段、所有渗滤腔室构成渗滤段、所有排渣腔室构成排渣段,上述输送管输出的混合液主要喷射于过滤段,上述排渣段有排渣口。使用该渗滤机方式进行混合液的渣液分离,有利于对该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较为彻底的渣液分离,进而得到纯净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可在上述聚合反应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有利于将含胶混合液的PH值调整至13左右,并最后得到相应的海藻胶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上述聚合反应的温度可为60℃~80℃,压力可为0.5公斤~1.0公斤,反应时间可为30分钟~50分钟。可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完全程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过程的生产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可在上述中和反应过程中,将上述纯净胶液和HCL液采用分别流加混合一起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便于充分混合反应,实时性强,便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可将上述成品胶液可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制成成品。该方式可使产品粒度较现有技术产品较大幅度缩小,可达120目以上。附图说明图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示,本专利技术以海藻中的海带作为原料为例进行说明。原料海带预处理中的海带浸泡、洗涤及等外排水提取甘露醇、碘的方式,下述消化的方式,及下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相应
技术实现思路
和未述及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可采用现有技术。经过浸泡清洗的原料海带进行人工剥皮或采取机械剥皮等方式使其海带皮和海带肉分离,将上述得到的海带肉和海带皮分别集中处理,将海带肉放入聚合釜中,加入适量的Na2Co3,在温度可为60℃、65℃、70℃、75℃或80℃,压力可为0.5公斤、0.6公斤、0.8公斤或1公斤条件下,反应30分钟、40分钟或50分钟,制得PH值可为12.5、13或13.5的含胶混合液,该混合液呈流动性粘稠状,还可将海带皮放入消化罐中加入Na2Co3在60℃左右温度下进行常规消化处理,也制得相应的含胶混合液,将上述两种含胶混合液一同送往渗滤机中进行过滤,使渣液分离,上述渗滤机技术方式已为现有技术(专利号00256015.1授权公告日2001年10月3日),故对其结构不再作详述描述,由该渗滤机过滤,得到纯净胶液和滤渣,滤渣另行处理,将上述得到的纯净胶液和另取适应量的HCL液,可在常温下将两者分别流加进入共同一段腔室内进行中和反应,得到PH值可为7、7.2、7.5、7.6、7.7、7.8或8的成品胶液,将上述成品胶液采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细粉末状海藻胶成品。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与现有技术海藻胶制造方法的各种原料、能耗及其他指标的异同情况,可结合参看下表对上述技术方式作进一步理解,表中各种消耗和指标均以生产1吨成品海藻胶计。项目 现有海藻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1、原料海带 6T 3T2、产品收率 16.5%左右 >30%3、加入钙水 1.4T 无4、加入HCL液体 1.3T 1.3T5、加入Na2Co31.1T 0.5T 6、加入甲醛液 0.4T无7、耗水 800~1000M345~55M38、耗电 1800Kwh 626Kwh9、生产成本 1.6~1.7万元1.2万元由上表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海藻胶制造方法比较,具有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也可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海带皮不作消化处理,可作为不进入本专利技术后续过程的其他处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有关辅助填料、有关条件数值和上述填料的加入量等具体情形均是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有关项目许有出入和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化。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原料除上述海带外,还包括其他适宜海藻类。权利要求1.,包括原料海带预处理、形成含胶混合液、渣液分离、海藻胶成品制取等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原料海带预处理过程中将清洗浸泡后的海带进行皮肉机械性分离,分别得到海带肉和海带皮;将上述海带肉放入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PH值为13左右的流动性粘稠状含胶混合液;将上述含胶混合液进行过滤,使渣液分离,得到纯净胶液;将上述纯净胶液加入适量HCL液,在常温下进行中和反应,得到PH值为7~8的成品胶液;将成品胶液进行干燥得到海藻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将在海带预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海带皮放入消化罐中进行常规消化处理,得到的含胶混合液也一同进入所述渣液分离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海藻胶的新方法,在所述渣液分离步骤中使用渗滤机进行过滤,上述渗滤机主要有一可运转的外裹网布筒状体,筒状体的内腔有一固定的待滤渣液输送管,由待滤渣液输送管将含胶混合液输至筒状体内腔,筒状体内腔壁上固有若干随筒状体运转,并垂直于筒状体的内腔中心轴线的环形或接近环形直导流板,直导流板将筒状体的内腔分隔成若干腔室,所有腔室由直导流板上开设的通道口依次接通,所有腔室排列依次为若干过滤腔室、若干渗滤腔室、若干排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百龄宋慎平
申请(专利权)人:钱百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