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程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24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有信赖度地阻断未喷射的燃料向第1燃料室及燃料供应流路逆流的四行程喷射阀。其为一种能够减少喷油嘴压力室容积的同时,稳定地向喷射孔喷射燃料的四行程喷射阀。

Four stroke jet valv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our stroke injection valve capable of reliably blocking non injected fuel to a first fuel chamber and a fuel supply flow path upstream. The utility model is a four stroke jet valve which can reduce the volume of an injector pressure chamber and stably inject fuel to the injection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行程喷射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行程燃料喷射的喷射阀。
技术介绍
柴油引擎大致分为二行程引擎和四行程引擎,二行程引擎通过气缸的2次往复完成吸入、压缩、燃烧、排气的循环,四行程引擎通过气缸的4次往复完成吸入、压缩、燃烧、排气的循环。二行程引擎没有用于吸气和排气的阀门驱动系,气缸盖单纯,燃烧室只有火花塞,而燃烧效率高,但,结构上无法像四行程一样提高压缩比,因此,热效率和燃料消耗率降低。四行程引擎分别具有吸气阀和排气阀,而在吸入行程中开启吸气阀,在排气行程中开启排气阀,由此,吸入、排放混合空气和燃烧气体。四行程引擎因气缸高速进行往复运动,因此,相比二行程稍微费力,但,能够高速运行,因此,应用于小型的快艇等。图1是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二行程引擎具有的燃料喷射用喷嘴的附图。在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074327号中公开的喷嘴,所述喷嘴从阀体(2)的端部向中心孔突出,其环状的表面(3)对于用虚线表示的气缸盖或气缸套内的对应的接触表面进行加压,具有喷嘴孔(4)的喷嘴的尖头向燃烧室(A)突出,而在开放燃料阀时能够喷射燃料。所述燃料阀形成有位于在滑块(8)的底端部图示的阀门设计的阀座(7)及具有针型阀(6)的滑动阀(5)。所述滑块在喷嘴(1)上对于上侧相对表面向下方加压。图2为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四行程引擎所具有的燃料喷射用喷嘴的附图。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002127号中图示的喷嘴,本例的柴油引擎用燃料喷射装置,包括:供应燃料的喷嘴主体(21;喷嘴体)和在其内部可移动地形成的针型阀(22)。喷嘴主体(21)大致为末端较尖的圆筒形的块体,其基底端部的中心形成有针型阀(22)的导引孔(23)。所述导引孔(23)的前侧形成直径扩大的燃料积累部(24),使得从外部通过燃料供应孔(25)向所述燃料积累部(24)供应燃料。并且,在燃料积累部(24)的前端形成有锥形形状的阀片部(26)。所述阀片部(26)的更前方形成有与燃料积累部(24)连接而连通的较小直径的孔(27),所述孔(27)的壁部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喷嘴孔(28)。针型阀(22)包括:与喷嘴主体(21)的导引孔(23)可滑动地设置的丸棒形状的基底部(30;阀针直径φD);小于燃料积累部(24)的内径,与基底部(30)一体形成,其前端形成有与喷嘴主体(21)的阀片部(26)接触的锥形的阀片部(31)的丸棒形状的前端部(32;阀片直径φd<φD)。针型阀(22)的阀片部(31)通过弹簧等加压部件向与喷嘴主体(21)的阀片部(26)相接的方向以荷重(W)加压,并且,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针型阀(22)的阀片部(31)与喷嘴主体(21)的阀片部(26)接触而闭锁阀片部(26,31)之间,燃料积累部(24)与喷嘴孔(28)之间被阻断。在燃料喷射时,从燃料供应孔(25)向燃料积累部(24)内供应既定压力的燃料,并且,通过内压的上升使得针型阀(22)受力,向导引孔(23)导引并移动至上方,阀片部(26,31)之间被开放,而能够从喷嘴孔(28)向外部喷射燃料。以往的燃料喷射装置,在燃料喷射喷嘴的末端形成有用于多个喷射孔加工及提高流量系数的袋状的小体积部,称其为喷油嘴压力室(sac),在喷射后,相当于sacvolume(喷油嘴压力室容积)的残留燃料油引起后喷油燃烧,而持续发生炱、未燃烧HC等燃烧室内沉积物。如果减少sacvolume,在结束燃料喷射后,使得滴流减少,而碳氢化合物也减少,但,存在喷雾特性和喷射孔之间的偏差较大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074327号(专利文献0002)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07432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有信赖度地阻断未喷射的燃料向第1燃料室及燃料供应流路逆流的四行程喷射阀。并且,提供一种能够减少sacvolume的同时,稳定地向喷射孔喷射燃料的四行程喷射阀。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行程喷射阀,包括:冲压保持架,其包括:具有第1直径的基底滑孔;具有大于第1直径的第2直径的第1燃料室;离燃料室越远直径越小的锥形的第1开闭面;具有小于第1及第2直径的第3直径的第2燃料室;具有小于第3直径的第4直径的第2开闭面;具有大于第4直径且小于第3直径的第5直径的第3燃料室及形成放射状以使从第2开闭面向外部喷射燃料的喷射孔;及冲棒,其包括:与基底滑孔摩擦进行往复运动的基底部;开闭第1开闭面的第1开闭部;具有小于第3直径及第4直径的第6直径的燃料流入部;与第2开闭面摩擦的第2开闭部;从第2开闭面的端部至燃料流入部的既定深度形成的轴孔及与轴孔连通地形成于燃料流入部的燃料流入孔。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冲压保持架还包括向第1燃料室供应燃料的燃料流入流道。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冲棒在第2开闭部还形成有润滑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润滑槽形成于在喷嘴被闭锁时不与冲压保持架的喷射孔及第2燃料室接触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行程喷射阀,未喷射的燃料在喷射孔周围被一次阻断,在第1燃料室周围被又一次双重阻断,从而,能够信赖地阻断向第1燃料室及燃料供应流路逆流。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行程喷射阀,燃料室与喷射孔之间被双重地阻断,而能够防止沉渣,并提高冲压保持架和冲棒的耐磨性。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行程喷射阀,能够防止逆流气体的流入,从而,能够防止冲棒和冲压保持架的脱碳,并延长摩擦面的寿命。并且,能够减少后喷油燃烧的原因即sacvolume,减少NOx、CO、smoke、未燃烧HC及燃烧室内沉积物,而改善气缸的运转条件。并且,在冲压保持架与冲棒之间形成有润滑槽,而减少摩擦热,使得冲压保持架与冲棒之间的公差更紧密,而防止燃料的逆流。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二行程引擎具有的燃料喷射用喷嘴的附图;图2为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四行程引擎具有的燃料喷射用喷嘴的附图;图3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四行程喷射阀的冲压保持架的附图;图4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四行程喷射阀的冲棒的附图;图5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四行程喷射阀被阻断的状态的附图;图6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四行程喷射阀被开放的状态的附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四行程喷射阀的冲棒的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3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四行程喷射阀的冲压保持架的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射阀,包括:冲压保持架(100),形成有用于由轴方向容纳后述的冲棒(200;参照图4)的滑动孔;冲棒(200;参照图4),插入于滑动孔内而滑动,控制燃料的喷射。形成于冲压保持架(100)的滑动孔从上部按顺序构成有:具有第1直径的基底滑孔(110)、具有大于第1直径的第2直径的第1燃料室(120)、离第1燃料室(120)越远直径越小的锥形的第1开闭面(140)、具有小于第1及第2直径的第3直径的第2燃料室(150)、具有小于第3直径的第4直径的第2开闭面(160)及具有大于第4直径且小于第3直径的第5直径的第3燃料室(170)。在此,上部是指在附图上在上部图示的位置。并且,用于使得燃料流入的燃料流入流道(130)与第1燃料室(120)连通地倾斜地形成。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四行程喷射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行程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保持架,其包括:具有第1直径的基底滑孔;具有大于第1直径的第2直径的第1燃料室;离燃料室越远直径越小的锥形的第1开闭面;具有小于第1及第2直径的第3直径的第2燃料室;具有小于第3直径的第4直径的第2开闭面;具有大于第4直径且小于第3直径的第5直径的第3燃料室及形成放射状以使从第2开闭面向外部喷射燃料的喷射孔;及冲棒,其包括:与基底滑孔摩擦进行往复运动的基底部;开闭第1开闭面的第1开闭部;具有小于第3直径及第4直径的第6直径的燃料流入部;与第2开闭面摩擦的第2开闭部;从第2开闭面的端部至燃料流入部的既定深度形成的轴孔及与轴孔连通地形成于燃料流入部的燃料流入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7 KR 10-2016-00022501.一种四行程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保持架,其包括:具有第1直径的基底滑孔;具有大于第1直径的第2直径的第1燃料室;离燃料室越远直径越小的锥形的第1开闭面;具有小于第1及第2直径的第3直径的第2燃料室;具有小于第3直径的第4直径的第2开闭面;具有大于第4直径且小于第3直径的第5直径的第3燃料室及形成放射状以使从第2开闭面向外部喷射燃料的喷射孔;及冲棒,其包括:与基底滑孔摩擦进行往复运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寿哲李圣恩
申请(专利权)人:韩光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