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293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包括储气室,储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储气室为多级,多级储气室并排设置,多级储气室的中段之间均设置有联通口,位于一侧的储气室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式进料系统,位于另一侧的储气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设置出液口的储气室与回流泵的入口连接,回流泵的出口与设置冲击式进料系统的储气室连接;多级储气室的下段均置于地面以下,储气室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泵,排渣泵的出口引出至地面以上作为排渣口;多级储气室的上段之间均设置有通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沼气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中,较难处理的主要包括有机垃圾以及人体排泄物。一般的,有机垃圾包括洗碗池垃圾以及食品垃圾,洗碗池垃圾一般是食物残渣和蔬果皮由洗碗池进入污水管道中产生的,这类垃圾较难回收且也容易发生堵塞管道的问题;食物垃圾一般包括丢入垃圾桶的蔬果皮和食物残渣,这类垃圾露天放置容易产生恶臭,且因含水量大,经焚烧或填埋处理成本过大。一般的,人体排泄物一般直接通入化粪池,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通入江河中,这样,就会产生较多有害的微生物和带入过剩的营养物质,严重威胁水体环境。此外,这些有机垃圾以及人体排泄物由于富含有机营养物质,未经回收就处理排放,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当今倡导的绿色节约型社会的主旋律。针对上述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将排泄物加入到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但是有机垃圾,由于成分较复杂、较难操作等原因,一般不加入沼气池,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外,现有的沼气容易出现结壳现象,导致产气量和产气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用于解决自动化程度较低,实现沼气的采集、储存,利用率不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包括储气室,储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储气室为多级,多级储气室并排设置,多级储气室的中段之间均设置有联通口,位于一侧的储气室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式进料系统,位于另一侧的储气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设置出液口的储气室与回流泵的入口连接,回流泵的出口与设置冲击式进料系统的储气室连接;多级储气室的下段均置于地面以下,储气室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泵,排渣泵的出口引出至地面以上作为排渣口;多级储气室的上段之间均设置有通气孔。冲击式进料系统包括进料口、粉碎机本体、存储仓、过滤网、电机、粉碎机构、进料冲击泵,所述进料口固定于粉碎机本体的顶端;所述存储仓与粉碎机本体的侧壁相连接,且存储仓与粉碎机本体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粉碎机构由转轴、连接件、固定杆以及刀片组成,并设置于粉碎机本体内;所述转轴通过皮带轮与电机相连接,且转轴表面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依次绕所述转轴呈螺旋形分布并与固定杆相连接,且该固定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刀片相连接,所述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冲击泵,通过水压使发酵原料通过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的存储仓下端设置有与沼气池连接的进料管道,所述的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的存储仓上与过滤网对应处设置有反冲泵。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冲击泵上设置有脉冲器。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级循环回流沼气池,对原有水压式沼气池进行创新。实现连续进料、固液分离、储气稳定、防暴、清料后不需一次完整进料等功能,尤其适用于养猪场的粪便排除发酵。采用粉碎机构对发酵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再通过进料冲击泵将粉碎后的发酵原料导入存储仓,然后导入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当过滤网出现堵塞时,采用反冲泵对过滤网进行疏通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冲击式进料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冲击式进料系统的粉碎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3所示的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包括储气室18,储气室18上端设置有出气口20,其特征在于:储气室18为多级,多级储气室18并排设置,多级储气室18的中段之间均设置有联通口17,位于一侧的储气室18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式进料系统16,位于另一侧的储气室18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19,设置出液口19的储气室18与回流泵22的入口连接,回流泵22的出口与设置冲击式进料系统16的储气室18连接;多级储气室18的下段均置于地面21以下,储气室18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泵24,排渣泵24的出口引出至地面21以上作为排渣口23;多级储气室18的上段之间均设置有通气孔。冲击式进料系统16包括进料口1、粉碎机本体2、存储仓3、过滤网4、电机5、粉碎机构11、进料冲击泵12,所述进料口1固定于粉碎机本体2的顶端;所述存储仓3与粉碎机本体2的侧壁相连接,且存储仓3与粉碎机本体2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粉碎机构11由转轴6、连接件7、固定杆8以及刀片9组成,并设置于粉碎机本体2内;所述转轴6通过皮带轮10与电机5相连接,且转轴6表面固定有连接7件;所述连接件7依次绕所述转轴6呈螺旋形分布并与固定杆8相连接,且该固定杆8远离转轴6的一端与刀片9相连接,所述的进料口1处设置有进料冲击泵12,通过水压使发酵原料通过过滤网4。存储仓3下端设置有与沼气池连接的进料管道13,所述的进料管道13上设置有电磁阀14。存储仓3上与过滤网4对应处设置有反冲泵15。进料冲击泵12上设置有脉冲器。具体实施时,需要粉碎的发酵原料由进料口1进入粉碎机,电机5驱动皮带轮10带动粉碎机构的转轴6旋转,粉碎机构的刀片9对发酵原料进行粉碎,安装在粉碎机本体2侧壁的过滤网4将已粉碎好的发酵原料筛分到存储仓3内,采用粉碎机构对发酵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再通过进料冲击泵将粉碎后的发酵原料导入存储仓,然后导入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当过滤网出现堵塞时,采用反冲泵对过滤网进行疏通清洗。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包括储气室(18),储气室(18)上端设置有出气口(20),其特征在于:储气室(18)为多级,多级储气室(18)并排设置,多级储气室(18)的中段之间均设置有联通口(17),位于一侧的储气室(18)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式进料系统(16),位于另一侧的储气室(18)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19),设置出液口(19)的储气室(18)与回流泵(22)的入口连接,回流泵(22)的出口与设置冲击式进料系统(16)的储气室(18)连接;多级储气室(18)的下段均置于地面(21)以下,储气室(18)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泵(24),排渣泵(24)的出口引出至地面(21)以上作为排渣口(23);多级储气室(18)的上段之间均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冲击式进料系统(16)包括进料口(1)、粉碎机本体(2)、存储仓(3)、过滤网(4)、电机(5)、粉碎机构(11)、进料冲击泵(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 固定于粉碎机本体(2) 的顶端;所述存储仓(3)与粉碎机本体(2)的侧壁相连接,且存储仓(3 )与粉碎机本体(2)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粉碎机构(11)由转轴(6)、连接件(7)、固定杆(8) 以及刀片(9) 组成,并设置于粉碎机本体(2)内;所述转轴(6)通过皮带轮(10)与电机(5)相连接,且转轴(6)表面固定有连接(7)件;所述连接件(7)依次绕所述转轴(6)呈螺旋形分布并与固定杆(8)相连接,且该固定杆(8 )远离转轴(6)的一端与刀片(9)相连接,所述的进料口(1)处设置有进料冲击泵(12),通过水压使发酵原料通过过滤网(4),需要粉碎的发酵原料由进料口进入粉碎机,电机驱动皮带轮带动粉碎机构的转轴旋转,粉碎机构的刀片对发酵原料进行粉碎,安装在粉碎机本体侧壁的过滤网将已粉碎好的发酵原料筛分到存储仓内,然后导入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当过滤网出现堵塞时,采用反冲泵对过滤网进行疏通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原料的循环回流沼气生产工艺,包括储气室(18),储气室(18)上端设置有出气口(20),其特征在于:储气室(18)为多级,多级储气室(18)并排设置,多级储气室(18)的中段之间均设置有联通口(17),位于一侧的储气室(18)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式进料系统(16),位于另一侧的储气室(18)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19),设置出液口(19)的储气室(18)与回流泵(22)的入口连接,回流泵(22)的出口与设置冲击式进料系统(16)的储气室(18)连接;多级储气室(18)的下段均置于地面(21)以下,储气室(18)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泵(24),排渣泵(24)的出口引出至地面(21)以上作为排渣口(23);多级储气室(18)的上段之间均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冲击式进料系统(16)包括进料口(1)、粉碎机本体(2)、存储仓(3)、过滤网(4)、电机(5)、粉碎机构(11)、进料冲击泵(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固定于粉碎机本体(2)的顶端;所述存储仓(3)与粉碎机本体(2)的侧壁相连接,且存储仓(3)与粉碎机本体(2)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粉碎机构(11)由转轴(6)、连接件(7)、固定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田瓜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