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包括对进厂的麦芽进行抽样检测获得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根据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数值范围将进厂的麦芽存储在不同的仓库中或不同位置上,然后根据麦芽情况及时微调麦芽配比。通过对进厂麦芽进行分仓储存并调整配比,从原料入手对啤酒发酵度进行管控,根据不同的麦芽极限发酵度搭配使用,有效降低天然麦芽原材料的品质波动对酿造后的啤酒发酵度的影响,发酵度一致性控制效果相对较好且啤酒口感较为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啤酒质量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啤酒是以大麦芽、酒花和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称为“液体面包”,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啤酒的质量可以通过多种指标进行控制,其中发酵度的一致性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发酵度的一致性直接影响啤酒的口感一致性。目前大部分啤酒生产企业主要是通过控制员工操作的一致性来提高发酵度的一致性,但是控制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啤酒生产使用的麦芽为天然产品,难以像工业产品一样精确控制品质,而麦芽品质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酿造后的啤酒发酵度的一致性,进而影响啤酒的口感一致性。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提高发酵度的一致性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度一致性控制效果相对较好且啤酒口感较为一致的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仓储存,对进厂的麦芽进行抽样检测获得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根据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数值范围将进厂的麦芽存储在不同的仓库中或不同位置上;S2、调整配比,根据预定的啤酒发酵度确定不同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麦芽之间的配比,并按该配比进行生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抽样获得的所述麦芽糖化处理后再检测,糖化处理的方式为:先将所述麦芽放入糖化杯中,并往所述糖化杯中加入45℃的去离子水中,获得醪液,每往所述糖化杯中放入1g所述麦芽需往糖化杯加入4ml的所述去离子水;然后将所述醪液保温30分钟,且在保温的同时不断搅拌所述醪液;接着以每分钟升温1℃的速度将所述醪液加热至70℃,加热结束后往所述糖化杯中加入70℃的所述去离子水,70℃的所述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45℃的所述去离子水添加量的一半;接着将所述醪液保温一小时后,在10-15分钟内冷却至室温;最后使用滤纸过滤所述醪液获得滤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检测之前将所述滤液放入灭菌锅中在121℃以上的环境中灭菌10分钟,灭菌后将所述滤液冷却至室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以下步骤:S3、调整封罐糖度,在进行发酵处理时,对满罐四个小时以内的发酵液进行抽样检测获得发酵液极限发酵度,根据所述发酵液极限发酵度的数值预测贮酒处理后的发酵度,并以该发酵度为依据调整对应发酵罐的封罐糖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以下步骤:S4、对掺过滤,对贮酒完成后的酒液进行抽样检测获得酒液发酵度,将所述酒液发酵度相对较高的酒液与所述酒液发酵度相对较低的酒液按比例对掺过滤,使得所述酒液发酵度趋向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麦芽极限发酵度或所述发酵液极限发酵度的检测方法为:在无菌环境下取200ml的所述滤液或所述发酵液置于检测瓶内,并往所述检测瓶内加入15g酵母泥,然后在所述检测瓶的瓶口盖上发酵栓,并用浓度为95%的浓硫酸封口,接着将所述检测瓶放置在150转/分钟的震荡器上,并将所述震荡期放入25℃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获得测试液,使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所述测试液,再采用AntonPaar法或用密度瓶法测量所述测试液,获得所述麦芽极限发酵度或所述发酵液极限发酵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进厂麦芽进行分仓储存并调整配比,从原料入手对啤酒发酵度进行管控,根据不同的麦芽极限发酵度搭配使用,有效降低天然麦芽原材料的品质波动对酿造后的啤酒发酵度的影响,发酵度一致性控制效果相对较好且啤酒口感较为一致。2、通过调整糖度和对掺过滤,有效降低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度的波动,进一步确保啤酒发酵度的一致性以及啤酒口感的一致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仓储存,对进厂的麦芽进行抽样检测获得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由于麦芽无法直接检测发酵度,因此需要将抽样获得的麦芽进行糖化处理后再检测,具体的糖化处理的方式为:先将麦芽放入糖化杯中,并往糖化杯中加入45℃的去离子水中,获得醪液,每往糖化杯中放入1g麦芽需往糖化杯中加入4ml的45℃的去离子水,在本实施例中,往糖化杯中加入了50g抽样获得的麦芽,而45℃的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200ml;然后将醪液保温30分钟,且在保温的同时不断搅拌醪液,以确保后续检测的准确性;接着以每分钟升温1℃的速度将醪液加热至70℃,加热结束后往糖化杯中加入70℃的去离子水,70℃的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45℃的去离子水添加量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为100ml;接着将醪液保温一小时后,在10-15分钟内冷却至室温;之后对醪液进行定容,用水清洗搅拌醪液时使用的搅拌器,并擦干糖化杯侧壁,使得粘附在搅拌器和糖化杯侧壁上的物质溶于醪液中,并确保醪液的重量符合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应确保定容后的醪液重量为450g;最后使用滤纸过滤醪液获得滤液,醪液最好过滤两次,以减少检测误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过滤后,将最早获得的100ml左右的滤液收集起来进行第二次过滤,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麦汁的浊度。此外,在检测之前最好将滤液放入灭菌锅中,在121℃以上的环境中灭菌10分钟,灭菌后将滤液冷却至室温,避免麦芽中的杂菌影响检测结果。糖化处理及灭菌处理后,根据检测获得的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数值范围将进厂的麦芽存储在不同的仓库中或不同位置上,即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相近的麦芽存放在同一个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为大于或等于65%且小于66%的麦芽放置在第一个仓库,将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大于或等于66%且小于70%的麦芽放置在第二个仓库,将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待遇或等于70%且小于71%的麦芽放置在第三个仓库,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在上述范围以外的麦芽全部退货处理。S2、调整配比,根据预定的啤酒发酵度确定不同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麦芽之间的配比,并按该配比进行生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个仓库内的麦芽可直接用于生产,而第一个仓库和第三个仓库的麦芽需要按预定的配比混合后才能用于生产,具体的配比可根据常规的理论计算方法或多次试验的方法等常规的方法获得,但需要确保按该配比混合后的麦芽具有与第二个仓库内的麦芽一样的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S3、调整封罐糖度,在进行发酵处理时,对满罐四个小时以内的发酵液进行抽样检测获得发酵液极限发酵度,此处的满罐四个小时以内指的是麦汁和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内并装满整个发酵罐时开始计时的四个小时内。然后根据检测获得的发酵液极限发酵度的数值预测贮酒处理后获得的啤酒的发酵度,并以该发酵度为依据调整对应发酵罐的封罐糖度。当然,如果预测处的发酵度相差不大,则无需调整封罐糖度。在本实施例中,当发酵液极限发酵度小于66.6%时预测认为贮酒处理后或的啤酒的发酵度会偏低,此时需将对应发酵罐内的封罐糖度调整为3.2°P;当发酵液极限发酵度为66.6%-69.5%时预测认为贮酒处理后或的啤酒的发酵度符合要求,此时无需调整封罐糖度;当发酵液极限发酵度大于69.5%时预测认为发酵液极限发酵度偏大,此时需将对应发酵罐内的封罐糖度调整为4.0°P。S4、对掺过滤,对贮酒完成后的酒液进行抽样检测获得酒液发酵度,如果酒液发酵度相差较大,则将酒液发酵度相对较高的酒液与酒液发酵度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仓储存,对进厂的麦芽进行抽样检测获得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根据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数值范围将进厂的麦芽存储在不同的仓库中或不同位置上;S2、调整配比,根据预定的啤酒发酵度确定不同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麦芽之间的配比,并按该配比进行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仓储存,对进厂的麦芽进行抽样检测获得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根据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数值范围将进厂的麦芽存储在不同的仓库中或不同位置上;S2、调整配比,根据预定的啤酒发酵度确定不同所述进厂麦芽极限发酵度的麦芽之间的配比,并按该配比进行生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抽样获得的所述麦芽糖化处理后再检测,糖化处理的方式为:先将所述麦芽放入糖化杯中,并往所述糖化杯中加入45℃的去离子水中,获得醪液,每往所述糖化杯中放入1g所述麦芽需往糖化杯加入4ml的所述去离子水;然后将所述醪液保温30分钟,且在保温的同时不断搅拌所述醪液;接着以每分钟升温1℃的速度将所述醪液加热至70℃,加热结束后往所述糖化杯中加入70℃的所述去离子水,70℃的所述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45℃的所述去离子水添加量的一半;接着将所述醪液保温一小时后,在10-15分钟内冷却至室温;最后使用滤纸过滤所述醪液获得滤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啤酒发酵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之前将所述滤液放入灭菌锅中在121℃以上的环境中灭菌10分钟,灭菌后将所述滤液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晖,曾琳娟,郑翔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