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8828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竹筒放入第一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下进行一次浸泡1~2天;步骤二、将一次浸泡后的竹筒进行冷冻处理;步骤三、将冷冻后的竹筒置于第二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进行二次浸泡1小时~3小时,得到竹片。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竹片具有很好的柔软性,非常适于编制各种工艺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制品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片是竹筒经开片后形成的窄长片材,其主要用来编制各种工艺品。而在编制工艺品时,通常会由于竹片太硬、没有柔韧性而容易发生折断或是伤手的,不仅造成了竹片废品的产生还对编制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隐患。为此,人们在制备竹片的过程中,会对竹片竹片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其符合编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竹筒放入第一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下进行一次浸泡1~2天;步骤二、将一次浸泡后的竹筒进行冷冻处理;步骤三、将冷冻后的竹筒置于第二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进行二次浸泡1小时~3小时,得到竹片。优选的是,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第一浸泡液由盐酸、氯化钠、水按照质量比为2:1:20的比例混合制得。优选的是,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冷冻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0℃~-5℃冷冻15~20分钟。优选的是,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二浸泡液由无水乙醇、硫磺、硬脂酸锌以及水按照质量比为2:1:4:20的比例混合制得。优选的是,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步骤四、干燥经过二次浸泡的竹筒;步骤五、将干燥后的竹筒经开片和定型,得到所述竹片。优选的是,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步骤六、将所述竹片于温度100~120℃下炭化2~3小时,之后以降温速率20~30℃/min降温至30~40℃,再以升温速率10~15℃升温至115~130℃下炭化2~3小时,然后再以升温速率2~5℃升温至136~140℃炭化1~2小时。优选的是,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步骤A、沿所述竹筒的轴向在其表面开设若干条深度为0.5~1cm的缝隙。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根据需要在竹筒表面开设缝隙,利于后期形成竹片时的分割。炭化过程中,竹片中的淀粉、糖和蛋白质等有机质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降解,避免滋生有害细菌,使竹片有韧性、弹性好,且在高温高湿中,也对竹片进行了灭菌,使其不易生虫,同时,使得竹片的韧性好,硬度适中,获得良好的物理性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节省竹子材料,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延长了竹制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获得了良好的产品品质。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竹片具有很好的柔软性,非常适于编制各种工艺品。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竹筒放入第一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下进行一次浸泡1~2天;该第一浸泡液用于防霉防腐杀虫。步骤二、将一次浸泡后的竹筒进行冷冻处理;冷冻处理能够增加竹材的强度,增长使用年限。步骤三、将冷冻后的竹筒置于第二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进行二次浸泡1小时~3小时,得到竹片。第二浸泡液用于对竹材进行软化、润滑,使其更加稳定。三个步骤联合作用,能够使得竹材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不生虫,适于编制各种工艺品,且编制的工艺品的使用寿命延长。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第一浸泡液由盐酸、氯化钠、水按照质量比为2:1:20的比例混合制得。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冷冻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0℃~-5℃冷冻15~20分钟。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二浸泡液由无水乙醇、硫磺、硬脂酸锌以及水按照质量比为2:1:4:20的比例混合制得。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步骤四、干燥经过二次浸泡的竹筒;步骤五、将干燥后的竹筒经开片和定型,得到所述竹片。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步骤六、将所述竹片于温度100~120℃下炭化2~3小时,之后以降温速率20~30℃/min降温至30~40℃,再以升温速率10~15℃升温至115~130℃下炭化2~3小时,然后再以升温速率2~5℃升温至136~140℃炭化1~2小时。炭化过程中,竹片中的淀粉、糖和蛋白质等有机质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降解,避免滋生有害细菌,使竹片有韧性、弹性好,且在高温高湿中,也对竹片进行了灭菌,使其不易生虫,同时,使得竹片的韧性好,硬度适中,获得良好的物理性质。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步骤A、沿所述竹筒的轴向在其表面开设若干条深度为0.5~1cm的缝隙。根据需要在竹筒表面开设缝隙,利于后期形成竹片时的分割。实施例1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竹筒放入由盐酸、氯化钠、水按照质量比为2:1:20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一浸泡液中,加热至50℃浸泡2天;B.将A步骤浸泡好的竹筒取出并放入冷库中,在-10℃下冷冻15分钟;C.将B步骤冷冻后的竹筒取出并放入由无水乙醇、硫磺、硬脂酸锌以及水按照质量比为2:1:4:20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二浸泡液中,加热至60℃浸泡1小时;D.将C步骤浸泡好的竹筒取出,用水漂洗干净、并烘干;E.将D步骤烘干好的竹筒开片、定型。经测试,经过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竹片的硬度为18HB。实施例2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竹筒放入由盐酸、氯化钠、水按照质量比为2:1:20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一浸泡液中,加热至60℃浸泡2天;B.将A步骤浸泡好的竹筒取出并放入冷库中,在-5℃下冷冻20分钟;C.将B步骤冷冻后的竹筒取出并放入由无水乙醇、硫磺、硬脂酸锌以及水按照质量比为2:1:4:20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二浸泡液中,加热至60℃浸泡2小时;D.将C步骤浸泡好的竹筒取出,用水漂洗干净、并烘干;E.将D步骤烘干好的竹筒开片、定型。经测试,经过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竹片的硬度为18HB。实施例3: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竹筒放入由盐酸、氯化钠、水按照质量比为2:1:20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一浸泡液中,加热至55℃浸泡1天;B.将A步骤浸泡好的竹筒取出并放入冷库中,在-8℃下冷冻16分钟;C.将B步骤冷冻后的竹筒取出并放入由无水乙醇、硫磺、硬脂酸锌以及水按照质量比为2:1:4:20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二浸泡液中,加热至55℃浸泡3小时;D.将C步骤浸泡好的竹筒取出,用水漂洗干净、并烘干;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竹筒放入第一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下进行一次浸泡1~2天;步骤二、将一次浸泡后的竹筒进行冷冻处理;步骤三、将冷冻后的竹筒置于第二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进行二次浸泡1小时~3小时,得到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竹筒放入第一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下进行一次浸泡1~2天;步骤二、将一次浸泡后的竹筒进行冷冻处理;步骤三、将冷冻后的竹筒置于第二浸泡液中,于温度50℃~60℃进行二次浸泡1小时~3小时,得到竹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第一浸泡液由盐酸、氯化钠、水按照质量比为2:1:20的比例混合制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冷冻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0℃~-5℃冷冻15~20分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工艺品编织用竹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二浸泡液由无水乙醇、硫磺、硬脂酸锌以及水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日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