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757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床板、安装于床板的铅质的盖体。盖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于床板,盖体的部分或全部可滑动地沿第一方向布置,并与床板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两端设置的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空腔。一种具有上述CT扫描防护罩的CT扫描防护床。该CT扫描防护床对受检者不需要扫描的部位多方位的防护,防止了受检者的坠落或者被CT扫描仪卡住。盖体的可滑动连接,使其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受检者,同时也方便收纳、清洗。

CT scanning protective cover and CT scanning protective b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T scanning protective cover and a CT scanning protective bed,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ed plate extending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a lead cover body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ed board. The cover is arranged opposite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slidably connected to the bed, cover all or part slidably arranged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arranged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at both ends of the cavity with the first opening and the second opening is formed between the bed and the. A CT scanning protective bed with the above CT scanning shield. The CT scan protective bed protects the subject from the need to scan for various positions, prevents the subject from falling or is jammed by the CT scanner. The sliding connection of the cover body makes the utility model suitable for the examinee of different shapes, and also is convenient to receive and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
技术介绍
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简称CT)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CT扫描床一般包括床体部分、支撑部分。床体部分用于承载被扫描体以供扫描仪器扫描,支撑部分用于支撑扫描床。CT扫描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X射线量远远大于普通拍片检查,而且照射时间是一般拍片的几十倍之多,在CT扫描过程中,有大量的X光子通过散射和透射的方式进入周围环境中,导致检查者不需要扫描部位的受到X光子的辐。由于CT检查过程中人体要随检查床一起运动,所以防护比较困难,现在CT检查对受检者进行覆盖防护其防护效果差,笨重且需要根据受检者的体型选择,应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装置,旨在改善防护困难、防护衣笨重的问题。该CT扫描防护罩与CT扫描仪紧密的连接使用,该CT扫描防护罩对受检者不需要扫描的部位多方位的防护,同时可以防止受检者的坠落或者被CT扫描仪卡住。盖体的可滑动连接,使其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受检者,同时也方便收纳、清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扫描防护罩,其包括向第一方向延伸的床板、安装于床板的铅质的盖体。盖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于床板。盖体的部分或全部可滑动地沿第一方向布置,并与床板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空腔。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盖体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盖体包括第一上盖、可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二上盖,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二上盖。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上盖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罩体,罩体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贯穿孔。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床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床板由铅质材料制成,盖体由铅玻璃制成。一种CT扫描防护床包括上述CT扫描防护罩。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CT扫描防护床还包括底座、床腿,CT扫描防护罩的床板安装于底座,床腿可伸缩地与底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床腿包括柱体、调节件、与底座连接的壳体。柱体可滑动地同轴套设于壳体内,壳体沿轴向设置有多个间隔的限位孔。调节件可选地伸入其中一个限位孔与柱体抵接,限制柱体沿轴向的滑动。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床腿远离床板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轮,滑动轮设置有锁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铅质的盖体,全方位的防护人体不需要扫描的部位。防止了检查床板移动时肢体意外夹伤。通过盖体及床板的滑动连接,使防护不再笨重,且面对不同体型的检查者无需更换,方便快捷。同时也方便收纳和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CT扫描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CT扫描防护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CT扫描防护床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CT扫描防护床的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CT扫描防护床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CT扫描防护罩;100a-CT扫描防护罩;200-CT扫描防护床;300-CT扫描防护床;101-第一方向;102-软层;110-床板;120-盖体;120a-盖体;120b-盖体;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第一开口;124-第二开口;125-第一滑块;126-第二滑块;210-底座;220-第二上盖;221-第一滑轨;222-第二滑轨;230-第一上盖;240-床腿;241-调节件;242-壳体;243-柱体;245-滑动轮;246-锁固装置;301-贯穿孔;310-罩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CT扫描防护罩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扫描防护罩100,用于屏蔽CT扫描过程中多余的X射线。CT扫描防护罩100包括床板110、铅质的盖体120。床板110向第一方向101延伸,盖体120安装于床板110之上。盖体120呈半圆柱形,盖体120与床板110连接的部位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盖体120通过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与床板110滑动连接,使盖体120可沿第一方向101滑动。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与床板110滑动连接方式有多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具体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均设有凸块(图未标),盖体120通过该凸块与床板110滑动连接。盖体120与床板110沿第一方向101两端形成具有第一开口123和第二开口124的空腔。盖体120与床板110之间形成的空腔足够大,且盖体120稳定性强。该空腔足够一个平躺的成年人从第一开口123、第二开口124穿过。可以理解的是,在制作过程中,盖体120或者CT扫描防护罩100可以做成各种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20也可以为棱柱形、端面为椭圆的柱形,例如六棱柱形,五棱柱形等。床板11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一方向101的两条滑轨(图1未标出),两条滑轨分别与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的凸块匹配滑动连接。滑轨内可进一步设置设有滑槽,使盖体120与床板110连接更加稳定,确保盖体120不会从侧向滑落。床板110靠近盖体120的端面呈凹弧形,适应人体的背部曲线设计。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床板110也可以为一个平面、曲面等。在本实施例中,床板110靠近盖体120的端面还设置有软层102,以提高美观及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CT扫描防护罩及CT扫描防护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CT扫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床板、安装于所述床板的铅质的盖体,所述盖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床板,所述盖体的部分或全部可滑动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与所述床板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扫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床板、安装于所述床板的铅质的盖体,所述盖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床板,所述盖体的部分或全部可滑动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与所述床板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扫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扫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上盖、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二上盖,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扫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盖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罩体,所述罩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贯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扫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栋侯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