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4441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6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制冷剂的偏流,并且能够抑制从上升用空间侧朝向下降用空间侧的制冷剂的逆流。室外热交换器(20)具有折返集管(24),在该折返集管(24)中,下降用空间(62b)与连接有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上升用空间(61b)被分隔开且通过上连通口(73)和下连通口(72)连通。在折返集管(24)内,上升用空间(61b)与第1导入空间(61a)被分隔开且通过上升用开口(82a、82b)而上下连通。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多个扁平多孔管(21b)与上升用开口(82a、82b)具有重叠部分,但使下连通口(72)在扁平多孔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上升用开口(82a、82b)实质上不重叠。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ed in circulation under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can also inhibit the refrigerant drift, and to suppress the rise from space side downward drop refrigerant side of the counter space.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20) with reentrant pipe (24), in the return pipe (24), decreased by space (62b) has a plurality of flat perforated pip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ising space (21b) (61b) was separated and connected by mouth (73) and communication port (72) connectivity. In the reentrant manifold (24), the rising space (61b) is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lead-in space (61A) and is connected up and down with an opening (82a, 82B). In the setting state of heat exchanger when viewed from above, a flat perforated pipe (21b) with increased opening (82a, 82B) have some overlap, but the lower communicating opening (72) in the flat perforated pipe (21b) extending direction and extends the space for opening and rising (82a, 82B) actually do not overl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与多个扁平管接合的翅片、以及与多个扁平管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连结的集管集合管,该热交换器使在扁平管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通过扁平管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19966号公报)所述的热交换器构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流出管的两端分别与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集管集合管连接。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热交换器中,在沿铅直方向延伸的集管集合管的内部,比重大的液相制冷剂集中于下方,比重小的气相制冷剂集中于上方,从而会发生偏流,以此作为课题而欲解决时,提出了在集管集合管的内部形成节流部。通过如上形成的节流部,使得容易将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混合起来,并且提高制冷剂的流速以使其易于到达集管集合管内的上方,由此抑制制冷剂的偏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热交换器完全未设想到对在制冷剂的循环量变化的状况下使用时的偏流的抑制,针对在低循环量或高循环量的任意情况下都能够得到偏流的抑制效果的构造未做任何研究。即,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通过形成节流部以提高流速,使其到达集管集合管内的上方,由此能够实现偏流的抑制,而在成为高循环量的情况下,该节流部会使得流速过高因而比重大的液相制冷剂过度集中于上方,反而会发生偏流。另一方面,即便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调节节流的程度以使得流速不会变得过高,能够抑制高循环量时的偏流,在成为低循环量的情况下也难以使制冷剂到达上方,有时还是会发生偏流。与此相对,可以考虑采用集管中的制冷剂的环路结构,这种结构在低循环量时易于使制冷剂到达上方,并且在高循环量时使已到达上方的制冷剂从该上升用的空间移动至另外的空间而使其下降后再次上升。在这种环路构造中,可以设置用于使在上升用的空间内上升的制冷剂移动至下降用的空间的上方的连通口、以及用于使在下降用的空间内下降的制冷剂返回到再次上升用的空间侧的下方的连通口(回流孔)。然而,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到,在下方的连通口(回流孔)处,有可能并非产生从下降用的空间侧朝向上升用的空间侧的顺流,而是产生从上升用的空间侧朝向下降用的空间侧的逆流。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即便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制冷剂的偏流,并且能够抑制从上升用空间侧朝向下降用空间侧的制冷剂的逆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第1方面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集管部和导入部。多个扁平管彼此并排配置。集管部沿着多个扁平管排列的方向朝上方延伸,内部被分隔为第1空间和第2空间。第1空间分别连接有多个扁平管的一端。第2空间未连接多个扁平管。导入部具有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的导入空间。导入空间通过上升用开口与第1空间连通。第1空间与第2空间通过上连通口和下连通口而连通。上连通口被设置在集管部内的上方。下连通口被设置在集管部内的下方。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多个扁平管和上升用开口具有重叠部分。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使下连通口在扁平管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上升用开口不重叠,或者,使下连通口在扁平管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上升用开口具有重叠部分,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该重叠部分在上升用开口的50%以下。另外,上连通口和/或下连通口可以构成为具有多个开口。此外,扁平管可以连接于导入空间。此外,导入空间可以不仅处于第1空间的下方,还可以构成为以跨越第1空间的下方和第2空间的下方的方式延伸。此外,与第1空间连接的多个扁平管可以配置为,第1空间内侧的端部的端部位置以在铅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对齐,也可以配置为端部位置不对齐。在配置为第1空间内侧的端部对齐的情况下,所有的扁平管与上升用开口被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至少一部分重叠。此外,在配置为第1空间内侧的端部不对齐的情况下,多个扁平管中的特定的扁平管与上升用开口被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至少一部分重叠。在配置为第1空间内侧的端部不对齐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具有与上升用开口重叠的重叠部分的扁平管优选位于比第1空间中的一半高度靠下方的位置处,更优选位于比第1空间中的1/3高度靠下方的位置处。在这种热交换器中,集管部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1空间与第2空间。因此,相比未被分隔的情况,能够将要通过上升用开口上升的制冷剂通过的面积缩小为仅第1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在第1空间内上升的制冷剂的流速的降低。并且,在该热交换器用于具有制冷剂回路的冷冻装置中的情况下,如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是低循环量的情况那样,即便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速较慢、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接触扁平管而上升速度变弱的情况下,也容易使制冷剂到达集管集合管内的上方。此外,在该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多个扁平管与上升用开口具有重叠部分。因此,如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是高循环量那样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的情况下,能够使制冷剂强力地接触扁平管,能够对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进行搅拌。因此,在高循环量时,无论对位于第1空间内的上方的扁平管还是位于下方的扁平管,都能够更为均等地供给制冷剂。此外,如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是低循环量那样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速慢的情况下,制冷剂更轻地接触扁平管,因此不会大幅失去上升势头,容易使制冷剂到达第1空间内的上方。因此,在低循环量时,无论对位于第1空间内的上方的扁平管还是位于下方的扁平管,都能够更为均等地供给制冷剂。在该热交换器中,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如高循环量那样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速快至仅凭使制冷剂强力地接触扁平管而使得液相制冷剂偏向上方的情况下,由于还具有上连通口和下连通口,从而能够减少这种偏向。即,在该热交换器中,能够将使制冷剂强力地接触扁平管后到达第1空间的上方的液相制冷剂通过上连通口引导至第2空间,使其在第2空间内下降后,通过下连通口使其返回第1空间。因此,即便如高循环量的情况等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速较快、在上升用开口中通过的制冷剂接触扁平管而液相制冷剂依旧欲偏向上方的情况下,能够将在多个扁平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偏流抑制得较小。并且,在该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使下连通口在扁平管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上升用开口未重叠,或者,使下连通口在扁平管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上升用开口具有重叠部分,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热交换器时该重叠部分在上升用开口的50%以下。根据这种配置,从导入空间通过上升用开口而朝向第1空间上升的制冷剂不易在下连通口内从第1空间侧向第2空间侧逆流。由此,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制冷剂的偏流,并且,能够抑制制冷剂通过下连通口从第1空间侧朝向第2空间侧逆流。第2方面的热交换器基于第1方面的热交换器,上升用开口和下连通口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构成为具有位于互相离开的位置处的多个口。这里,构成为具有多个口的既可以仅是上升用开口,也可以仅是下连通口。此外,还可以上升用开口和下连通口都构成为具有多个口。在该热交换器中,上升用开口或下连通口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由多个口构成。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20),该热交换器(20)具有:多个扁平管(21b),它们彼此并排配置;集管部(60b),其沿着多个所述扁平管排列的方向朝上方延伸,内部被分隔为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扁平管的一端的第1空间(61b)和未连接多个所述扁平管的第2空间(62b);以及导入部(60a),其具有导入空间(61a),该导入空间(61a)位于所述第1空间(61b)的下方,通过上升用开口(82a、82b)与所述第1空间(61b)连通,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第2空间(62b)通过被设置在所述集管部(60b)内的上方的上连通口(73)和被设置在所述集管部(60b)内的下方的下连通口(72)而连通,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多个所述扁平管(21b)和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具有重叠部分,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不重叠,或者,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的重叠部分在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的5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30 JP 2014-2023341.一种热交换器(20),该热交换器(20)具有:多个扁平管(21b),它们彼此并排配置;集管部(60b),其沿着多个所述扁平管排列的方向朝上方延伸,内部被分隔为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扁平管的一端的第1空间(61b)和未连接多个所述扁平管的第2空间(62b);以及导入部(60a),其具有导入空间(61a),该导入空间(61a)位于所述第1空间(61b)的下方,通过上升用开口(82a、82b)与所述第1空间(61b)连通,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第2空间(62b)通过被设置在所述集管部(60b)内的上方的上连通口(73)和被设置在所述集管部(60b)内的下方的下连通口(72)而连通,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多个所述扁平管(21b)和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具有重叠部分,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不重叠,或者,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的重叠部分在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的5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和所述下连通口(72、72a、72b、72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构成为具有位于互相离开的位置处的多个口(82a、82b、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智嗣神藤正宪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