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对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947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控制电缆对芯器,包括连接部和探测部:连接部包括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摸电极的导线,导线上连接第一蓄电池;探测部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源、第二手摸电极、以及探测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探测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还连接至第二手摸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对芯工具结构复杂、耗费人力的问题,实现对芯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人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缆对芯器
本技术涉及对芯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控制电缆对芯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控制电缆对芯是通过电缆、两段接地线、大地、万用表通断档来形成回路,判断是否同一根导线,使用的器件很多、不便携带操作。现有的对芯过程中,电缆一端的工作人员使用对讲机与电缆另一端人员沟通,对芯完成后再加上带有编号的接箍。过程较为繁杂,为保证对芯无误,一般需要四人(两人一组)完成,特别是在电站新建、技改中,需要对芯的电缆多,常规对芯方法将大量占用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电缆对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对芯工具结构复杂、耗费人力的问题,实现对芯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人力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控制电缆对芯器,包括连接部和探测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摸电极的导线,导线上连接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端与第一手摸电极相连;所述探测部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源、第二手摸电极、以及探测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探测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还连接至第二手摸电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缆对芯工具结构复杂、耗费人力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控制电缆对芯器,实现方便对芯的目的。本技术包括连接部和探测部,分别用于连接待对芯电缆的两端。其中连接部包括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摸电极的导线,导线上连接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端与第一手摸电极相连。即是第一蓄电池的正极端连接至导线的自由端,用于与待对芯的电缆进行连接。所述探测部的探测电极用于与待对芯电缆的另一端相连,探测电极再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将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源、第二手摸电极连接起来,即形成了完整的对芯器结构。本技术使用过程中,以电缆、对芯器、大地、人体作为回路,实现电缆导线对芯。未探测到同一根电线时,探测电极无电流输入,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均截止,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当探测到同一根电线上时,探测电极有微弱电流输入,由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高倍放大作用,在第二三极管上产生了较大的集电极电流,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实现对芯过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工作人员不需携带零散的各种器件,避免了工具遗落的损失,简化了对芯过程;同时,以人体代替接地线,避免了需要四处找接地和判断接地是否良好的问题;此外,本技术通过分别在电缆两端的两人即可完成一组对芯工作,与常规对芯方式需要四人配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人力消耗。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均为9014三极管。9014三极管为小功率三极管,能够确保使用安全,人体作为导体使用毫无电流感。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探测部各自设置在一个外壳内,第一手摸电极、第二手摸电极伸至各自的外壳外侧。将连接部、探测部各自设置在一个外壳内,便于使用者拿取握持;同时避免各电路元器件散落或掉落。第一手摸电极、第二手摸电极伸至各自的外壳外侧,便于使用者拿着外壳触摸电极进行导电。进一步的,每个外壳上都连接一个对讲机。便于位于导线两侧的使用者进行沟通连接,将对讲机连接在外壳上,避免使用者需要手拿对讲机不便进行对芯作业。进一步的,所述对讲机可拆卸的连接在外壳上。通过现有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如卡箍、卡扣、粘接等均可实现对讲机与外壳的连接,便于将对讲机从外壳上取下进行更换、充电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控制电缆对芯器,工作人员不需携带零散的各种器件,避免了工具遗落的损失,简化了对芯过程;同时,以人体代替接地线,避免了需要四处找接地和判断接地是否良好的问题;此外,本技术通过分别在电缆两端的两人即可完成一组对芯工作,与常规对芯方式需要四人配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人力消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探测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的控制电缆对芯器,包括连接部和探测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摸电极的导线,导线上连接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端与第一手摸电极相连;所述探测部包括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源、第二手摸电极、以及探测电极;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与探测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还连接至第二手摸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均为9014型硅NPN三极管。其中,图1中最左边电极为第一手摸电极,图2中最右边电极为第二手摸电极,图2中最左边电极为探测电极。所述连接部、探测部各自设置在一个外壳内,第一手摸电极、第二手摸电极伸至各自的外壳外侧。每个外壳上都连接一个对讲机。所述对讲机夹在外壳上。本技术使用过程中,以电缆、对芯器、大地、人体作为回路,实现电缆导线对芯。未探测到同一根电线时,探测电极无电流输入,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均截止,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当探测到同一根电线上时,探测电极有微弱电流输入,由于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的高倍放大作用,在第二三极管VT2上产生了较大的集电极电流,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实现对芯过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工作人员不需携带零散的各种器件,避免了工具遗落的损失,简化了对芯过程;同时,以人体代替接地线,避免了需要四处找接地和判断接地是否良好的问题;此外,本技术通过分别在电缆两端的两人即可完成一组对芯工作,与常规对芯方式需要四人配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人力消耗。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制电缆对芯器

【技术保护点】
控制电缆对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探测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摸电极的导线,导线上连接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端与第一手摸电极相连;所述探测部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源、第二手摸电极、以及探测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探测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还连接至第二手摸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电缆对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探测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摸电极的导线,导线上连接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端与第一手摸电极相连;所述探测部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源、第二手摸电极、以及探测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探测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车会太杨知易王鸿飞江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