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MIC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基础衣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2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胸罩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其能够应对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在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并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的基础衣料中,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上的修正力;由此解决了所述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胸罩、连胸罩衬裙、胸罩和腰间松紧带连在一起的内衣、带胸罩女衬衣、紧身褡或护身弹性织物等的基础衣料,特别是涉及通过设计的图案与带体的组合而创意设计的具备新功能的、以紧身内衣等仿形体的女性用衣料为主的基础衣料。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专利第2987091号公报以往,在这种胸罩等紧身内衣中,作为提高现代女性的优美轮廓的功能,例如具有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是很重要的。在这种胸罩等紧身内衣中,为了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直接制造出将乳房的侧面向中央拉近的三维力线在现实中是很困难的。所以,在上述胸罩等紧身内衣中,现状是代替制造出将乳房的侧面向中央拉近的三维力线的做法,而通过将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加厚、或提高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的刚性等,来实现设计上的意图。在这样的意图之下,本申请人如专利第2987091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已经提出了一种胸罩等的乳房罩杯构造,其特征在于,将构成乳房罩杯的芯体或主体的乳房罩杯斜上半部分成型为向表面侧凸出的形状,并且将该芯体或主体的乳房罩杯其余斜下半部分成型为表面侧凹陷的形状,将上述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芯体或主体接合,并且在形成上述凸部的部分使用伸展的材料,在形成上述凹部的部分中使用不伸展的材料而构成。此外,在上述胸罩等紧身内衣中,就下述情况,也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案:通过以将乳房基底部的外周固定的骨架为基础、将罩住乳房的罩杯部的必要部分固定,而利用骨架的刚性使人体的乳房容积向中央移动,来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构成乳房的侧面的部分、将乳房基底部外周固定的骨架、或者构成乳房罩杯部等的部分,来间-->接地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的情况下,构成这些商品的材料原则上由纤维编成的布料或纤维织成的布料构成。因此,在构成上述紧身内衣的布料中,为了加厚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或提高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的刚性,不得不贴上由无纺布或聚氨酯泡沫等片体构成的芯材来加强,具有使商品坚硬化、损害穿戴舒适感、损害外部线条的问题。如果进一步说明,则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中,作为用来改善乳房轮廓的产品,在胸罩罩杯部设计提高乳房侧面的刚性的功能,如上述专利第2987091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采取了“通过在乳房侧面背面侧配置伸缩性较小的垫布(有一些厚度)而使乳房罩杯内表面呈凸状,实现乳房容积的减少,由此试着实现乳房的移动”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乳房罩杯部是不具有支柱的圆锥体,并且用来试着实现容积的移动的该容量会导致乳房罩杯体的变形、圆锥体的横向膨胀,而损害穿戴舒适感、或损害外部的轮廓。此外,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的情况下,如果以将乳房基底部外周固定的骨架为基础而使包住乳房的罩杯部的必要部分固定化,则骨架的采用成为必须,有与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相违背、损害穿戴舒适感的问题。另外,上述问题除了要求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的胸罩以外,在广泛地包括紧身褡及护身弹性织物等的基础衣料中,虽然要求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但同样有损害穿戴舒适感、及损害外部轮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应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的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的以胸罩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基础衣料,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上的修正力。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形成为其表面侧凹陷的形状。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设有将其对置的一对端缘相互连结的至少1条带体,通过带体对该布状部件的对置的一对端缘作用拉近力。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连结着至少1条带体的一端部,并且,该带体插通在配置于既定位置上的插通部件中并折回,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固定在上述基础衣料的一部分上。这里,作为上述带体,可以使用多条带体,使这些多条带体中的至少2条带体的伸展率或长度不同。进而,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础衣料具备分别且双层地覆盖左右乳房部的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和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在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的人体中央部侧,分别连结着带体的一端部,并且,该带体插通在配置于人体中央部的插通部件中,并朝向人体两侧部折回,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在人体的背面中央部位置上以折回的状态连结、或者分别固定在上述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上。这里,在将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在人体背面中央部的位置上以折回的状态连结时,可以通过O状或U状的环等连结。此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由带体使上述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朝向人体的侧面移动,由此将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相互向身体的中央部拉近。本专利技术基本上来说,将不那么需要刚性的伸缩性或弹性材料原则-->上不贴芯材而构成基础衣料中穿戴在对应于人体隆起部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通过该布状部件防止坚硬化,同时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的功能,设计了不勉强的控制量。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弹性材料等上设计并配置具有控制临界点的至少30%的余力、从该水平发挥控制力的带体而成的紧身内衣等仿形体的基础衣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衣料的产品及穿戴部位,或是推压乳房的侧面或将乳房侧面向中央拉近、或是提起臀部、或是挤压腹部等,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作为支撑患部的护身弹性织物等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以胸罩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其能够应对近年来的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功能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功能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功能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图。图9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图。-->图10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础衣料,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上的修正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9 2005-3559931.一种基础衣料,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上的修正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形成为其表面侧凹陷的形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设有将其对置的一对端缘相互连结的至少1条带体,通过带体对该布状部件的对置的一对端缘作用拉近力。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崎磋利
申请(专利权)人:MIC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