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织物,是包含复合丝的针织物,其特征是,前述复合丝由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并且具有30T/m以下的扭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损害作为针织物的特征的柔软手感、拉伸性,且在抗 钩丝性方面优良的针织物及使用该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
技术介绍
针织物由于具有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等优良的特征,因此被用于运动衣料或内衣(inner lingerie)等各种衣料用途中。但是,虽然针织物 具有此种优良特征,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其构成丝条会形成线圏而向 针织物表面突出,因此与织物相比具有容易产生钩丝的缺点。为了改良针织物的此种缺点,迄今为止进行过各种研究。例如,为 了提高显现在针织物表面的丝条的约束力,已知有将构成针织物的丝条 加捻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提高针织物密度的方法(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2)、将针织物表面用整理剂固定的方法等。但是,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针织物中,有作为针织物本来特征的柔 软手感、拉伸性受损的问题。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即,通过对具有S方向 扭距的假掄巻曲加工丝与Z方向的假掄巻曲加工丝的合丝实施交织从 而获得低扭距的复合丝。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2002 - 30548号>^寺艮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 - 24714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749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柔软手感、拉伸性,且抗钩丝性优 良的针织物及使用该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上述目的可以利用本专利技术4的针织物及运动衣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是包含复合丝的针织物,其特征是,前述复合丝由2种以上的假捻巻曲加工丝构成、并且具有30T/m以下的扭距。这里,前述复合丝优选由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巻曲加工丝和具有 Z方向扭距的假捻巻曲加工丝构成。另外,前述复合丝优选为实施了交 织加工的交织丝。另外,前述复合丝的扭距优选为无扭距。另外,前述 复合丝的巻曲率优选在2%以上。另外,前述复合丝中,单丝纤度优选 在4dtex以下。另外,前述复合丝优选由聚酯纤维形成。优选在该聚酯 纤维中含有0.1重量%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此时,在针织物中,波长 280 400nm范围的紫外线遮蔽率优选在卯y。以上。另外,优选在前述 聚酯纤维中含有0.2重量%以上的消光剂。此时,在针织物中,波长400 ~ 700nm范围的可见光线遮蔽率优选在6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中,线圏密度优选在30 ~ 90横列/2.54cm及30 ~ 90 纵行/2.54cm的范围内。另外,优选针织物具有至少具备表层及里层的 多层结构,上述复合丝配置于表层中。另外,优选针织物具有圆型针织 物组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中,根据JISL1018测定的横向的拉伸 性优选在50%以上。另外,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横向的拉伸性回复 率优选在90%以上。另外,才艮据JISL1058D3法中的钢锯(力大乂 3、 hacksaw)测试15小时,抗钩丝性优选在3级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衣料是使用前述的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中可以采用的单丝纤维截面形状的一个 例子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中所含的复合丝由在制造条件或纤度方面互不相 同的2种以上的假捻巻曲加工丝构成。在假捻巻曲加工丝中有在第一 加热器区域将假抡定形的、所谓第一加热器假捻巻曲加工丝;以及通过 将该丝进一步导入第二加热器区域而进行松弛热处理来减小扭距的所谓第二加热器假捻巻曲加工丝。另外,根据加捻的方向,有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巻曲加工丝和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巻曲加工丝。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这些假捻巻曲加工丝。特别是,如果用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巻曲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巻曲加工丝来构成复合丝,则可以得到低扭距的复合丝,因此优选。前述的复合丝例如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来制造。即,既可以通过将丝条经由第一辊、定形温度为90~220'C (更优选100 ~ l卯r )的热处 理加热器而利用加捻装置进行加捻,得到第一加热器假捻巻曲加工丝, 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进一步导入到第二加热器区域进行松弛热处理, 得到第二加热器假捻巻曲加工丝。假抡加工时的拉伸倍率优选为0.8 ~ 1.5的范围,对于假掄数,在假捻数(T/m) = (32500/ (Dtex) 1/2) xa 的式子中,优选01=0.5~1.5,通常来说可以设为0.8~1.2位。其中,所 谓Dtex是丝条的总纤度。作为所用的加捻装置,圆盘式或带式的摩擦 式加捻装置容易导丝,也很少断丝,因而是合适的,然而也可以是针式 的加捻装置。另外,根据加捻的方向,可以选择假捻巻曲加工丝所具有 的扭3巨方向为S方向或Z方向。然后,通过将2种以上的假掄巻曲加工 丝合丝就可以得到前述复合丝。对该复合丝,优选利用交织加工来赋予交织。为了不损害柔软的手 感、拉伸性,交织(interlace)的个数优选在30 ~卯个/m的范围内。 如果该个数大于卯个/m,则有可能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相反, 如果该个数小于30个/m,则复合丝的集束性就不够充分,有可能损害 编织性。而且,交织处理(interlace加工)可以4吏用通常的交织喷嘴进 行处理。作为如此得到的复合丝的扭距,在30T/m以下(优选在10T/m以 下,特别优选为无扭距(OT/m))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使用该低扭距的 复合丝来构成针织物,就可以在不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的情况下得 到优良的抗钩丝性。扭距越小越好,最优选为无扭距(OT/m)。为了制 成像这样的无扭距,在将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掄巻曲加工丝与Z方向的 假掄巻曲加工丝合丝时,使用除了扭距的方向不同以外具有相同扭距的 2种假捻巻曲加工丝。另外,在前述复合丝中,巻曲率优选在2%以上(更优选为10~20% )。如果该巻曲率小于2%,则有可能无法得到足够柔软的手感、拉伸 性。前述复合丝中,单丝纤度在4dtex以下(优选为0.00002 ~2.0dtex, 特别优选为0.1 ~ 2.0dtex )。该单丝纤度越小越好,也可以是被称作纳米 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也可以在1000nm以下。如果该单丝纤度大于 4dtex,则有可能无法获得柔软的手感。另外,作为复合丝的总纤度优 选在33 ~ 220dtex的范围内。另外,作为复合丝的长丝数,优选在50 ~ 300条(更优选为100~300条)的范围内。另外,作为前述复合丝的单丝截面形状,虽然可以是通常的圆形截 面,然而也可以是圆形截面以外的异形截面形状。作为该异形截面形状, 可以例示出三角、四角、十字、扁平、带蜂腰的扁平、H形、W形等。 通过釆用这些异形截面形状,就可以对针织物赋予吸水性。特别是,通 过釆用如图l所示的带蜂腰的扁平异形截面形状,不仅可以赋予吸水性, 还可以对针织物赋予特别优良的柔软性。此时,从针织物的柔软性方面 考虑,由B与C1之比,即B/C1表示的截面扁平度优选在2 6 (更优 选为3.1~5.0)的范围内,其中,B是扁平的截面形状的长边中心线方 向的长度,Cl是与该长边中心线方向成直角地交叉的方向的最大宽度 Cl。另外,从针织物的吸水性方面考虑,该宽度的最大值C1与最小值 C2的比Cl/C2优选在1.05 ~ 4.00 (更优选为1.1 ~ 1.5 )的范围内。作为构成前述复合丝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聚酯纤维、丙 烯酸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物,是包含复合丝的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复合丝由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并且具有30T/m以下的扭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形畅亮,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