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96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包括吊钩,吊钩的下部与支架相连接,支架的下部与连接转向件相连接,连接转向件包括四根依次通过销轴连接成菱形框架的伸缩杆,销轴包括一个第一销轴、两个第二销轴和一个第三销轴,支架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通过第一销轴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第三销轴的下面分别延伸设置有夹持架杆用的夹身结构。其能够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将架杆装卸车或是在工地上二次倒运,具有安全性好,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多架杆进行起吊工作,需要将架杆装卸车或是在工地上进行二次倒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吊索吊装的结构对架杆进行起吊,其还需要工人一根一根将架杆排列整齐分堆码放,存在起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专利号为“ZL201520404720.4”,公告号为“CN204714335U”,名称为“一种水泥杆起吊装卸工具”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杆起吊装卸工具,其设有相套接的内矩形框架和外矩形框架两个矩形框架,两个矩形框架中间经销轴连接成X型支架,两个矩形框架上端顶框中间设有连接环,铁链一端穿过两连接环与另一端相连接,两个矩形框架底框上分别设有相对应半圆形扣板,其虽然可以对建材进行搬运,但是其同样存在起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专利号为“ZL201220018623.8”,公开号为“CN202465022U”,名称为“一种吊装工具”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吊装工具,包括吊杆和吊爪,吊爪有不少于3个,吊杆的末端有固定的第一连接环,吊杆上有可沿吊杆滑动的第二连接环,每个吊爪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环铰接,每个吊爪的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连接环铰接;吊爪的端部有钩整体是一弓形结构。其虽然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起吊操作,但是其同样存在起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总体来说,现有的一些架杆起吊装置,多存在起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其提高架杆装卸和起吊工作的效率,省工省时,提高施工安全性,有利于架杆装卸车或是在工地上进行二次倒运等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起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提高架杆装卸和起吊工作的效率,省工省时,提高施工安全性,有利于架杆装卸车或是在工地上进行二次倒运等工作的进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包括吊钩,吊钩的下部与支架相连接,支架的下部与连接转向件相连接,连接转向件包括四根依次通过销轴连接成菱形框架的伸缩杆,销轴包括一个第一销轴、两个第二销轴和一个第三销轴,支架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通过第一销轴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第三销轴的下面分别延伸设置有夹持架杆用的夹身结构。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支架包括两根支杆,两根支杆的顶部相互连接成倒“V”字形结构。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连接转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转向件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两根支杆的末端相连接。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根支杆的末端之间连接有撑杆。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根支杆与撑杆所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中连接设置有支架梁。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支架梁包括连接在支杆与撑杆之间的竖直结构支架梁、向左倾斜结构支架梁和向右倾斜结构支架梁。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竖直结构支架梁、向左倾斜结构支架梁和向右倾斜结构支架梁设置为均匀间隔分布的结构。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吊钩的下端设置有套圈,套圈套设在两根支杆相连接的位置处。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夹身结构包括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销轴的下面分别延伸成成包围结构的两个圆弧部分。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吊钩的上端设置为圆弧形的勾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起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其在夹起架杆的过程中利用架杆自重,使得夹身结构紧紧环抱架杆,从而保证了起吊安全,其整体性更好,其省去了工人一根一根将架杆排列整齐分堆码放的环节,节省了依次将架杆排列整齐的时间,能够直接将本工具夹扣在成堆的架杆中进行起吊,省时、省工,能够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将架杆装卸车或是在工地上二次倒运,具有安全性好,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架杆装卸工具夹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架杆装卸工具夹的侧视图。图中,1为吊钩,2为支架,3为连接转向件,4为第一销轴,5为第二销轴,6为夹身结构,7为支架梁,8为撑杆,9为第三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技术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实施例1: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如图1,包括吊钩1,吊钩1的下部与支架2相连接,支架2的下部与连接转向件3相连接,连接转向件3包括四根依次通过销轴连接成菱形框架的伸缩杆,销轴包括一个第一销轴4、两个第二销轴5和一个第三销轴9,支架2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通过第一销轴4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5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第三销轴9的下面分别延伸设置有夹持架杆用的夹身结构6。本实施例的架杆装卸工具夹,其在夹起架杆的过程中利用架杆自重,使得夹身结构紧紧环抱架杆,从而保证了起吊安全,其整体性更好,其省去了工人一根一根将架杆排列整齐分堆码放的环节,节省了依次将架杆排列整齐的时间,能够直接将本工具夹扣在成堆的架杆中进行起吊,省时、省工,能够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将架杆装卸车或是在工地上二次倒运。实施例2: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支架2包括两根支杆,两根支杆的顶部相互连接成倒“V”字形结构。连接转向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转向件3分别通过第一销轴4与两根支杆的末端相连接。两根支杆的末端之间连接有撑杆8。两根支杆与撑杆8所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中连接设置有支架梁7。支架梁7包括连接在支杆与撑杆8之间的竖直结构支架梁、向左倾斜结构支架梁和向右倾斜结构支架梁。竖直结构支架梁、向左倾斜结构支架梁和向右倾斜结构支架梁设置为均匀间隔分布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架杆装卸工具夹,其在夹起架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保证整体性能好,稳定性好。实施例3: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吊钩1的下端设置有套圈,套圈套设在两根支杆相连接的位置处。夹身结构6包括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销轴的下面分别延伸成成包围结构的两个圆弧部分。吊钩1的上端设置为圆弧形的勾体结构。本技术的架杆装卸工具夹,其吊钩1与吊车或塔吊相连接,以方便起吊;其支架2能够增加起吊时的稳定性;其连接转向件3将吊钩1的力传导到夹身结构6;其第一销轴4将支架2与上面的两个伸缩杆相连接;其第二销轴5构成夹身架构6和连接转向件3的支点结构;其夹身结构6使得架杆便于插入其包围结构中;其支架梁7能够保持支架2的稳定性;其撑杆8撑起支架2,更加有利于起吊过程的稳定性。在使用时,首先,将该工具夹的吊钩1挂在吊车或塔吊的吊钩上;然后,分别将夹身结构6打开,将夹身结构6插入成堆的架杆之中;接着,使得吊车或塔吊慢慢升起吊钩1,随着吊钩1的提升夹身结构6的包围结构越来越紧,以致将架杆紧紧环扣;最后,在吊至车上或车下将吊钩1降落,分别将夹身结构6打开,拿离架杆,装(卸)架杆完毕。尽管以上已经对本技术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和特征进行了描述,但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包括吊钩(1),其特征在于:吊钩(1)的下部与支架(2)相连接,支架(2)的下部与连接转向件(3)相连接,连接转向件(3)包括四根依次通过销轴连接成菱形框架的伸缩杆,销轴包括一个第一销轴(4)、两个第二销轴(5)和一个第三销轴(9),支架(2)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通过第一销轴(4)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5)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第三销轴(9)的下面分别延伸设置有夹持架杆用的夹身结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杆装卸工具夹,包括吊钩(1),其特征在于:吊钩(1)的下部与支架(2)相连接,支架(2)的下部与连接转向件(3)相连接,连接转向件(3)包括四根依次通过销轴连接成菱形框架的伸缩杆,销轴包括一个第一销轴(4)、两个第二销轴(5)和一个第三销轴(9),支架(2)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通过第一销轴(4)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与上面的两根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5)相连接,下面的两根伸缩杆在二者相互连接的第三销轴(9)的下面分别延伸设置有夹持架杆用的夹身结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杆装卸工具夹,其特征在于:支架(2)包括两根支杆,两根支杆的顶部相互连接成倒“V”字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杆装卸工具夹,其特征在于:连接转向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转向件(3)分别通过第一销轴(4)与两根支杆的末端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杆装卸工具夹,其特征在于: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欣史为肖袁健张广凯孟翔孔朕刘学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