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生长因子多肽及其保养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956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类生长因子多肽及其保养品,包含DQAKSMSKDESVDYVCPLCMYIEALYRSCEKHRLPMLNPDMIVRSCKCS胺基酸序列中的片段所组成的多肽化合物,该多肽化合物能促进纤维母细胞生长,同时促进胶原蛋白与组织间质分泌;有类似生长因子的功能。皮肤可接受的介质添加该多肽化合物所作成的保养品,对淡化细纹与皱纹及增加肌肤弹性、改善皮肤黑色素、强化肌肤自主锁水能力有相当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生长因子多肽及其保养品,尤指一种能快速促进肌肤真皮层中的纤维母细胞生长,同时也促进胶原蛋白与组织间分泌的类生长因子多肽及其保养品,其添加于保养品中,对淡化皱纹及增加肌肤弹性、改善皮肤黑色素、强化肌肤自主锁水能力有相当的功效。
技术介绍
人类努力于解决健康问题之后,寿命不断地延长,因此,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是老化的问题;保养品不断推陈出新,左旋C、玻尿酸等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俨然成为一个保养品的战国时代。化学合成的保养品虽然相当盛行,但利用生物科技从天然的产品上萃取出有效的保养品成分是近几年来保养品的主角,尤其是生长因子保养品,更为爱美人士所津津乐道。目前市面上生长因子保养品以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为主,主要来自于牛羊胎盘、血清萃取、婴儿包皮或大肠杆菌等发酵萃取,纯度一般小于70%,杂质较多容易过敏,且来源不明,易有疾病感染与内毒素残留风险。另外,生长因子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一般分子量均大于5.6kD,大部份在16~30kD以上,其分子量已超过人体毛孔(约3kD)可接受的范围,目前已有实验证实小于10kD的物质才能进入皮肤表皮发挥作用,也有实验证实小于3kD的分子,较容易被皮肤吸收。因此,包括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等大部份的生长因子都因为分子量太大而无法进入真皮层发挥作用。表皮生长因子主要是促进表皮生长,对于肌肤皱纹则并没有太大改善能力。生物科技所得的保养品,举例来说,市面上针对预防或改善肌肤松弛与皱纹有两大类作用产品,一种是通过物理性成分达到让肌肤立即紧实,不过这个方式无法真正解决肌肤老化松弛的问题,因此能维持肌肤紧致的时间相当短。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补充真皮层的主要成份—胶原蛋白。目前保养品界热门的寡肽或多肽成分,即是一种胶原蛋白质的促进成份,二个胺基酸以上所组成的序列称为寡肽,十个以上的胺基酸所组成的序列称为多肽,由专业仪器合成,功效依组成的胺基酸类别与排列顺序而不同;一般而言,胺基酸数量越少,越容易合成,成本也较低,小于10个胺基酸的寡肽,分子虽小但无法形成立体结构,因此不具有蛋白质活性,三寡肽、五寡肽或六寡肽都是如此。目前市场上较为人知的两种寡肽为五寡肽(MatrixylTM)与六寡肽(Argireline),五寡肽为法国SEDERMA公司所生产的原料,主要是由五个胺基酸与棕榈酸形成一脂溶性寡肽,体外实验显示有强化第四型(Type IV)胶原蛋白合成的功能。六寡肽则是西班牙LIPOTEC公司所生产的原料,又称为类肉毒杆菌素,故名思义其作用类似于注射用的肉毒杆菌素(BOTOX),利用其阻断神经传导物质(乙醯胆碱acetylcholine)释放的机制,来抑制肌肉的收缩,达到消除动态纹路的效果。无论是五寡肽或六寡肽,都不是人类体内既有的胺基酸序列结构,而是由科技合成所得的分子,五寡肽对真皮层纤维母细胞(fibroblast)是否能专一而有效的产生激发作用与六寡肽是否能阻断神经传导,目前仍缺乏完整的实验与临床测试证明其功效。根据上述,兼具淡化细纹及增加肌肤弹性的保养品一直是美容业界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生长因子多肽,以人体必须的胺基酸合成;该多肽化合物能促进纤维母细胞生长,同时促进胶原蛋白与组织间分泌;有类似生长因子的功能。其添加该多肽化合物所制成的保养品,对淡化细纹与皱纹及增加肌肤弹性、改善皮肤黑色素、强化肌肤自主锁水能力有相当的功效。再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生长因子多肽,利用天然生长因子的有效片段加以组合,其分子量适中,约为2~3kD左右,是一般生长因子的十分之一至十八分之一,有助于进入人体皮肤后吸收。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类生长因子多肽,其选自如下,包含DQAKSMSKDESVDYVCPLCMYIEALYRSCEKHRLPMLNPDMIVRSCKCS胺基酸序列任一片段所组成的一多肽化合物,其中该多肽所含胺基酸个数介于15至49个之间。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添加类生长因子多肽的保养品,其选自如下,包含DQAKSMSKDESVDYVCPLCMYIEALYRSCEKHRLPMLNPDMIVRSCKCS胺基酸序列任一片段所组成的一多肽化合物及皮肤可接受的一介质混合。此类生长因子多肽与人体皮肤内原本存在的天然生长因子的重要结构相似,功效则与人体内完整的天然生长因子相近,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生长因子EGF,FGF比较起来,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类生长因子多肽的分子较小,所以添加类生长因子多肽的保养品涂抹于皮肤表面时,更容易被肌肤吸收并有效快速进入真皮层,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看到除皱效果。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及相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化合物细胞活性测试比较图。图2A、2B、2C、2D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化合物细胞活性测试经历72小时的结果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保养品的个案临床测试-左法令纹。图4A与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保养品的个案临床测试-左眼尾纹。图5A与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保养品的个案临床测试-额头皱纹。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保养品的临床测试黑色素降低比率比较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保养品的临床测试肌肤弹性变化率比较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类生长因子多肽保养品的临床测试经皮水分散失率比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的类生长因子多肽,选自人体必须胺基酸所合成,该多肽的功效与完整的天然生长因子相似,但完整的天然生长因子由于分子量较大,涂抹于皮肤时不容易吸收,将天然生长因子的有效片段加以组合,可以得到功效与完整的天然生长因子相似但是分子量较小的类生长因子多肽化合物,该多肽化合物在人体内含量并不多,部分的必须胺基酸甚至只能由外部补充,因此必须通过专业仪器合成的方式来制造。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利用的天然生长因子包含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但不限于上述天然因子成份。上述生长因子的有效片段多为15~80个特定胺基酸组合而成的多肽化合物,其分子虽较一般生长因子小了许多,但其对细胞生长等功能均有同等效果。于此实施例中,这些类生长因子多肽取自于DQAKSMSKDESVDYVCPLCMYIEALYRSCEKHRLPMLNPDMIVRSCKCS胺基酸序列的部份片段所组成的多肽化合物,并经由专业仪器合成为不同胺基酸数目的多肽化合物。下述表格为揭示的胺基酸全名与缩写的单字母及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生长因子多肽化合物,其包含:DQAKSMSKDESVDYVCPLCMYIEALYRSCEKHRLPMLNPDMIVRSCKCS胺基酸序列的任一片段的一多肽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少臣
申请(专利权)人:生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