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366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继器,包括用于进行信号放大的电子芯片和设置在电子芯片两端的分线腔,所述分线腔的一端设置线缆穿口,另一端设置有分线穿口,所述分线腔内设置有包在所述线缆分线处以用于固定线缆分线处的包套,所述包套上靠近所述电子芯片的一侧浇筑有用于在所述包套内侧对所述分线腔进行密封的密封封头。应用该中继器,将线缆分线处的固定和分线腔的密封进行分开设置,进而避免线缆分线处有水进入,采用密封封头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该中继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

Repe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peater, including electronic chip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of the electronic chip line at both ends, one end of the line cavity of wire cabl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ine in the mouth, is wrapped in a sheath for cable branch cable joint fixed settings the line cavity, the packet is set near the electronic chip on one side of the cast is used in the bag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wire cavity sealing hea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peater, the cable line and fixed line cavity seal are set separately, and then avoid the cable line of water into the sealing head, can play a good sealing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epeater. Therefore, the repeat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elay in the prior art is relatively sh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继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继器。
技术介绍
在国际商用通信和海洋环境监测中广泛铺设海底光缆作为通信载体,并在光缆传输线路中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中继器对光信号进行放大、传输。海底光纤中继器是一种技术要求高、设计难度大、使用环境差、成本高的一种设备。海底长距离通信所铺设的光缆一般为铠装光电复合缆,其中一种常见的海底光缆,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防护层、单芯环流供电铜管导体层、钢丝铠装层、不锈钢钢管和多芯光钎。防护层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铜管导体层包覆在钢丝铠装层外面,所以铠装光电复合缆是带电的,设计接头时需要考虑绝缘,即连接中继器的接头。线缆在中继器壳体中需要进行分体,即分成光缆和电缆,在分体处需要进行防水和固定,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挤塑包套以实现密封和固定,但是经过专利技术人长期研究发现,包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包套容易出现渗水,继而导致中继器损坏,而无法使用。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器,该中继器可以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继器,包括用于进行信号放大的电子芯片和设置在所述电子芯片两端的分线腔,所述分线腔的一端设置线缆穿口,另一端设置有分线穿口,所述分线腔内设置有包在所述线缆分线处以用于固定线缆分线处的包套,所述包套上靠近所述电子芯片的一侧浇筑有用于在所述包套内侧对所述分线舱进行密封的密封封头。优选地,包括端壳,所述端壳内设置有所述分线腔,所述端壳的外端在线缆穿口处设置有密封连接套,所述密封连接套的外端设置有抗弯套。优选地,所述分线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线缆的夹紧装置,所述包套包在所述夹紧装置的外侧以使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端壳相对固定。优选地,还包括设置有分线穿孔的充油座,所述充油座的外端插入至所述包套内,内端延伸至所述密封封头上靠近所述电子芯片的一侧。优选地,还包括筒体,所述电子芯片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密封舱内,所述筒体与所述端壳通过万向节连接。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密封舱两端且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端边沿与所述筒体密封焊接。优选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与所述密封盖的内端端面相抵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侧面一端设置谁有连接螺纹,另一端套设有密封胶套以对所述密封盖的侧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密封。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中部穿插有穿越器,所述穿越器与所述端盖焊接,且所述穿越器的外端挤包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端延伸至所述密封盖的外侧面且与其塑封贴合。优选地,所述筒体为铍铜壳体,所述密封盖为铍铜密封盖,所述端壳为铍铜端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继器,该中继器包括电子芯片和分线腔,在分线腔的一端设置有线缆穿口,另一端会设置有分线穿口,为了保证密封一般在线缆穿口处以及分线穿口处都需要进行密封。同时分线腔内设置有包套,包套用于包在线缆分线处以起到固定线缆分线处。在包套上靠近电子芯片的一侧浇筑有密封封头,以用于在包套内侧对分线腔进行密封,以阻止海水从包套的内侧即靠近电子芯片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中继器时,先是包套套设在线缆分线处,然后通过将密封封头从包套靠近的电子芯片的一侧,将包套密封在分线腔中。应用该中继器,将线缆分线处的固定和分线腔的密封进行分开设置,即通过包套来固定线缆分线处,而通过密封封头来密封分线腔,进而起到密封线缆分线处,避免水从包套上靠近电子芯片的一侧进入到分线腔内,将密封和固定两个功能分开能够更加有效地分别提高使用寿命,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该中继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中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端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高密度聚乙烯层1、铜管导电层2、钢丝铠装层3、光纤4、不锈钢管5、端壳6、电缆7、光缆8、万向节9、密封舱10、筒体11、电缆穿越器12,光缆穿越器13,密封盖14、密封垫15、电子芯片16、充油座17、密封封头18、包套19、夹紧装置20、抗弯套21、密封连接套22、线缆2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继器,以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中继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中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端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器,用于连接两个线缆23,并进行信号放大,其中一般用于海底铺设,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高密度聚乙烯层1、铜管导电层2、钢丝铠装层3、不锈钢管5和光纤4。具体的,该中继器包括电子芯片16和分线腔,需要说明的是,一般中继器上会设置有壳体,壳体一般包括筒体11和位于筒体11两端的端壳6,其中电子芯片16一般设置在筒体11的密封舱10中,而在端壳6中部会设置有分线腔,在分线腔中,线缆23会由合在一起的一根进行分开,以分成电缆7和光缆8,电缆7用于对电子芯片16进行供电,而电子芯片16通电后能够对信号进行放大,并传输至下一个线缆23。在分线腔的一端设置有线缆穿口,另一端会设置有分线穿口,为了保证密封一般在线缆穿口处以及分线穿口处都需要进行密封。在线缆穿口处,可以提通过线缆23本身护套的软度实现密封,为了考虑到外界海水的压力,一般会在端壳6的外端有密封连接套22,以对线缆穿口进行密封,具体的密封方式:密封连接套22的内端套在端壳6的外端上,并在横向方向实现密封,同时密封连接套22,紧密包裹在线缆23外侧,以与线缆23形成密封,其中密封连接套22一般为聚乙烯模塑套,以能够与线缆23外侧形成密封贴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线缆23接头处容易出现弯曲,而造成损害,还可以在密封连接套22的外端设置有抗弯套21,抗弯套21的内端套接在密封连接套22的外端上。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此处,以及上下文中,内指的是靠近电子芯片16的一侧,而外指的是远离电子芯片16的一侧。同时分线腔内设置有包套19,包套19用于包在线缆23分线处以起到固定线缆23分线处。具体包套19,可以是起支撑作用的管套。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继器,包括用于进行信号放大的电子芯片和设置在所述电子芯片两端的分线腔,所述分线腔的一端设置线缆穿口,另一端设置有分线穿口,所述分线腔内设置有包在所述线缆分线处以用于固定线缆分线处的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套上靠近所述电子芯片的一侧浇筑有用于在所述包套内侧对所述分线舱进行密封的密封封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器,包括用于进行信号放大的电子芯片和设置在所述电子芯片两端的分线腔,所述分线腔的一端设置线缆穿口,另一端设置有分线穿口,所述分线腔内设置有包在所述线缆分线处以用于固定线缆分线处的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套上靠近所述电子芯片的一侧浇筑有用于在所述包套内侧对所述分线舱进行密封的密封封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壳,所述端壳内设置有所述分线腔,所述端壳的外端在所述线缆穿口处设置有密封连接套,所述密封连接套的外端设置有抗弯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线缆的夹紧装置,所述包套包在所述夹紧装置的外侧以使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端壳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分线穿孔的充油座,所述充油座的外端插入至所述包套内,内端延伸至所述密封封头上靠近所述电子芯片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中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方兵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卫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磐固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