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416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面板、加强板和底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左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右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斜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斜杆,左板上设有与第一斜杆适配的第一斜孔,右板上设有与第二斜杆适配的第二斜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稳定性能好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的高稳定的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的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由于模具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因而模具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模具加工产品时,常需要将型腔分成多个分体的局部型腔,当在模具注塑产品时,多个局部型腔拼合在一起,当需要取出产品时则将多个局部型腔分离,从而取出成型的产品。而目前的多个分体的局部型腔在拼合和分离时不够稳定,使得后期需要增加工序来处理该瑕疵,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浪费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稳定性能好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的高稳定的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高稳定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面板、加强板和底板,面板上设有浇注装置,面板固定在加强板上,加强板的底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A板和置于A板中间的型芯,型芯与浇注装置连接,A板设有型腔,A板包括左板和右板,型腔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型腔设置在左板朝向右板的一侧上,第二型腔设置在右板朝向左板的一侧上;左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右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所述面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加强板、固定板后与面板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套;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斜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斜杆,左板上设有与第一斜杆适配的第一斜孔,右板上设有与第二斜杆适配的第二斜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斜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斜杆,左板上设有与第一斜杆适配的第一斜孔,右板上设有与第二斜杆适配的第二斜孔,当底板向上移动时,也就是底板朝向面板移动,第一斜杆带动左板向内侧移动(即向右板方向移动),第二斜杆带动右板向内侧移动(即向左板方向移动),直到将左右板完全靠拢,此时分别设置在左板、后板相对的侧面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也完全靠拢;当底板向下移动时,第一斜杆带动左板向外侧移动,第二斜杆带动右板向外侧移动,然后再卸下成型的产品。通过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左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使得左板在第一斜杆的带动下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移动,从而使得左板的移动更加稳定。通过右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使得右板在第二斜杆的带动下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移动,同样使得右板的移动更加稳定,从而使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的拼合和分离更加稳定,增加了模具的稳定性。通过面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加强板、固定板后与面板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套,设置导向杆可以对底板进行定位,使底板的移动更加平稳及准确,从而使模具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T字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T字形,T字形的第一斜杆可以保证第一斜杆穿过第一斜孔产生的摩擦尽量少的前提下方便带动左板的移动。T字形的第二斜杆可以保证第二斜杆穿过第二斜孔产生的摩擦尽量少的前提下方便带动右板的移动,从而使得左板和右板的移动更加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孔与第一斜杆的斜度相同,第二斜孔与第二斜杆的斜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斜孔与第一斜杆的斜度相同,可以保证带动左板移动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斜杆穿过第一斜孔产生的摩擦力最少,从而防止第一斜杆和第一斜孔的磨损,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斜孔与第二斜杆的斜度相同,可以保证带动左板移动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斜杆穿过第二斜孔产生的摩擦力最少,从而防止第二斜杆和第二斜孔的磨损,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和导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杆分别设置在面板的四个角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杆和导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杆分别设置在面板的四个角上,使得底板的上下移动更加准确平稳,进一步增加了模具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为半球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的顶端为半球面,该半球面方便导向杆插入进导套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板、右板和面板上分别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分别为多个独立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均匀分布在型芯和型腔的周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述左板、右板和面板上分别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分别为多个独立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均匀分布在型芯和型腔的周围。从而使产品可以快速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稳定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稳定的模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稳定的模具的局部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面板1,加强板2,底板3,浇注装置11,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第一滑动槽411,第二滑动槽421,A板5,型芯6,左板51,右板52,第一型腔71,第二型腔72,第一滑动块501,第二滑动块502,导向杆12,导套31,第一斜杆32,第二斜杆33,第一斜孔511,第二斜孔521,冷却水管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3,一种高稳定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面板1、加强板2和底板3,面板1上设有浇注装置11,面板1固定在加强板2上,加强板2的底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2;第一固定板41上设有第一滑动槽411,第二固定板42上设有第二滑动槽421,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之间设有A板5和置于A板5中间的型芯6,型芯6与浇注装置11连接,A板5设有型腔,A板5包括左板51和右板52,型腔包括第一型腔71和第二型腔72,第一型腔71设置在左板51朝向右板52的一侧上,第二型腔72设置在右板52朝向左板51的一侧上;左板5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411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50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421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502;右板52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411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50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421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502;所述面板1上设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贯穿加强板2、固定板后与面板1固定连接,底板3上设有与导向杆12相适配的导套31;底板3的一端设有第一斜杆32,另一端设有第二斜杆33,左板51上设有与第一斜杆32适配的第一斜孔511,右板52上设有与第二斜杆33适配的第二斜孔5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3的一端设有第一斜杆32,另一端设有第二斜杆33,左板51上设有与第一斜杆32适配的第一斜孔511,右板52上设有与第二斜杆33适配的第二斜孔521,当底板3向上移动时,也就是底板3朝向面板1移动,第一斜杆32带动左板51向内侧移动(即向右板52方向移动),第二斜杆33带动右板52向内侧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稳定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稳定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面板、加强板和底板,面板上设有浇注装置,面板固定在加强板上,加强板的底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A板和置于A板中间的型芯,型芯与浇注装置连接,A板设有型腔,A板包括左板和右板,型腔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型腔设置在左板朝向右板的一侧上,第二型腔设置在右板朝向左板的一侧上;左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右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所述面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加强板、固定板后与面板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套;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斜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斜杆,左板上设有与第一斜杆适配的第一斜孔,右板上设有与第二斜杆适配的第二斜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面板、加强板和底板,面板上设有浇注装置,面板固定在加强板上,加强板的底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A板和置于A板中间的型芯,型芯与浇注装置连接,A板设有型腔,A板包括左板和右板,型腔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型腔设置在左板朝向右板的一侧上,第二型腔设置在右板朝向左板的一侧上;左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右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所述面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加强板、固定板后与面板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套;底板的一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辉彭琪卢金军李荣华何继伟俞勇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博森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