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止浆装饰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常规大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分别布置在常规大模板顶部、底部位置。所述止浆装饰系统包括塑料工字条、半圆塑料条;塑料工字条设置在模板竖向、横向拼缝位置,塑料工字条将常规大模板和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卡扣连接。半圆塑料条与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表面紧密粘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表面因模板工艺问题而产生的各类表面缺陷,混凝土浇筑后可一次性成型,满足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避免大量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及二次装饰施工,取得经济效益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
本专利技术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涉及房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饰面清水混凝土属国家“十三五”规划绿色建筑,也是建筑业的十大新技术之一。现桥梁工程、水电工程领域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模板采用常规大型钢模板表面固定一层覆膜胶合板,之后在胶合板表面粘贴一层铝塑板,模板拼缝间设置常规海绵条等工艺,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光滑平整,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但该技术在大面积饰面清水混凝土工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模板表面粘贴一层铝塑板,因铝塑板柔软,施工中外力挤压后可能褶皱堆叠,混凝土成型后表面有褶皱痕迹。二是相邻模板拼缝间虽然粘贴海绵条,保证了拼缝间止浆效果,但混凝土成型后表面留有拼缝印迹。三是新老混凝土浇筑层间因模板安装与老混凝土面无法保证各点均紧密接触,混凝土成型后经常发生老混凝土表面挂帘现象,且浇筑层间间歇缝印迹也留在混凝土表面。因此采用常规清水混凝土模板工艺技术,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缺陷大量存在,混凝土表面修复工程量大,修复工作困难,修复后难以保证表面整体一致性,还需要做二次装饰效果,现技术无法满足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出现的各种表面缺陷问题,保证了饰面清水混凝土效果,混凝土表面一次性成型,无需对表面进行二次装饰,同时避免后期大量表面修复工作,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止浆装饰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常规大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分别布置在常规大模板顶部、底部位置。所述止浆装饰系统包括塑料工字条、半圆塑料条;塑料工字条设置在模板竖向、横向拼缝位置,塑料工字条将常规大模板和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卡扣连接。半圆塑料条与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表面紧密粘接。所述常规大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在数量上按1:1:1配置。所述常规大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每种模板均包括覆膜胶合板,在覆膜胶合板表面粘贴一层亚克力板。所述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每块的高度为30cm。所述常规大模板、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内外侧对称设置,模板背面设置纵向围檩、横向围檩,配合对拉螺杆、PVC套管、堵头、螺帽加以固定。堵头一端贴合模板,另一端连接PVC套管,对拉螺杆穿过模板、堵头、PVC套管后通过螺帽固定。所述半圆塑料条通过粘接剂与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表面的亚克力板紧密粘接;半圆塑料条粘接时,半圆塑料条顶端与顶部止浆模板、底部止浆模板顶端齐平;半圆塑料条底口高程即为混凝土收仓高程线位置。本专利技术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技术效果如下:1):亚克力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光滑平整,有一定的镜面效果。2):工字型塑料条保证了各相邻模板拼缝后,混凝土成型表面无模板拼缝,并在模板拼缝处形成一道规则装饰性禅缝。3):半圆塑料条严格控制各层混凝土收仓高程,在收仓高程混凝土表面无层间间歇缝,并在层间混凝土表面位置形成一道规则的装饰性明缝。4):堵头保证对拉螺杆混凝土表面预留孔,装饰成规则平整的圆形槽。5):本专利技术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表面因模板工艺问题而产生的各类表面缺陷,混凝土浇筑后可一次性成型,满足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避免大量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及二次装饰施工,取得经济效益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样图A;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样图B;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样图C;其中:15-混凝土收仓高程线,16-已浇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止浆装饰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分别布置在常规大模板2顶部、底部位置。以一个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单元为例,所述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在数量上按1:1:1配置,即:常规大模板2配置一套,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各配置一套。底部止浆模板3为上一仓顶部止浆模板,不做拆除,同时作为本仓混凝土浇筑底部止浆用。中间的常规大模板2作为结构混凝土模板用,顶部止浆模板1在本仓混凝土浇筑后不做拆除处理,亦作为下一仓混凝土底部止浆用。所述止浆装饰系统包括塑料工字条8、半圆塑料条7、堵头14。止浆装饰系统均在模板表面规则有序对称布置,与模板表面紧密粘接。所述常规大模板2为市场购买的18mm厚的覆膜胶合板4,为保证混凝土成型后表面的光滑平整,在覆膜胶合板4表面粘贴一层亚克力板5。所述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亦为覆膜胶合板表面粘贴一层亚克力板。模板施工中,亚克力板与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可预先粘接成型。所述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每块的高度为30cm。保证对称布置的30cm高止浆模板外侧围檩布置空间。所述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根据结构体型(工程墙体、柱子等结构)内外侧对称设置,模板背面设置纵向围檩6、横向围檩9,配合对拉螺杆12、PVC套管13、堵头14、螺帽11加以固定。堵头14一端贴合模板,另一端连接PVC套管13,对拉螺杆12穿过模板、堵头14、PVC套管13后通过螺帽11固定。所述模板系统在施工中要求如下操作,首仓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至顶部止浆模板1的收仓高程线15,在模板拆除时,只拆除常规大模板2转移至下一层备仓,顶部止浆模板1不做拆除,充分利用首仓顶部止浆模板1与混凝土间的紧密接触性,保证了下一层新浇混凝土再层间接缝位置不发生浆液挂帘现象。所述塑料工字条8需根据模板厚度在厂家预订加工,塑料工字条8设置在模板竖向、横向拼缝位置,用其将常规大模板2和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紧扣连接,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模板拼缝位置形成一道半圆槽禅缝,具有一定装饰效果,避免混凝土表面遗留模板拼缝痕迹。所述半圆塑料条7采用粘接剂将其与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的表面亚克力板紧密粘接,粘接时保证半圆塑料条7顶端与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顶端齐平,半圆塑料条7底口高程即为混凝土收仓高程线15位置。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收仓高程表面形成一道半圆形明缝,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无层间间歇缝的痕迹出现。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收仓高程,严格控制在底部止浆模板3粘贴的半圆塑料条7底口混凝土收仓高程线15位置;模板拆除时,仅拆除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保留不动,顶部止浆模板1作为下一仓混凝土底部止浆模板所用,将常规大模板2转移至其上进行下层模板安装;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在常规大模板2顶部,安装预先准备好的顶部止浆模板1,模板系统固定后可浇筑混凝土,本仓混凝土模板拆除时,方可拆除底部止浆模板3和常规大模板2,但需保留顶部止浆模板1不动,如此反复,顶部止浆模板1和底部止浆模板3上下倒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止浆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分别布置在常规大模板(2)顶部、底部位置;所述止浆装饰系统包括塑料工字条(8)、半圆塑料条(7);塑料工字条(8)设置在模板竖向、横向拼缝位置,塑料工字条(8)将常规大模板(2)和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卡扣连接;半圆塑料条(7)与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表面紧密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止浆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分别布置在常规大模板(2)顶部、底部位置;所述止浆装饰系统包括塑料工字条(8)、半圆塑料条(7);塑料工字条(8)设置在模板竖向、横向拼缝位置,塑料工字条(8)将常规大模板(2)和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卡扣连接;半圆塑料条(7)与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表面紧密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在数量上按1:1:1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每种模板均包括覆膜胶合板(4),在覆膜胶合板(4)表面粘贴一层亚克力板(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每块的高度为30c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大模板(2)、顶部止浆模板(1)、底部止浆模板(3),内外侧对称设置,模板背面设置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冯灿通,宋华,韦强,严成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