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于罗汉松属物种叶的萃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1509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罗汉松属物种叶的萃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萃取产物用于皮肤美白以及皮肤抗皱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从罗汉松属物种(Pldocarpus  sp.)的叶所获得并且兼具有抑制酪胺酸酶活性以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的效用的萃取产物,该萃取产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将该萃取产物用于制造皮肤美白用产品的应用。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从罗汉松属物种(Podocarpus  sp.)的叶纯化出具有皮肤美白效用以及皮肤抗皱效用的槲皮酮(quercetin)与儿茶素(catech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罗汉松属物种叶的萃取产物,特别是涉及从罗汉松属物种(Podocarpus sp.)的叶所获得并且兼具有抑制酪胺酸酶活性以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的效用的萃取产物,该萃取产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将该萃取产物用于制造皮肤美白用以及皮肤抗皱用产品的应用。依据本专利技术,可从罗汉松属物种(Podocarpus sp.)的叶纯化出具有皮肤美白效用以及皮肤抗皱效用的槲皮酮(quercetin)与儿茶素(catechin)。
技术介绍
皮肤老化是必经的过程,老化的皮肤会产生各种组织形态与生理功能的变化,例如皮肤萎缩、松弛、失去弹性和光泽、产生皱纹、色素变化、皮肤伤口愈合能力及免疫力降低等。除了因增龄而造成的内因性老化之外,皮肤尚受到环境诸多不利的影响,而加速或提前老化。这些外因性老化的原因例如,长期暴露于阳光或高能量放射线下、组织受损、微生物感染、生活压力过大、疲劳过度、或过多的油脂摄取等,也会增加自由基及黑色素的产生或是代谢因子丧失。过量的自由基累积于皮肤中,会造成表皮、真皮结缔组织中的DNA受到破坏、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以及各种胶原蛋白质变性,使得结缔组织失去原有功能,而产生皮肤老化的现象,例如皱纹(Wrinkle)、失去弹性(Loss of Tone)以及干燥等。近年来,很多研究报告指出反应性氧族(ROS)不但能直接破坏组织间隙的胶原蛋白,还能让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去活性化,诱使另一类与皮肤老化相关的酵素,即基质金属蛋白酶(Mat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活化与表现。基质金属蛋白酶涵盖了一整个大家族,大部分功用都是切除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的蛋白质,至今已被发现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至少有26种,它们都具有很多结构上的共同点,例如具有锌离子的结构及某些相同序列的胜月太链。一般而言,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正常、健康或休止的组织中几乎都不被表现出来,或是维持在非常微量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基质金属蛋白酶切除结缔组织,有利于伤口的修复以及组织的重组。但当细胞或组织处于修复(Repair)或重组(Remodeling)的状态时,例如遭逢组织受伤、发炎反应、皮肤日晒、或各类疾病及癌细胞等,各类型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就会被大量的分泌出来。当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不正常时,反而会造成结缔组织的损害。举例而言,在光老化(Photoageing)现象中,皮肤受到阳光中能量最高且波长介于320nm至400nm之间的UVA(Ultraviolet A)、以及能量次之且波长介于280nm至320nm之间的UVB(Ultraviolet B)曝晒后,一方面皮肤结缔组织中的DNA吸收光子后引起结构上的改变而失去作用,另一方面表皮上一些光敏感性物质(Photosensitizer),诸如反式尿刊酸(Trans-Urocanic Acid)吸收光子后会进一步和氧分子反应,而形成例如单旋氧(Singlet Oxygen)、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Radical)等反应性氧族。反应性氧族会进一步破坏组织结构,也会去活化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使得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不正常,而引起结缔组织异常的损害。当皮肤上出现的肤色黯沉或是色素沉淀时,可藉由使用一些皮肤美白用品(skin whiting products)来淡化或去除累积于皮肤上色素或黑斑。根据目前所知的「美白」原理,可藉由阻断UV辐射(block of ultravioletirradiation)、自由基的清除(removal of free radicals)、抑制酪胺酸酶的合成(inhibition of tyrosinase synthesis)、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inhibition of tyrosinase activity)(Sachiko Shirota et al.(1994),Biol.Pharm.Bull.,17(2)266-269),或是藉由阻碍黑色素(melanin)的生成或促进其代谢等方面,来达致所欲的皮肤美白目的。Koichi Lida曾就所得到的中草药萃取产物来进行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测试,其中以衍生自传统中药中惯用的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1on)的萃取产物的抑制率达58.5%为最高(Koichi Lida.(1995),P1.Med.,61425-428)。另外,Dong-I1 Jang等人也发现,在以95%乙醇来萃取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干燥根时可得到一种天然化合物,也就是5-(3-(2,4-二羟基-酚)丙基)-3,4-双(3-甲基-2-丁烯基)-1,2-苯二醇,该化合物对于酪胺酸酶的活性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Dong-I1 Jang et al.(1997),Cos.&Toil.112(1)59-62)。此外,也有人分别从下列的生物来源分离出酪胺酸酶抑制剂蓝绿藻(Tomoharu Sano and Kunimitsu Kaya(1996),J.Nat.Prod.,5990-92)、苔藓(Masako Higuchi et al.(1993),P1.Med.,59253-255)以及真菌(Senji Takahashi et al.(1996),TheJ.Antibiotics 49(6)513-518;Mireille Goetghebeur and SelimKermasha(1996),PHytochemistry,42935-940)。在后续的研究中也得知有相当多的萃取产物与化合物可以抑制酪胺酸酶活性,例如,Matsuda等人由杨梅(Myrica rubra)的茎叶所得到的萃取产物以及从该萃取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出的槲皮酮(quercetin)皆具有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能力(Matsuda et al.(1995),Biol.Pharm Bull.,18(8)1148-1150)。在有关皮肤美白用的医药品与化妆品的研发上,医药界以及化妆品工业中的研究者已认知抑制酪胺酸酶活性与防止皮肤产生非所欲的色素沉淀间的关联性,因此,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试验常被用来评估一待测物质的皮肤美白效用。例如,在台湾的专利核准公告案第505520号中即揭示藉由抑制酪胺酸酶活性试验来评估该案中所获得的居鲁贝巴·派兹(jurubeba)萃取产物的美白效用。罗汉松属物种(Podocarpus sp.)是属于常绿乔木,且此属的植物常做为造林用树种。在台湾,罗汉松属植物广布于中低海拔地区,且主要包含有四个物种大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crophyllus)、兰屿罗汉松(Podocarpus costalis presl)、桃实百日青(Podocarpus nakaiiHayata)以及丛花百日青(Podocarpus fasciculus de Laubenfels)。而就申请人所知,迄今并无任何文献资料或专利前案曾经揭示,可以从罗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一源自于罗汉松属物种叶的萃取产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以一选自于下列群组中的溶剂来萃取一适量的罗汉松属物种的叶:水、醇或是此二者的一个组合;(b)将步骤(a)所形成的混合物内的罗汉松属物种的叶移 除而得到一第一萃取溶液;(c)移除该第一萃取溶液内的溶剂而得到一含有槲皮酮与儿茶素的第一萃取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贤郑可大陈世辉吕思洁
申请(专利权)人: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