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3658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的壳体、离子风发生器,所述壳体由一个底面和所述与底面垂直连接的数个滑轨构成,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发射极固定在滑轨的自由端、且与壳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射极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接,离子风发生器的接收极的周向边缘设置数个滑块,所述滑块装在滑轨上,所述接收极与地线电联接,所述接收极背面固定有绝缘的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固定在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接收极表面还涂覆有臭氧过滤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设计使得离子风发生器兼具产生离子风、有效传导热量、除去电离过程中产生的臭氧等三重功效。还可调整接收极与离子风发生器发射极的间距,调整离子风的风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广大用户对电子产品小型轻便、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度集成化、结构紧凑化、高性能芯片的应用成为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然而,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较高,且热量在狭小空间无法及时排出,这势必会影响使用寿命,降低工作效率。传统的散热装置可分为三类:①以翅片、热管为主的自然对流散热装置;②以风扇为主的强制对流散热装置;③将二者结合使用的散热装置。它们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子器件的散热效果,但是这些装置都存在一些缺陷:装置总体体积较大,风扇存在噪音、震动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以上装置都无法成为最理想的散热装置。近年来,基于电晕放电的离子风散热器因其无噪音、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脱颖而出。其工作原理是:在外加高压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离子运动过程中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从而产生一定方向的气流,即离子风。常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将翅片或热管与热源相连接进行导热,用离子风来给翅片或热管散热。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以下缺陷:①离子风散热器只提供离子风,而不提供导热装置,在散热过程中需要在热源处外加翅片等导热部件,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的壳体(10)、离子风发生器,所述壳体(10)由一个底面和与底面垂直连接的数个滑轨(11)构成,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发射极(20)固定在滑轨(11)的自由端、且与壳体(10)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射极(20)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接收极(30)的周向边缘设置数个滑块(33),所述滑块(33)装在所述滑轨(11)上,所述接收极(30)与地线电联接,所述接收极(30)背面固定有绝缘的导热基板(32),所述导热基板(32)固定在壳体(1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收极(30)表面还涂覆有臭氧过滤涂层(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的壳体(10)、离子风发生器,所述壳体(10)由一个底面和与底面垂直连接的数个滑轨(11)构成,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发射极(20)固定在滑轨(11)的自由端、且与壳体(10)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射极(20)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接收极(30)的周向边缘设置数个滑块(33),所述滑块(33)装在所述滑轨(11)上,所述接收极(30)与地线电联接,所述接收极(30)背面固定有绝缘的导热基板(32),所述导热基板(32)固定在壳体(1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收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忆昔李慧霞王静包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