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1347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压阀及气动其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包括:阀体、阀盖、阀瓣、阀座、阀杆、弹簧、膜片、膜盒等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的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控制箱、气源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提高气动减压阀的操作便捷性、调节精度,增加了压力控制箱这一控制部件,通过更改膜片尺寸、磨盒形状,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感应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由于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船舶及海上钻井平台等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压阀,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减压阀
技术介绍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现有技术中,气动减压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不便、感应不灵敏、调节精度不够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旨在通过优化气动减压阀结构,提高其操作便捷性、调节精度、反应灵敏度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减压阀,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手轮,所述手轮下方配合设置手轮杆,所述手轮杆外围设置衬套及手轮杆罩帽,所述手轮杆罩帽顶端设置限位板并配合连接有手柄;所述手轮杆罩帽固定于上膜盒顶部,所述上膜盒底壁配合设置膜盒垫片;膜盒接块穿设上膜盒顶壁,所述手轮杆底端固定于所述膜盒接块上部;所述膜盒接块下部连接硬芯;所述硬芯下方设置膜片;所述上膜盒、膜片及下膜盒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形成密闭腔室;所述下膜盒一侧安装有控制接口;所述下膜盒底壁连接阀架,所述阀架由中部设置的环形隔板形成两个相通的腔室;上阀杆穿过上腔室,所述上阀杆上端与膜盒腔室内的硬芯连接,下端穿过设置于所述环形隔板内部的调节套与接头相连;所述上腔室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上弹簧座、下弹簧座,所述上下弹簧座之间、环绕上阀杆设置调压弹簧;所述接头上设置有压力刻度指针,所述阀架外壁配合设置有压力刻度牌;所述接头下部连接下阀杆;所述下阀杆穿过与所述阀架下部由锁紧螺母紧固、内部设置有填料结构的阀盖后,与阀体内部的阀瓣相连;所述阀体上部与所述阀盖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阀体内部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衬、内衬、阀瓣,所述阀瓣下方对应位置设置阀座。优选方式下,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通过控制接口与压力控制箱相连,所述压力控制箱与气源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手柄和限位板的作用是它们向下锁紧的情况下,手轮33不能旋转,该状态下阀门为气动操作;当手柄和限位板逆时针旋转开启状态下,阀门才可以进行手动操作。手柄和限位板的作用是防止手轮因为振动的关系影响阀门自动操作时的精度。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硬芯,硬芯是保护膜片的,防止气压瞬间集中在膜片的局部致使膜片破损。同时膜片收到气源压力的时候,压力传递到硬芯上,由硬芯带动上阀杆运动。3、本专利技术将原来的平板状膜片改为下凹的弧形膜片,增大膜片尺寸;同时,将增大了原有扁平状膜盒的弯曲度,膜盒内部空间更大,膜片活动范围更大,压力变化的调整范围更大。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气动减压阀的操作便捷性、调节精度,增加了压力控制箱这一控制部件,通过更改膜片尺寸、膜盒形状,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感应的灵敏度。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由于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船舶及海上钻井平台等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工作示意图。图中,1是手柄,2是限位板,3是衬套,4是手轮杆,5是手轮杆罩帽,6是膜盒垫片,7是上膜盒,8是膜片,9是膜盒接块,10是硬芯,12是下膜盒,13是控制接口,14是上弹簧座,15是调压弹簧,16是阀架,17是上阀杆,18是下弹簧座,19是调节套,20是接头,21是压力刻度牌,22是压力刻度指针,24是填料结构,25是锁紧螺母,26是阀盖,27是下阀杆,28是外衬,29是内衬,30是阀瓣,31是阀座,32是阀体,33是手轮;34是压力控制箱,35是气源。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手轮33,所述手轮33下方配合设置手轮杆4,所述手轮杆4外围设置衬套3及手轮杆罩帽5,所述手轮杆罩帽5顶端设置限位板2并配合连接有手柄1。使用时,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手柄和限位板的作用是它们向下锁紧的情况下,手轮33不能旋转,该状态下阀门为气动操作;当手柄和限位板逆时针旋转开启状态下,阀门才可以进行手动操作。手柄和限位板的作用是防止手轮因为振动的关系影响阀门自动操作时的精度。所述手轮杆罩帽5固定于上膜盒7顶部,所述上膜盒7底壁配合设置膜盒垫片6;膜盒接块9穿设上膜盒7顶壁,所述手轮杆4底端固定于所述膜盒接块9上部;所述膜盒接块9下部连接硬芯10;所述硬芯10下方设置膜片8;所述上膜盒7、膜片8及下膜盒12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形成密闭腔室;所述下膜盒12一侧安装有控制接口13。所述下膜盒12底壁连接阀架16,所述阀架16由中部设置的环形隔板形成两个相通的腔室;上阀杆17穿过上腔室,所述上阀杆17上端与膜盒腔室内的硬芯10连接,下端穿过设置于所述环形隔板内部的调节套19与接头20相连;所述上腔室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上弹簧座14、下弹簧座18,所述上下弹簧座之间、环绕上阀杆17设置调压弹簧15。本专利技术硬芯10是保护膜片的,防止气压瞬间集中在膜片的局部致使膜片破损。同时膜片收到气源压力的时候,压力传递到硬芯上,由硬芯带动上阀杆运动。所述接头20上设置有压力刻度指针22,所述阀架16外壁配合设置有压力刻度牌21;所述接头20下部连接下阀杆27;所述下阀杆27穿过与所述阀架16下部由锁紧螺母25紧固、内部设置有填料结构24的阀盖26后,与阀体32内部的阀瓣30相连;所述阀体32上部与所述阀盖26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阀体32内部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衬28、内衬29、阀瓣30,所述阀瓣30下方对应位置设置阀座31。图2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工作示意图。使用时,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通过控制接口13与压力控制箱34相连,所述压力控制箱34与气源35相连。通过压力控制箱34的输出信号控制本专利技术气动减压阀的泄放。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手轮(33),所述手轮(33)下方配合设置手轮杆(4),所述手轮杆(4)外围设置衬套(3)及手轮杆罩帽(5),所述手轮杆罩帽(5)顶端设置限位板(2)并配合连接有手柄(1);所述手轮杆罩帽(5)固定于上膜盒(7)顶部,所述上膜盒(7)底壁配合设置膜盒垫片(6);膜盒接块(9)穿设上膜盒(7)顶壁,所述手轮杆(4)底端固定于所述膜盒接块(9)上部;所述膜盒接块(9)下部连接硬芯(10);所述硬芯(10)下方设置膜片(8);所述上膜盒(7)、膜片(8)及下膜盒(12)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形成密闭腔室;所述下膜盒(12)一侧安装有控制接口(13);所述下膜盒(12)底壁连接阀架(16),所述阀架(16)由中部设置的环形隔板形成两个相通的腔室;上阀杆(17)穿过上腔室,所述上阀杆(17)上端与膜盒腔室内的硬芯(10)连接,下端穿过设置于所述环形隔板内部的调节套(19)与接头(20)相连;所述上腔室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上弹簧座(14)、下弹簧座(18),所述上下弹簧座之间、环绕上阀杆(17)设置调压弹簧(15);所述接头(20)上设置有压力刻度指针(22),所述阀架(16)外壁配合设置有压力刻度牌(21);所述接头(20)下部连接下阀杆(27);所述下阀杆(27)穿过与所述阀架(16)下部由锁紧螺母(25)紧固、内部设置有填料结构(24)的阀盖(26)后,与阀体(32)内部的阀瓣(30)相连;所述阀体(32)上部与所述阀盖(26)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阀体(32)内部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衬(28)、内衬(29)、阀瓣(30),所述阀瓣(30)下方对应位置设置阀座(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手轮(33),所述手
轮(33)下方配合设置手轮杆(4),所述手轮杆(4)外围设置衬套(3)及手轮杆罩帽(5),
所述手轮杆罩帽(5)顶端设置限位板(2)并配合连接有手柄(1);
所述手轮杆罩帽(5)固定于上膜盒(7)顶部,所述上膜盒(7)底壁配合设置膜盒
垫片(6);膜盒接块(9)穿设上膜盒(7)顶壁,所述手轮杆(4)底端固定于所述膜盒接
块(9)上部;所述膜盒接块(9)下部连接硬芯(10);所述硬芯(10)下方设置膜片(8);
所述上膜盒(7)、膜片(8)及下膜盒(12)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形成密闭腔室;所述下
膜盒(12)一侧安装有控制接口(13);
所述下膜盒(12)底壁连接阀架(16),所述阀架(16)由中部设置的环形隔板形
成两个相通的腔室;上阀杆(17)穿过上腔室,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顺天兴达特种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