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汝杰专利>正文

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391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由底层、中层和表面层构成,所述中层位于底层和表面层之间,所述鞋垫本体至少包括前足部和中足部,所述前足部处的中层不可翻折,所述中足部的中层整体或部分不可翻折;鞋垫本体放置在鞋内后,脚趾位于前足部的上方,足弓位于中足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置于鞋子中,由于中层不可翻折、具有一定刚性,且由于鞋子内空间的限制,限定了脚部尤其是前脚掌处关节的运动,可避免因患者不注意导致脚掌运动或其他原因使前脚掌运动造成的骨头错位,从而避免二次伤害或后遗症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垫,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脚部术后康复行走的前足减压内置鞋垫
技术介绍
由于脚部畸形、跖骨骨折、趾骨骨折或其他原因,人们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脚部手术,人们需保证手术处骨头的固定,以避免骨头错位以致后遗症的产生;在解除石膏等固定后,人们会进行康复训练走路。虽然拆掉了石膏使脚部可以做一定运动以避免肌肉萎缩,但仍需注意避免前脚掌的关节运动;鞋子内空间较小对脚部进行了限制,但由于鞋子鞋底均采用橡胶等柔软材质制成,使得脚掌下翻或上翘会带动鞋底变形,脚仍可进行前脚掌蜷曲或上翘的运动,使得后遗症产生的可能性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术后康复、避免脚在走路时前脚掌活动造成后遗症的前足减压内置鞋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由底层、中层和表面层构成,所述中层位于底层和表面层之间,所述鞋垫本体至少包括前足部和中足部,所述前足部处的中层不可翻折,所述中足部的中层整体或部分不可翻折;鞋垫本体放置在鞋内后,脚趾位于前足部的上方,足弓位于中足部的上方。本技术放置于鞋子中,由于前足部中层不可翻折、具有一定刚性,且由于鞋子内空间的限制,限定了脚部尤其是前脚掌处关节的运动,可避免因患者不注意导致脚掌运动或其他原因使前脚掌(趾骨骨折处、跖骨骨折处等手术处)运动造成的骨头错位,从而避免二次伤害或后遗症的产生。前足部位于鞋垫的前方(以脚尖处为前、脚跟处为后),前足部可与前脚掌相对应,为保证前足部与中足部相接处翻折,前足部的中层应与中足部的中层一体,或前足部的中层与部分中足部的中层一体设置。底层和表面层为包裹中层的布料,表面层也可为功能性鞋垫层,比如防滑透气等表面层。作为优选,所述中足部的内侧形成有可与足弓凹陷相适应的弧形凸起结构。弧形凸起结构与足弓凹陷处相适应,使人体中心可转移至脚窝处,使前脚掌抓地施力变小以避免脚趾的运动。作为优选,所述鞋垫本体的中足部的中层形成有褶皱状凸起,所述褶皱状凸起由若干个纵向平行排列设置的褶皱单体组成。褶皱状凸起相当于多个纵向平行设置的加强筋,在不改变鞋垫本体厚度的情况下,褶皱状凸起的设置可以提高本技术的强度,表面层和底层的结构应与中层的结构相适应,以使表面层表面平滑。作为优选,所述鞋垫本体包括后足部,后足部和前足部位于中足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后足部的中层部分可翻折。为便于鞋垫本体的前足部和中足部放进鞋子里,后足部因采用柔软可翻折皱起的材质,比如棉、布等。作为优选,所述鞋垫本体搭配有后足部鞋垫,所述后足部鞋垫可与鞋垫本体连接固定。如果鞋垫本体只有前足部和中足部,会使得脚后跟侧有凹陷,既不舒适,也不便于患者行走,为此本技术设置了与鞋垫本体分体设置的后足部鞋垫,鞋垫本体和后足部鞋垫可相互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鞋垫本体的前足部固定有硬质脚趾罩,所述硬质脚趾罩的两端与前足部的左右两侧相固定,硬质脚趾罩朝向中足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作为优选,所述鞋垫本体的前足部固定有脚趾束套,所述脚趾束套形成有五个与脚趾大小形状相适应的分体束套,所述分体束套朝向中足部的方向形成有束套开口。上述设置可对患者的脚趾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前脚掌的趾骨(远节趾骨、中节趾骨、近节趾骨)关节的活动,避免脚趾蜷曲。可选用透气、吸水或不吸水等材质制成硬质脚趾罩、脚趾束套,硬质脚趾罩可通过万能扣与鞋垫本体搭配。作为优选,所述鞋垫本体的中足部后侧的上方设有脚脖固定带,所述脚脖固定带呈环形或弧形的可环绕脚脖的结构,所述脚脖固定带通过连接带与鞋垫本体相固定,所述脚脖固定带的松紧可调。脚脖固定带的松紧可调可使脚脖位于脚脖固定带内,由于脚脖固定带的两端是固定的,可对脚脖进行位置限定,使患者行走时脚的运动轨迹趋向——平移。其中,脚脖固定带通过连接带向下延伸与鞋垫本体侧面相接,脚脖固定带、连接带和鞋垫本体可保证相对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褶皱状凸起的褶皱单体呈纵向上的两端低中间高的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前足部的中层由铝合金、塑料制成;或所述前足部的中层和中足部的中层由铝合金、塑料一体成型制成。为限制前脚掌关节的活动,前足部的中层应有具有一定刚性的材质制成,可根据需要选择中足部中层的材质;为便于人们行走,鞋垫本体应采用较轻的材料制成。本技术可用于辅助术后康复行走,且避免脚在走路时前脚掌关节活动造成后遗症的产生,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强度较高不易损坏、具有便于放置于鞋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和图3的中层的俯视图;图7为图1和图3的中层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包括鞋垫本体,鞋垫本体由底层1、中层2和表面层3构成,鞋垫本体包括前足部4和中足部5,前足部4处的中层和中足部5的中层一体设置,且中层由铝合金制成;鞋垫本体放置在鞋内后,脚趾位于前足部的上方,足弓位于中足部的上方。由图1、图2、图6、凸7所示,中足部5处的中层的纵向的横截面呈中间厚前后两侧较薄的褶皱状凸起8,褶皱状凸起由若干个纵向平行排列设置的褶皱单体组成。鞋垫本体的前足部4固定有脚趾束套9,脚趾束套套9包括五个与脚趾大小形状相适应的分体束套,分体束套朝向中足部的方向形成有束套开口。本技术的鞋垫本体搭配有后足部鞋垫,待本技术的鞋垫本体放进鞋内后,在鞋子的脚后跟处放置后足部鞋垫。实施例2由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包括鞋垫本体,鞋垫本体由底层1、中层2和表面层3构成,鞋垫本体包括前足部4、中足部5和后足部7,前足部5处的中层和中足部的中层一体设置且不可翻折。鞋垫本体放置在鞋内后,脚趾位于前足部4的上方,足弓位于中足部5的上方,脚后跟位于后足部7的上方。由图4、图5、图6、图7所示,中足部的中层形成有褶皱状凸起,褶皱凸起呈纵向上两端薄中间厚的结构,褶皱状凸起由若干个纵向平行排列设置的褶皱单体组成。鞋垫本体的前足部4固定有硬质脚趾罩10,硬质脚趾罩的两端与前足部4的左右两侧通过万能扣相固定,硬质脚趾罩朝向中足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鞋垫本体的中足部后侧的上方设有脚脖固定带11,脚脖固定带11由两个倾斜的弧形环连接固定,一个弧形环与脚脖前侧贴合,一个弧形环与脚脖后侧贴合,脚脖固定带1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连接带12以与鞋垫本体的侧面相固定。脚脖固定带的松紧可调可使脚脖位于脚脖固定带内,由于脚脖固定带的两端是固定的,可对脚脖进行位置限定,使患者行走时脚的运动轨迹趋向——平移。前足部4的中层和中足部的中层由铝合金制成,前足部、中足部的底层和表面层形状与中层的形状相适应以使鞋垫本体表面平滑。后足部可翻折、折叠以便于前足部和中足部放置于鞋内,后足部可选用棉布等柔软材料制成。本技术放置于鞋子中,由于鞋垫本体的中层不可翻折、具有一定刚性,且由于鞋子内空间的限制,限定了脚部尤其是前脚掌处关节的运动,可避免因患者不注意导致脚掌运动或其他原因使前脚掌(趾骨骨折处、跖骨骨折处等手术处)运动造成的骨头错位,避免二次伤害或后遗症的产生。底层和表面层为包裹中层的布料,表面层也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由底层、中层和表面层构成,所述中层位于底层和表面层之间,所述鞋垫本体至少包括前足部和中足部,所述前足部处的中层不可翻折,所述中足部的中层整体或部分不可翻折;鞋垫本体放置在鞋内后,脚趾位于前足部的上方,足弓位于中足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由底层、中层和表面层构成,所述中层位于底层和表面层之间,所述鞋垫本体至少包括前足部和中足部,所述前足部处的中层不可翻折,所述中足部的中层整体或部分不可翻折;鞋垫本体放置在鞋内后,脚趾位于前足部的上方,足弓位于中足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足部的内侧形成有可与足弓凹陷相适应的弧形凸起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的中足部的中层形成有褶皱状凸起,所述褶皱状凸起由若干个纵向平行排列设置的褶皱单体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包括后足部,后足部和前足部位于中足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后足部的中层部分可翻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足减压内置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搭配有后足部鞋垫,所述后足部鞋垫可与鞋垫本体连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汝杰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庄汝杰陈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