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2CrMo熔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749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2CrMo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料;2)造渣;3)取样扒渣;4)脱氧;5)测温;6)加硅铁;7)出钢:钢液温度符合要求,停电出钢,在茶壶包中加入稀土0.4kg进行孕育处理,插铝线(0.8Kg/t)0.5Kg进行终脱氧,最后加入覆盖剂,防止钢液氧化,并作成品分析;8)浇注:钢液在包内镇静3-5分钟后进行浇注,要求浇注温度为1530-1550℃。该熔炼工艺方法简单,该方法工艺简单,免去了很多重复性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2CrMo熔炼工艺
技术介绍
42CrMo钢属于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和韧性,淬透性也较好,无明显的回火脆性,调质处理后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低温冲击韧性良好。该钢适宜制造要求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但是42CrMo在熔炼的时候,工艺方法比较复杂,熔炼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42CrMo熔炼工艺,该熔炼工艺方法简单,该方法工艺简单,免去了很多重复性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42CrMo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料:加入废钢、钼铁后通电熔化,在开始通电的6-8分钟内供给60%的功率,待电流冲击停止后,逐渐将功率开至最大,随时注意捣料,防止炉料\搭桥\并继续添加炉料。2)造渣:炉料熔清后,加入造渣材料,石灰5Kg,荧石2.5Kg,造渣覆盖钢液,渣料加入量为总装量的1-1.5%。3)取样扒渣:炉料熔清后,取样分析C、S、P、Mo、Si、Mn,P,并将预热的铬铁及造渣材料加入炉内,渣料熔清后将功率降到40-50%,倾炉扒渣,另造新渣。4)脱氧:渣料化清后,加入石灰0.3Kg,铝线0.6Kg进行扩散脱氧,脱氧过程中可用石灰粉和萤石粉调整炉渣粘度,同时在钢液温度达到1560℃以上时,扒除大部分炉渣,加入锰铁和造渣材料。5)测温:测量钢液温度,要求出钢温度在1610-1630℃,检查钢液脱氧情况。6)加硅铁:出炉前5-10分钟加入硅铁,加入量按规定下限配入,并根据试样调整化学成分,各元素调整平衡后,造渣升温至1550℃除渣,在脱氧基本良好的洁净液面上加入FeTi30,Ti在钢液中形成TiN、TiC,TiC颗粒细小,是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有效质点,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得到N、O、S含量较小的洁净钢水,可获得细晶粒组织,钛铁加入后及时升温,待钢液温度升至1600℃时,扒渣及清除浮渣,在脱氧良好洁净的液面上加入已预热的硼铁,并采用高效隔热保温剂覆盖,待钢液温度升至1630℃~1650℃时,彻底除渣后倾钢;7)出钢:钢液温度符合要求,停电出钢,在茶壶包中加入稀土0.4kg进行孕育处理,插铝线(0.8Kg/t)0.5Kg进行终脱氧,最后加入覆盖剂,防止钢液氧化,并作成品分析;8)浇注:钢液在包内镇静3-5分钟后进行浇注,要求浇注温度为1530-15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熔炼效率、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取得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克服了长期以来的设计定势,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和加工思路,并取得了比现有技术更好的熔炼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2CrMo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料:加入废钢、钼铁后通电熔化,在开始通电的6-8分钟内供给60%的功率,待电流冲击停止后,逐渐将功率开至最大,随时注意捣料,防止炉料\搭桥\并继续添加炉料。2)造渣:炉料熔清后,加入造渣材料,石灰5Kg,荧石2.5Kg,造渣覆盖钢液,渣料加入量为总装量的1-1.5%。3)取样扒渣:炉料熔清后,取样分析C、S、P、Mo、Si、Mn,P,并将预热的铬铁及造渣材料加入炉内,渣料熔清后将功率降到40-50%,倾炉扒渣,另造新渣。4)脱氧:渣料化清后,加入石灰0.3Kg,铝线0.6Kg进行扩散脱氧,脱氧过程中可用石灰粉和萤石粉调整炉渣粘度,同时在钢液温度达到1560℃以上时,扒除大部分炉渣,加入锰铁和造渣材料。5)测温:测量钢液温度,要求出钢温度在1610-1630℃,检查钢液脱氧情况。6)加硅铁:出炉前5-10分钟加入硅铁,加入量按规定下限配入,并根据试样调整化学成分,各元素调整平衡后,造渣升温至1550℃除渣,在脱氧基本良好的洁净液面上加入FeTi30,Ti在钢液中形成TiN、TiC,TiC颗粒细小,是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有效质点,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得到N、O、S含量较小的洁净钢水,可获得细晶粒组织,钛铁加入后及时升温,待钢液温度升至1600℃时,扒渣及清除浮渣,在脱氧良好洁净的液面上加入已预热的硼铁,并采用高效隔热保温剂覆盖,待钢液温度升至1630℃~1650℃时,彻底除渣后倾钢;7)出钢:钢液温度符合要求,停电出钢,在茶壶包中加入稀土0.4kg进行孕育处理,插铝线(0.8Kg/t)0.5Kg进行终脱氧,最后加入覆盖剂,防止钢液氧化,并作成品分析;8)浇注:钢液在包内镇静3-5分钟后进行浇注,要求浇注温度为1530-1550℃。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熔炼效率、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取得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克服了长期以来的设计定势,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和加工思路,并取得了比现有技术更好的熔炼效果。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42CrMo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料:加入废钢、钼铁后通电熔化,在开始通电的6‑8分钟内供给60%的功率,待电流冲击停止后,逐渐将功率开至最大,随时注意捣料,防止炉料搭桥并继续添加炉料;  2)造渣:炉料熔清后,加入造渣材料,石灰5Kg,荧石2.5Kg,造渣覆盖钢液,渣料加入量为总装量的1‑1.5%;3)取样扒渣:炉料熔清后,取样分析C、S、P、Mo、Si、Mn,P,并将预热的铬铁及造渣材料加入炉内,渣料熔清后将功率降到40‑50%,倾炉扒渣,另造新渣;4)脱氧:渣料化清后,加入石灰0.3 Kg,铝线0.6 Kg进行扩散脱氧,脱氧过程中可用石灰粉和萤石粉调整炉渣粘度,同时在钢液温度达到1560℃以上时,扒除大部分炉渣,加入锰铁和造渣材料; 5)测温:测量钢液温度,要求出钢温度在1610‑1630℃,检查钢液脱氧情况;6)加硅铁:出炉前5‑10分钟加入硅铁,加入量按规定下限配入,并根据试样调整化学成分,各元素调整平衡后,造渣升温至1550℃除渣,在脱氧基本良好的洁净液面上加入FeTi30,Ti在钢液中形成TiN、TiC,TiC颗粒细小,是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有效质点,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得到N、O、S含量较小的洁净钢水,可获得细晶粒组织,钛铁加入后及时升温,待钢液温度升至1600℃时,扒渣及清除浮渣,在脱氧良好洁净的液面上加入已预热的硼铁,并采用高效隔热保温剂覆盖,待钢液温度升至1630℃~1650℃时,彻底除渣后倾钢;  7)出钢:钢液温度符合要求,停电出钢,在茶壶包中加入稀土0.4kg进行孕育处理,插铝线(0.8Kg/t)0.5Kg进行终脱氧,最后加入覆盖剂,防止钢液氧化,并作成品分析;8)浇注:钢液在包内镇静3‑5分钟后进行浇注,要求浇注温度为1530‑15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2CrMo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料:加入废钢、钼铁后通电熔化,在开始通电的6-8分钟内供给60%的功率,待电流冲击停止后,逐渐将功率开至最大,随时注意捣料,防止炉料\搭桥\并继续添加炉料;
2)造渣:炉料熔清后,加入造渣材料,石灰5Kg,荧石2.5Kg,造渣覆盖钢液,渣料加入量为总装量的1-1.5%;
3)取样扒渣:炉料熔清后,取样分析C、S、P、Mo、Si、Mn,P,并将预热的铬铁及造渣材料加入炉内,渣料熔清后将功率降到40-50%,倾炉扒渣,另造新渣;
4)脱氧:渣料化清后,加入石灰0.3Kg,铝线0.6Kg进行扩散脱氧,脱氧过程中可用石灰粉和萤石粉调整炉渣粘度,同时在钢液温度达到1560℃以上时,扒除大部分炉渣,加入锰铁和造渣材料;
5)测温:测量钢液温度,要求出钢温度在1610-1630℃,检查钢液脱氧情况;
6)加硅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春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