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709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⑴、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⑸、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⑹、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⑺、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材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材组装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钢材组装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⑸、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⑹、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⑺、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⑸、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⑹、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⑺、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⑸、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⑹、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⑺、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
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⑷、构件的隐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聆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