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和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参见图1所示,现有飞轮储能装置100主要包括同轴设置的一电机1(既是电动机也是发电机)及一飞轮2,当需要储能时,电机1被一外界电能驱动而以电动机形式运转并带动飞轮2旋转,使飞轮2以动能的形式将能量储存起来(电能转机械能)。当需要输出电能时,则改由高速旋转的飞轮2带动电机1以发电机形式运转,使电机1产生电力并输出(机械能转电能)。但是现有的电机1不是高扭力低转速马达,就是高转速低扭力马达,使得飞轮储能装置100在运转时无法提供兼具高扭力及高转速的动力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产生高扭力及高转速动力输出的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以及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系统。本专利技术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主要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电机、一第二电机及一飞轮,该第一电机具有一内转子及一外定子,该内转子与该转轴轴接,该外定子的三相线圈采用分布绕线或集中绕线其中一种;该第二电机具有一外转子及一内定子,该外转子与该转轴轴接而与该内转子同轴且同步旋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电机,具有一内转子及一外定子,该内转子与该转轴轴接,该外定子的三相线圈采用分布绕线或集中绕线其中一种;一第二电机,具有一外转子及一内定子,该外转子与该转轴轴接而与该内转子同轴且同步旋转,该内定子的三相线圈采用分布绕线或集中绕线其中另一种,其中,该外定子的三相线圈与该内定子的三相线圈对应串联,并形成具有一个中性点及三个接点的三相Y型绕线,且该第一电机的外径与该第二电机的外径的比例为1:2,该第一电机的长度与该第二电机的长度的比例为2:1,而且两者的输出功率相同;及一飞轮,与该转轴轴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包括:一转轴;一第一电机,具有一内转子及一外定子,该内转子与该转轴轴接,该外定子的三相线圈采用分布绕线或集中绕线其中一种;一第二电机,具有一外转子及一内定子,该外转子与该转轴轴接而与该内转子同轴且同步旋转,该内定子的三相线圈采用分布绕线或集中绕线其中另一种,其中,该外定子的三相线圈与该内定子的三相线圈对应串联,并形成具有一个中性点及三个接点的三相Y型绕线,且该第一电机的外径与该第二电机的外径的比例为1:2,该第一电机的长度与该第二电机的长度的比例为2:1,而且两者的输出功率相同;及一飞轮,与该转轴轴接,以被该第一电机及该第二电机带动旋转而储能,或者带动该第一电机及该第二电机旋转而发电并输出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机是一采用分布绕线且能被电压控制其转速的高转速低扭力直流无刷马达,该第二电机是一采用集中绕线且能被电流控制其输出扭力的高扭力低转速直流无刷马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还包括一与该三个接点电耦接的控制器,其用以控制该第一电机与该第二电机运转与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振型态飞轮储能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是一个具有阻尼功能的驱动电路,其接受一直流电源供电,并包括:三个与该直流电源并联的桥臂,每一桥臂具有串接于一第一接点的一上开关及一下开关,以及两个分别与该上开关及该下开关对应且反向并联的飞轮二极管,该上开关的一端与该直
\t流电源的一正端电耦接,该下开关的一端与该直流电源的一负端电耦接,且每一相线圈的该接点与每一桥臂的该第一接点对应电耦接;三个与该直流电源并联的飞轮二极管组,每一飞轮二极管组具有串接于一第二接点的一第一飞轮二极管及一第二飞轮二极管,且该三相Y型绕线的该三个接点与该三个飞轮二极管组的该第二接点对应电耦接;两个第一直流支撑电容,与该直流电源并联;及两个第二直流支撑电容,其一端串接于一第三接点,另一端分别与该直流电源的两端对应电耦接,且该第三接点与该三相Y型绕线的该中性点电耦接。5.根据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