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浓缩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352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浓缩丸,此丸剂具体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药材组成,经过提取加工制成丸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的浓缩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左归丸处方源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温补派代表)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但其滋阴补肾功效更胜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用于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常用于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闭经、月经量少等属于肾阴不足,精髓亏虚者。左归丸为中药部颁标准所载,处方包括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和枸杞子等八味常用中草药和动物药。制法以熟地黄等六味粉碎成细粉,龟板胶及鹿角胶烊化后混合,并以蜜水泛制为水蜜丸。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510027556.0)公开了一种中药左归颗粒的包衣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照此专利申请技术在实验室制备了一批左归颗粒,结果发现:由于此颗粒剂的浸膏含量高,添加剂少,虽经包衣,但在其存储过程中仍易产生吸潮,结块等现象;药物用水冲泡时,醇溶性成分溶出受到限制;同时,药物的酸涩味和两味动物药的腥味使得口服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给颗粒剂的药效发挥造成了阻碍。长期以来,动物胶由于其滋补功效显著,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制剂过程中,动物胶遇热烊化,产生极强的粘性,使得其制剂不易成型或成型后制剂溶散时限或崩解时限易超标,严重阻碍了含动物胶制剂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溶散时限短、抗湿性强且药效显著的左归浓缩丸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中药浓缩丸,它是用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熟地黄24~240份,山茱萸12~120份,山药12~120份,枸杞子12~120份,菟丝子12~120份,牛膝9~90份,龟甲胶12~120份,鹿角胶12~120份;步骤一,菟丝子、山茱萸、牛膝加乙醇,加热回流,回流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20~1.30,得醇提浓缩液,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下1.10~1.15,加乙醇沉淀,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35~1.4,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胶、鹿角胶分别粉碎,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料混合,所述辅料为稀释剂,所述稀释剂选自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和PVP-K3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稀释剂=2~3:1:1:1~3(重量份),制软材,炼条温度35~45℃,制成素丸。在一优选例中,所述中药浓缩丸还包括将步骤二所得素丸进行薄膜包衣的步骤,所述薄膜包衣步骤中使用的包衣材料为中药,包衣条件为:水为溶解剂、包衣液浓度16%~18%、包衣增重3%~5%、进风温度40~90℃、压缩机压力0.2~0.4MPa、包衣锅转速20~60rmp、蠕动泵流速1.5~3ml·min-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中药原料的重量份为:熟地黄80份、山茱萸40份、山药40份、枸杞子40份、菟丝子40份、牛膝30份、龟甲胶40份、鹿角胶40份。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一使用的乙醇浓度为50%~90%,用量为6~10倍量,加热回流1~3次,每次回流时间为0.5~2小时,回流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25;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水10~14倍量,煎煮1~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0.5~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下1.12,加入95%乙醇沉淀使醇沉液的含醇量达30%~70%,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所述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38;所述龟甲胶和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100目筛。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一使用的乙醇浓度为70%,用量为8倍量,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小时;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0.5小时,所述加入95%乙醇沉淀使醇沉液的含醇量达50%。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时,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稀释剂=2~3:1:1:1~1.25(重量份)。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辅料为稀释剂和崩解剂,所述崩解剂选自CMS-Na、L-HPC和CMC-Na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稀释剂和崩解剂的重量份比为10:1~3。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所述崩解剂为CMC-Na时,所述微晶纤维素和CMC-Na重量份比为5: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炼条温度为4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中药浓缩丸是用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过以下步骤制得:熟地黄80份、山茱萸40份、山药40份、枸杞子40份、菟丝子40份、牛膝30份、龟甲胶40份、鹿角胶40份。步骤一,菟丝子、牛膝、山茱萸合并后加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25,得醇提浓缩液,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12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0.5小时,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下1.12,加95%乙醇沉淀使醇沉液含醇量达到50%,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38,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胶、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微晶纤维素以2.8:1:1:1.2(重量份)混合,制软材,炼条温度40℃,制成素丸;可选的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素丸进行薄膜包衣,使用中药为包衣材料,包衣条件为:水为溶解剂、包衣液浓度17%、包衣增重4%、进风温度65℃、压缩机压力0.3MPa、包衣锅转速40rmp、蠕动泵流速2.5ml·min-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三中使用的辅料为微晶纤维素和CMC-Na,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辅料=2.8:1:1:1.2(重量份),所述微晶纤维素和CMC-Na的重量份比为5:1。本专利技术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左归浓缩丸(素丸)与左归颗粒(包衣)的临界相对湿度比较图。图1表明:即使在未包衣的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左归浓缩丸的抗湿性也要显著优于包衣后的左归颗粒,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左归浓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熟地黄24~240份,山茱萸12~120份,山药12~120份,枸杞子12~120份,菟丝子12~120份,牛膝9~90份,龟甲胶12~120份,鹿角胶12~120份;步骤一,菟丝子、山茱萸、牛膝加乙醇,加热回流,回流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20~1.30,得醇提浓缩液,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下1.10~1.15,加乙醇沉淀,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35~1.4,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胶、鹿角胶分别粉碎,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料混合,所述辅料为稀释剂,所述稀释剂选自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和PVP‑K3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稀释剂=2~3:1:1:1~3(重量份),制软材,炼条温度35~45℃,制成素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
熟地黄24~240份,山茱萸12~120份,山药12~120份,枸杞子12~120份,菟丝子
12~120份,牛膝9~90份,龟甲胶12~120份,鹿角胶12~120份;
步骤一,菟丝子、山茱萸、牛膝加乙醇,加热回流,回流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20~
1.30,得醇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70℃下1.10~1.15,加乙醇沉淀,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
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35~1.4,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胶、鹿角胶分
别粉碎,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料混合,所述辅料为稀释剂,所
述稀释剂选自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和PVP-K3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浸膏:
龟甲胶粉:鹿角胶粉:稀释剂=2~3:1:1:1~3(重量份),制软材,炼条温度35~45℃,
制成素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步骤二所得素丸进行薄膜
包衣的步骤,所述薄膜包衣步骤中使用的包衣材料为中药,包衣条件为:水为溶解剂、
包衣液浓度16%~18%、包衣增重3%~5%、进风温度40~90℃、压缩机压力0.2~0.4MPa、
包衣锅转速20~60rmp、蠕动泵流速1.5~3ml·min-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的重量份为:熟地黄80
份、山茱萸40份、山药40份、枸杞子40份、菟丝子40份、牛膝30份、龟甲胶40份、鹿
角胶40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使用的乙醇浓度为50%~
90%,用量为6~10倍量,加热回流1~3次,每次回流时间为0.5~2小时,回流液浓缩至相
对密度为60℃下1.25;
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水10~14倍量,煎
煮1~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0.5~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下1.12,加入95%
乙醇沉淀使醇沉液的含醇量达30%~70%,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所述醇沉浓缩液与步骤
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下1.38;
所述龟甲胶和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100目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使用的乙醇浓度为70%,用量
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王冰李玲徐本亮袁秀荣姚广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