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冠专利>正文

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785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容C10、发光二极管LED、电感L1和天线Y,所述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感L1、电容C9、电容C6、电容C10和电阻R10,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电感L1另一端、电容C8和三极管Q1集电极,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电感L4,电感L4另一端连接天线Y,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容C4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5和电容C2。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电路的音频转接器,能够接在音视频设备的音频输出端,实现音频的无线转发,通过接收器接收,即可得到声音输出,防止直接放音可能干扰或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器,具体是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在大学校园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室友杀人案件,而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平时相处的琐事所引起,例如在夜晚播放音视频娱乐工作等等,都有可能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另外,在居家生活中,夫妻双发可能对音乐的爱好不同,如果将这些音乐直接在家庭中播放,也有可能引起家庭矛盾。这样,带有无线功能的音频转接器,就成为人们的一个选择,现有的很多此类音频转接器,基本都是基于蓝牙功能,需要使用专用的蓝牙芯片,成本相当高,导致售价高昂,市场竞争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容C10、发光二极管LED、电感L1和天线Y,所述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感L1、电容C9、电容C6、电容C10和电阻R10,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电感L1另一端、电容C8和三极管Q1集电极,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电感L4,电感L4另一端连接天线Y,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容C4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5和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感L3,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电阻R4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连接音频设备左声道输出端V1,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感L2和音频设备右声道输出端V2,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负极,发光二极管LED正极连接电阻R7另一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采用3V纽扣电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音频设备能够为电视机、电脑、平板电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控制电路的音频转接器,能够接在音视频设备的音频输出端,实现音频的无线转发,通过接收器接收,即可得到声音输出,防止直接放音可能干扰或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而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容C10、发光二极管LED、电感L1和天线Y,所述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感L1、电容C9、电容C6、电容C10和电阻R10,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电感L1另一端、电容C8和三极管Q1集电极,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电感L4,电感L4另一端连接天线Y,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容C4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5和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感L3,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电阻R4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连接音频设备左声道输出端V1,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感L2和音频设备右声道输出端V2,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负极,发光二极管LED正极连接电阻R7另一端;所述电源VCC采用3V纽扣电池;所述音频设备能够为电视机、电脑、平板电脑。按照图1参数搭建电路,音频设备左声道输出端V1、右声道输出端V2可集成在通用的3.5mm耳机插头内,这样可以适用于当前市场上各种主流的音视频设备。下面对本技术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其工作方式:请参阅图1,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设备左声道输出端V1、右声道输出端V2输出,随后信号进入R2、R4适当衰减与分压匹配,R4之上的信号又由C1、L3、R5、C2、L2环节输送到Q1等组成的高频振荡电路进行调制,C1、L3、R5、C2、L2等元件的作用是把高频信号加以隔离,以防Q1部分的高频信号由此外窜。Q1高频部分为共基极电容三点式高频振荡电路,此电路起振容易、频率高、波形失真小,通过Q1管c-e极间C8电容及Q1管本身结电容并结合C4电容等元件,形成正反馈网络,产生持续振荡,而在振荡工作中,由C10、L1定频,可使发射频率稳定落于88MHz~108MHz频段内某频点上,并且.振荡管Q1在b-e极上有音频信号加入,这样,音频电压就会对Q1振荡进行调制,最终可在振荡器Q1的c极上形成较强的载波信号辐射电压,此后,为将该信号辐射至空间,则在Q1的c极经耦合电容C11通过低感线圈L4,由拉杆天线Y完成射频发射。本技术采取天线先加感后发射方式,一则是L4能等效重新排布辐射于天线上射频场能电流的分布,从而减短天线所需长度;另外天线加感亦能减小天线对高频振荡器反射的不利影响,从而使高频振荡电路工作稳定性得以加强。本技术产品的外观机械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将本技术电路制成的PCB电路板集成在其中,即可。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控制电路的音频转接器,能够接在音视频设备的音频输出端,实现音频的无线转发,通过接收器接收,即可得到声音输出,防止直接放音可能干扰或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容C10、发光二极管LED、电感L1和天线Y,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感L1、电容C9、电容C6、电容C10和电阻R10,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电感L1另一端、电容C8和三极管Q1集电极,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电感L4,电感L4另一端连接天线Y,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容C4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5和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感L3,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电阻R4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连接音频设备左声道输出端V1,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感L2和音频设备右声道输出端V2,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负极,发光二极管LED正极连接电阻R7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转接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容C10、发光二极管LED、电感L1和天线Y,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感L1、电容C9、电容C6、电容C10和电阻R10,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电感L1另一端、电容C8和三极管Q1集电极,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电感L4,电感L4另一端连接天线Y,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容C4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5和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感L3,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冠
申请(专利权)人:孔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