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频天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各种飞行器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基于目标探测、精确制导、末端寻的、无线通信等需求,期望在其运动轨迹的正前方发射或者接收一个天线波束,同时安装的天线须符合流体力学、总体结构设计、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等要求。传统阵列天线多为采用口面天线作为辐射单元的侧视阵,其辐射方向垂直于阵列平面,很显然辐射方向为垂直于阵列平面的话,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天线的辐射方向在飞行器的运动轨迹的正前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用于实现天线的辐射方向在飞行器的运动轨迹的正前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包括单层双面PCB板,所述PCB的一面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PCB的另一面设置有天线阵列,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射频输入前端部分和射频输入后端部分,所述射频输入后端部分的4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相同且输出相位自左上方顺时针方向开始分别为270°、90°、180°和0°,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射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双面PCB板,所述PCB的一面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PCB的另一面设置有天线阵列,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射频输入前端部分和射频输入后端部分,所述射频输入后端部分的4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相同且输出相位自左上方顺时针方向开始分别为270°、90°、180°和0°,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双面PCB板,所述PCB的一面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PCB的另一面设置有天线阵列,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射频输入前端部分和射频输入后端部分,所述射频输入后端部分的4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相同且输出相位自左上方顺时针方向开始分别为270°、90°、180°和0°,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输入前端包括射频输入端口、第一T型功分器、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一波长变换器和第二波长变换器;所述第一T型功分器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微带线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T型功分器的第二端口依次连接有第二微带线和第一波长变换器,所述第一T型功分器的第三端口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二微带线和第二波长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微带线的宽度大于第二微带线的宽度,所述第一波长变换器和所述第二波长变换器参数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为50Ω,所述第二微带线为100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变换器和所述第二波长变换器均为70.71Ω的四分之一波长变换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输入后端部分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包括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第七微带线和第二T型功分器、第三波长变换器和第四波长变换器;所述第二T型功分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三微带线还与所述第一波长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二T型功分器的第二端口依次与所述第四微带线、所述第三波长变换器以及所述第五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五微带线的端口作为相位为270°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T型功分器的第三端口依次与所述第六微带线、所述第四波长变换器以及所述第七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七微带线的端口作为相位为90°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分支包括第八微带线、第九微带线、第十微带线、第十一微带线、第十二微带线和第三T型功分器、第五波长变换器和第六波长变换器;所述第三T型功分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八微带线连接,所述第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多龙,谭富文,黄贝,田欣欣,吴艳杰,李健凤,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