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及平板过滤膜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733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及平板过滤膜单元,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包括:一板本体、一第一导液件、及一第二导液件。所述板本体在所述板本体上具有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复数个第一导流槽、与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一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的一侧面上。所述复数个第一导流槽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液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槽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而且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导液件连通,第四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可进一步具有一过滤膜,其覆盖于所述板本体的至少一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及平板过滤膜单元
,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药水清洗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及平板过滤膜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抬头,因此对于工业废弃物以及民生废弃物的处理或再利用,格外地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在例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或者毒性化学品等众多的废弃物质的处理、处置等之中,工业用水、排放水或民生有关的废水处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如果废污水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就随意排放,不仅危害自然界的生态失衡,而且亦可能破坏水资源造成民生用水的匮乏不足,甚至在极短期间内就会对整个环境产生相当大的威胁与破坏。传统的污水处理程序或方法主要是先行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固体,然后再添加化学药剂处理水中的无机物、或者利用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最后再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或高级处理以便符合放流水水质的排放标准或再生水质标准。常用的后续处理或高级处理的方法或手段,包含微细筛、过滤、氧化、活性碳及逆渗透等技术。然而,利用此等的常用的程序处理污水仅能达到一般的要求水准,却往往无法满足住地居民及环保团体对环境水质的高标准要求。因此,为了改善常用的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污水处理标准,利用薄膜过滤结合生物处理的浸泡式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MBR)的处理方法便应运而生而成为时常被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此外,就废水处理效率而言,在MBR系统中所采用的平板式过滤膜(亦称为平板膜)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时常是决定整个废水处理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常用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1,如图1所示,具有一板本体10以及多个导流槽11,相邻导流槽11之间具有凸板12。板本体1的侧面具有液口14。而多个导流槽11,是沿一第一轴向(X方向)形成于板本体10的表面100上,复数个导流槽11具有一第一端110以及一第二端111,其中第一端110经由分流槽15与液口14相连通。在平板膜用滤板结构1的表面上会再覆盖一层滤膜。图1所示的结构已经广泛使用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与化学混凝后的固液分离。当滤膜表面因污堵严重而产水下降时,就必须实施化学清洗。由于装有过滤膜的水槽体积庞大,在整个水槽内灌入清洗药剂浸泡膜表面是很不经济的。所以制造商都建议清洗膜片时,将洗膜药水由平板膜用滤板的液口14,亦即产水口,回灌入平板膜用滤板结构1内。由于受限于平板膜用滤板结构仅具有单一液口的设计,因此,清洗膜片时,膜片仍需浸泡在液体内,如果放空水槽,并将药水注入平板膜用滤板内,药水产生的水压力会使底部膜片材质撑裂。所以注入洗膜药水时,仍须将膜片浸没于液体中。当进行化学药洗时,药水以重力方式流入平板膜用滤板结构1内时,平板膜用滤板结构1必须自膜面排出等量液体。然而,由于平板膜用滤板结构的膜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堵,会使得药水注入的阻力变大,因此进行反向透水并不一定均匀,甚至速率很慢,而造成由液口14进入的药水向下流动遭受阻碍,进而使得药水无法均匀分布在表面的导流槽,而降低清洁平板膜用滤板结构1的效果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其中所述平板膜用滤板至少具备设置有药水导流槽的滤板,将药水导入平板膜用滤板结构的下部的分流槽,使药水由平板膜用滤板结构下方向上流动,进而让药水分部至整个平板膜用滤板结构,而提升清洗平板膜用滤板结构的效率与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在清洁平板膜用滤板结构时,在一导液件注药的同时,可以低流量方式自另一导液件对平板膜用滤板结构进行抽水,促使药水被吸入平板膜用滤板结构的内部,使其内完全置换为药水,而让使药水渗出膜孔,与表面的污堵物产生化学作用,消除污堵物,提升清洁平板膜用滤板结构的效果与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包括:一板本体,在所述板本体上具有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复数个第一导流槽、与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一第二导流槽;一第一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一侧面上;及一第二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一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槽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液件相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流槽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而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导液件相连通,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膜用滤板结构进一步具有复数个沿一第二轴向形成于所述表面上的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其中一分流槽形成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液件之间而与所述第一导流槽以及所述第一导液件相连通,所述分流槽的另一分流槽与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端相连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形成于所述板本体的同一表面上。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膜用滤板结构进一步具有一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覆盖于所述板本体的至少一表面上。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平板过滤膜单元,包括:一板本体,在所述板本体上具有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复数个第一导流槽、与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一第二导流槽;一第一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一侧面上;及一第二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一侧面上;及一过滤膜,覆盖于所述板本体的至少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槽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液件相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流槽是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而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导液件相连通,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过滤膜单元中的所述过滤膜的构成材料并未特别限制;举例来说,例如,其可以是至少由聚氯乙烯(PVC)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构成。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过滤膜单元中的所述过滤膜的平均孔径并未特别限制;举例来说,例如,所述过滤膜的平均孔径可以是在0.05μm至0.6μm的范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过滤膜单元中的所述过滤膜的有效过滤面积并未特别限制;举例来说,例如,所述过滤膜的有效过滤面积为在0.5m2/单片至1.8m2/单片的范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过滤膜单元中的所述过滤膜的膜通量并未特别限制;举例来说,例如,所述过滤膜的膜通量为在0.25~1.2m3/d/m2(立方公尺/平方公尺-天)的范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过滤膜单元中的所述过滤膜进一步包括:一膜垫,配置在所述过滤膜的下方。所述膜垫的构成材料并未特别限制;举例来说,例如,可以是由布、聚合物或塑胶所构成。除上述以外,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及/或平板...
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及平板过滤膜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板本体,在所述板本体上具有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复数个第一导流槽、与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一第二导流槽;一第一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的一侧面上;及一第二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的一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槽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液件相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流槽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而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导液件相连通,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本体,在所述板本体上具有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复数个第一导流槽、
与沿一第一轴向形成的一第二导流槽;
一第一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的一侧面上;及
一第二导液件,设置于所述板本体的一侧面上;其中
所述第一导流槽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
导液件相连通;以及
所述第二导流槽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而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
导液件相连通,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复数个沿一第二轴向形成于所述板本体的表面上的分流槽,所
述分流槽的其中一分流槽形成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液件之间而与所述
第一导流槽以及所述第一导液件相连通,所述分流槽的另一分流槽与所述第二
端以及所述第四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
流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形成于所述板本体的同一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平板膜用滤板结构,其特
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过滤膜,覆盖于所述板本体的至少一表面上。
5.一种平板过滤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胜丰张希圣
申请(专利权)人:环扬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