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包括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检测电路(1)、电源管理模块(8);所述检测电路(1)分别与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电源管理模块(8)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8)分别与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检测电路(1)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仪器,尤其是一种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
技术介绍
楼宇在使用过程中,楼层与楼层之间采用电梯和楼梯进行连接。而现今高层楼宇的崛起,使得电梯的使用频率大幅的提高,因而导致了电梯长时间保持在高强度的运行状态,因而,对电梯的运行安全必须进行固定周期的检测。在进行电梯检测的时候,必须使用相应的电梯检测设备进行相关数据检测,而目前常规电梯安全测试仪多为功能单一、价格昂贵的独立仪器。目前电梯安全检测仪只能对参数逐个在线检测,然后再离线分析,把多个参数汇总,得出电梯运行异常所在位置、偏离正常状态的程度等信息,其缺点是测试时间长,分析过程复杂。目前电梯安全检测仪有的内部硬件采用8位单片机(如基于AT89系列单片机的手提式电梯限速器测试仪),信号处理能力弱,需要上位机软件配合完成数据分析;有的硬件采用DSP和嵌入式工控机模块组合的方式(如GT-E6001电梯运行性能在线分析仪),存在开发和应用成本高、功耗大、体积大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包括带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检测电路,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器、三轴加速度计、噪声计、功率计、计米轮、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显示器、三轴加速度计、噪声计、功率计、计米轮、存储器、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与三轴加速度计、噪声计、功率计之间分别通过电路相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与功率计之间的相关电路包括物理层芯片U6,电阻R25、R27,电容C24,双向TVS二级管TVS1、TVS3、TVS5;功率计引脚1连接电阻R25,双向二极管TVS1、TVS3的一端;功率计引脚2连接电阻R27,双向二极管TVS1另一端和TVS5一端;双向二极管TVS3、TVS5另一端接地;功率计引脚3接地;电阻R25另一端连接芯片U6端口6;电阻R27另一端连接U6端口7;芯片U6端口8接+3.3V电源和电容C24一端,C24另一端接地;芯片U6端口5接地;芯片U6端口1~4分别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应端口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与三轴加速度计之间的相关电路包括物理层芯片U5,电阻R26、R28,电容C23,熔断器F1,双向TVS二级管TVS2、TVS4、TVS6;所述三轴加速度计引脚1连接熔断器F1一端,F1另一端连接+12V电源;三轴加速度计引脚2连接电阻R26,双向二极管TVS2、TVS4的一端;三轴加速度计引脚3连接电阻R28,双向二极管TVS2另一端和TVS6一端;双向二极管TVS4、TVS6另一端接地;三轴加速度计引脚4接地;电阻R26另一端连接芯片U5端口6;电阻R28另一端连接U5端口7;芯片U5端口8接+3.3V电源和电容C23一端,C23另一端接地;芯片U5端口5接地;芯片U5端口1~4分别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应端口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与噪声计之间的相关电路包括物理层芯片U11,电阻R43、R44、R47,电容C35、C36、C37、C38,熔断器F4,二级管DZ5;噪声计引脚1连接电阻R43,熔断器F4的一端,F4另一端连接电容C37和+5V电源;噪声计引脚2连接电阻R43另一端和电阻R47的一端,电阻R47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36和二极管DZ5,并与芯片U11端口2相连;噪声计引脚3接地,引脚4空置;电容C36、C37和二极管DZ5另一端均接地;芯片U11端口1连接+5V电源和电容C38一端,C38另一端接地;芯片U11端口3和端口6空置,端口4和端口5接地;芯片U11端口8连接+3.3V电源,电阻R44一端和电容C35一端,C35另一端接地;芯片U11端口7连接电阻R44另一端,同时引线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应端口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计米轮的数量为两个。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器为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通过USB接口与嵌入式微处理器信号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上设置有打印机。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印机为蓝牙信号打印机,该打印机与平板电脑蓝牙信号连接。本技术的是一台新型电梯安全性能测试仪,具有在线检测电梯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位移、振动、噪声等功能,供电梯检验单位在日常的电梯安检中使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针对常规测试仪测量单一,耗时等技术缺点,本技术实现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同时测量多个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把多种在线检测功能集成到新型电梯安全性能测试仪中,能减少测试人员到现场测试时所需携带的测试设备数量,降低测试单位的仪器成本;2)本技术集成了平衡系数测试功能,在现场测试时能取代独立的平衡系数测试仪;本技术根据传感器模块的特性和电梯安检的技术需求,集成多种硬件模块,能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同时完成多个参数的检测,可以快速完成测试过程,简化数据分析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应用新型32位微处理器STM32F407ZE,运算能力强,连接多个传感器模块,集多个常规电梯安全检测仪器功能于一身,所研制的新型测试仪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便携性好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是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三轴加速度计3之间的相关电路;图3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噪声计4之间的相关电路;图4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功率计5之间的相关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图4给出了一种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包括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检测电路1、电源管理模块8。其检测电路1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10,该嵌入式微处理器10通过对信号采集功能、运算量的分析,选用ST公司32位Cortex-M4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F407ZE,具有USB、UART、定时器等功能部件、以及单精度浮点运算部件,带总线扩展接口,可直接连接SRAM(StaticRadomAccessMemory)芯片(存储器7),简化了检测电路1的硬件组成,降低了硬件成本,该硬件通过市购获得;该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之间分别通过相关电路相连接。三轴加速度计3采用的型号为AKE394B,量程2g,分辨率0.6mg;噪声计4采用的型号为GM1356,频率范围20Hz-12.5KHz、量程30-130dB;功率计5采用的型号为三相三线有功功率计AOB193P,精度1%,量程30kW;均可以通过市购获得。嵌入式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其特征是:包括带嵌入式微处理器(10)的检测电路(1);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10)分别连接有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检测电路(1)、电源管理模块(8);所述电源管理模块(8)分别与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嵌入式微处理器(10)、检测电路(1)电连接;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之间分别通过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其特征是:包括带嵌入式微处理器(10)的检测电路(1);
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10)分别连接有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检测电路(1)、电源管理模块(8);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8)分别与显示器(2)、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计米轮(6)、存储器(7)、嵌入式微处理器(10)、检测电路(1)电连接;
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三轴加速度计(3)、噪声计(4)、功率计(5)之间分别通过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功率计(5)之间的相关电路包括物理层芯片U6,电阻R25、R27,电容C24,双向TVS二级管TVS1、TVS3、TVS5;
功率计引脚1连接电阻R25,双向二极管TVS1、TVS3的一端;
功率计引脚2连接电阻R27,双向二极管TVS1另一端和TVS5一端;
双向二极管TVS3、TVS5另一端接地;
功率计引脚3接地;电阻R25另一端连接芯片U6端口6;
电阻R27另一端连接U6端口7;
芯片U6端口8接+3.3V电源和电容C24一端,C24另一端接地;
芯片U6端口5接地;
芯片U6端口1~4分别与嵌入式微处理器(10)相应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性能测试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10)与三轴加速度计(3)之间的相关电路包括物理层芯片U5,电阻R26、R28,电容C23,熔断器F1,双向TVS二级管TVS2、TVS4、TVS6;
所述三轴加速度计引脚1连接熔断器F1一端,F1另一端连接+12V电源;
三轴加速度计引脚2连接电阻R26,双向二极管TVS2、TVS4的一端;
三轴加速度计引脚3连接电阻R28,双向二极管TVS2另一端和TVS6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新伟,魏连友,徐连荣,韩树新,杨江,朱亚军,苏万斌,汪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联合特种设备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